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规模养猪场猪舍通风好坏不仅关系到猪舍温度调控和湿度调控,而且关系到猪舍空气质量好坏和猪场疾病控制。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快速发展,规模养猪场发展迅速,但是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与过去散养猪相比,一是规模猪场的猪"住的好",猪舍多为全封闭结构,保温性能好,冬季又有较好的供热设施;而过去散养猪舍为开放型猪舍。二是规模猪场的猪"吃的好",生猪采食的饲料都是经过精心配制的全价饲  相似文献   

2.
梁帆  刘振涛 《猪业科学》2021,38(8):86-91
猪舍环境直接影响生猪健康和养殖效益,构建猪舍环境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对猪舍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和管理。文章在构建猪舍环境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以河北省208个规模猪场为例,对猪舍环境控制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规模猪场的猪舍环境控制中,通风控制和光照时长控制效果良好;环控设备和能源亟需更新;夏季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光照方式有待改进。针对河北省规模猪场在猪舍环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养猪场和政府两个视角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殖规模的变化,我国的生猪养殖向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夏季猪舍环境温湿度的控制越发重要。本文介绍了夏季炎热气候给猪场造成的危害、猪舍夏季通风的重要性、猪舍内的各种通风方式及其优缺点,供养殖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养猪生产中,环境状况控制达不到养猪生产的要求一直是困扰生猪生产重要的问题。1猪舍环境对生猪健康生长的影响猪舍的环境卫生质量直接关系着生猪的成活率以及猪的繁殖性能,因此做好猪舍环境控制就显得极为重要。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来说,其对于环境的要求也存在有较大差异,对于保育猪舍来说,其温度保持在22~25℃最为合适,温度过高或者是过低,都将会对仔猪的健康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仔猪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如果猪舍环境温度低且湿度大,那么还可能会增加仔猪出现呼吸道疾病的概率。对于种公猪来说,猪舍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将会对其生殖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而且猪舍内湿度大也容易滋生各种细菌,细菌和病原体在猪舍内大规模繁殖的话,必然会增加猪群感染各种疾病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在多数规模猪场,每逢冬季保育舍小猪就出现成活率下降的现象,部分猪场甚至发生大的疫情。众所周知,猪的成活率是规模猪场生猪出栏率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猪场保育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仔猪的健康水平。余旭平等的研究(2005)表明,生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猪舍内  相似文献   

6.
选定猪场场址,要考虑交通、服务和供给等问题,以方便饲料和生猪的运输,降低生产费用。猪场应与其它类型的动物隔离。提高猪场地面高度,能提高猪舍的通风性能。猪舍跨度若超过10米,舍内自然通风性便较差,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不均。但是跨度太小也不行。每栋猪舍的间距应不小于一栋猪舍  相似文献   

7.
刘晓影 《兽医导刊》2020,(6):239-239
本文针对时间层面、空间层面、猪体温度等三类温差条件对猪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大体分析,围绕做好猪舍选址管理、合理控制饲养密度、落实保暖降温措施三个层面,探讨了规模化养殖条件下加强生猪养殖温度管理的具体策略,以期为规模化猪场饲养管理工作提供参考,致力于有效提高生猪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多数规模猪场,每逢冬季保育舍小猪就出现成活率下降的现象,部分猪场甚至发生大的疫情。众所周知,猪的成活率是规模猪场生猪出栏率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猪场保育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仔猪的健康水平。余旭平等的研究(2005)表明,生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猪舍内空气的细菌含量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因此,加强保育舍生态环境的管理可提高规模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规模猪场猪舍建筑基本都采用密闭舍设计,为了保证猪舍内的空气质量,降低舍内湿度,排出有害气体,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需要保证一个至少每小时循环3~4次的最小通风换气量,而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寒冷区域,即使在采用最小通风量的情况下,也会造成猪舍温度下降,低于猪体适应的温度范围,低温环境会导致猪只饲料消耗高,生长速度慢,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养猪形势下,猪病复杂化,猪舍条件不一,管理混乱,养猪的理念落后,养猪场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生猪生产,给猪场的绩效考核带来一定困难,最终影响了猪场经济效益及员工的积极性。在我国的养猪业中,300头母猪的饲养规模属于规模中等的猪场,但无论规模大小,都离不开绩效考核管理。有了绩效考核,猪场上下都有目标,员工工作积极性高,才能增加猪场的经济效益。下面介绍300头母猪规模猪场绩效  相似文献   

11.
猪舍环境是影响生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猪场生产力水平,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产力的影响,对猪舍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猪舍环境影响生猪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其影响仔猪成活率和繁殖猪的繁殖性能。猪舍环境控制包括舍内有害气体减排、供暖、通风与降温。其中,猪舍内有害气体可以通过改进饲养管理及舍内设施的设计进行控制。冬季供暖通风主要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效果和配置必须的供暖设施并合理组织通风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夏季隔热降温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并采取适宜的降温措施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标准化规模化猪场中猪舍的环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舍环境是影响生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猪场生产力水平,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产力的影响,对猪舍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猪舍环境影响生猪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其影响仔猪成活率和繁殖猪的繁殖性能。猪舍环境控制包括舍内有害气体减排、供暖、通风与降温。其中,猪舍内有害气体可以通过改进饲养管理及舍内设施的设计进行控制。冬季供暖通风主要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效果和配置必须的供暖设施并合理组织通风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夏季隔热降温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并采取适宜的降温措施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夏季猪舍的闷热高湿的环境对猪只生长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和危害,严重时可能引发猪场疾病。针对猪场夏季饲养管理的技术问题,文章从猪舍防暑降温、饲料的选用、夏季饲养方式、猪场用水、猪只非特异性抵抗力和猪场疫苗接种等方面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总结了夏季生猪保健饲养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遗传、营养和环境是影响猪生长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将新型环境控制工艺技术应用于猪生产的全过程,使生猪养殖业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发生了质的变化,猪场环境也得到有效改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试验以青岛派如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节能环保猪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猪舍内外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以及通风量等数据进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猪场的环境控制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除了遗传和营养外,环境也是影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为猪群创造舒适、环保有福利的生长环境,是提高生猪生产能力,实现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从规模化猪场的选址与布局、猪舍环境因素控制、猪场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叙述了当前规模化猪场环境控制与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四川规模猪场如何了解猪舍内空气参数的变化情况,本研究根据相关标准设计了一套空气参数连续监测系统,用以监测猪舍内的空气湿度、温度及硫化氢、氨、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
正养猪规模化的兴起势必伴随着粪污的处理,如果能种养结合利用好猪场粪肥附属产品,那对于猪农、菜农都是十分可喜的事情。目前,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增多和水泡粪工艺的推行,猪场排泄物不断增加。如果猪舍不能将大量的有机排泄物及时排出,就会影响猪舍的空气质量。有毒气体、氨和硫化氢会影响生猪的生长、降低猪的免疫力。同时,造成猪舍湿度大,病毒、细菌孳生,威胁生猪健康,降低猪的成活  相似文献   

18.
杨金祥 《猪业科学》2016,(7):136-138
蚊蝇因生长发育繁殖于猪舍内,而影响猪的生产性能。文章研究蚊蝇栖息环境中的水、有机质、温度等生存要素与猪场环境的吻合度与关联度,旨在探索猪场在适宜生猪生产的环境下,提升蚊蝇敏感度的要件与要素。  相似文献   

19.
猪舍内温度和通风对猪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舍内小气候因素对猪的生长发育、发情繁殖等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温度和通风是决定猪舍内小气候的两大重要因素。论文综述了温度对不同阶段猪群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不同国家猪舍中温度及通风设定及控制参数。以期为中国猪舍温度和通风控制提供设计参数,并为猪场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猪场的环境卫生体系是以传统的防疫保健为基础,以猪的生物学特性为根据。要求规模养猪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完善猪场内外布局和猪舍内部的工艺设计等一系列措施,给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的环境。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生猪产生的粪便和污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