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丁原书 《北方园艺》2007,(2):157-158
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是生姜生产中的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20%~30%,严重可达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给生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搞好姜瘟病的防治对于提高生姜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姜瘟病也称腐烂病或青枯病,是生姜主要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及时了解掌握田间姜瘟病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及生姜姜瘟病菌流行发生症状,以便生产者能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应用姜瘟病综合防治策略,为生姜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稳固生姜生产。  相似文献   

3.
生姜生产中常出现黄苗,黄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其形成原因不一、症状有别。正确识别生理性黄苗和病理性黄苗并对症防治,是降低生姜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收益的前提。该文介绍了生姜生理性黄苗和病理性黄苗的形成原因及主要症状,并总结了对症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生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生姜种植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产品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莱州市现有生姜种植面积2000hm2,已被确定为省级无公害生姜生产基地。几年来,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减少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产品的农药残留量,我们总结归纳出生姜从选地到收获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一、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丰富、pH值6~7的微酸性地块,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前茬地为粮田或大蒜田。要求地块周围3km以内无“三废”污染源存在。姜田大气环境质量、灌溉水质、土壤均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质…  相似文献   

5.
李杰 《西南园艺》2005,33(2):64-64
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是生姜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常造成毁灭性减产。为了搞好生姜的栽培,必须在姜瘟病发生初期进行综合防治.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蔓延。我市李庄镇是早生姜主产区.种植面积达到467hm^2.李庄生姜已注册“翠玉牌”商标.农民通过种植生姜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由于连年种植,造成姜瘟病流行.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感病,有些姜田减产达6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生姜绿色生产的目标,对莱芜区生姜上的姜蓟马和姜螟2种主要虫害的危害现状及其为害特点、发生规律进行描述,并提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综合防治措施,其中农业防治是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措施来减少虫口密度;物理防治是利用粘虫板防治蓟马,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姜螟;生物防治是通过利用植物源农药、保护天敌等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7.
张真德  何安平 《蔬菜》1998,(3):22-22
姜瘟病的防治姜瘟病是姜腐烂病的俗称,近年来发生较为普遍,一般发病损失率10%~30%。1997年发病率50%左右的田块约占总面积的30%,为重病年。姜种产区普遍发病、带病姜种将影响1998年的生姜生产。姜瘟病发生时,先在茎基部和根茎上部浸染,病部呈水...  相似文献   

8.
姜瘟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瘟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近年来在温州生姜产区发生普遍,危害逐年加重,一般减产 10%-20%,重病地高达50%以上,对当前生姜生产威胁极大。据调查,姜瘟病一般5月底或6月初  相似文献   

9.
尚金凤 《吉林蔬菜》2013,(Z1):43-44
莱芜市莱城区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的三辣之乡,而生姜又居三辣之首,生姜的生产在莱芜受到各级政府及科技人员的高度重视,近几年,莱芜市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的农业技术人员在本单位的科技示范园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生姜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在生姜的病害防治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经验仅供参考。1姜瘟病(又称青枯病、腐烂病)1.1发病症状:姜瘟病是生姜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产姜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生姜种植过程要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产品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减少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产品的农药残留量,总结归纳出生姜从选地到收获的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实践证明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吕华 《中国蔬菜》2005,1(5):51-53
生姜是山东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山东省生姜种植面积约6.7万hm2,而莱芜的生姜种植面积占山东省的1/3,已成为山东乃至全国最大的生姜生产、出口基地。莱芜生姜栽培历史悠久,素有“中国生姜之乡”的美称,2003年3月10日通过了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有的农民为了增加产量和收入,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造成生姜产品农药残留量加大,这已成为生姜出口的瓶颈。为此,莱芜市植物保护站通过几年来的试验研究,逐步探索出一套生姜病虫草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1姜瘟病姜瘟病(腐烂病)为细菌性病害,是…  相似文献   

12.
高效防治生姜姜瘟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霄 《中国蔬菜》2009,1(5):28-28
姜瘟病是困扰生姜生产的一大顽症,防治极为困难,一旦染病面临绝产,并且使生姜的商品性大大降低。近年来姜瘟病的连年发生,极大地挫伤了姜农的生产积极性。2004年以来,山东省苍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认真研究了生姜姜瘟病发生的成因、规律及表现,围绕诱发姜瘟病发生的3个传染源即:土壤传染源、姜种传染源、外来菌传染源,  相似文献   

13.
胡启山 《蔬菜》2010,(5):23-23
<正>生姜根结线虫病俗称生姜癞皮病、姜蚧。近年来,随着生姜连作和种植面积的扩大,这一病害呈加重为害和扩大蔓延的趋势,并且成为仅次于姜瘟病的第二大生姜病害,严重影响生姜的优质、高产。下面介绍这一病害的主要症状、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姜瘟病的新克星271000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李峰姜瘟病又称姜软腐烂病,是生姜的一种常见细菌性病害,各地都有发生,主要危害姜的根茎,茎叶也能发生,流行期间常有成片腐烂死亡,减产50%左右,常给生姜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目前,生产上姜瘟病的药剂防治,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镇砂蕉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生姜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全村种植面积16.7hm^2。近年来,由于生姜价格高(好的年份4元/kg以上),667m^2产值高达7000元,极大地调动了姜农的积极性。但由于姜瘟的发生,制约了生姜的发展。如该村一农户种植生姜0.4hm^2,因姜瘟危害减产60%,损失惨重。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探索与研究,在姜瘟的防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莱芜生姜生长周期长,富含蛋白质、脂肪、糖分等营养物质,是莱芜当地的名优特产品,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的侵害。文章分析了莱芜生姜的主要特点及分布范围,总结了主要病害类型,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达到指导种植合规用药,生产优质生姜,增加姜农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茄子灰霉病是茄子生产中危害严重的一种普遍性病害,在我市每年均有发生。一般年份经济损失20%-30%,严重年份损失高达5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绝收。为筛选出适合本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要求的理想防治方法,我们引进瑞士先正达公司生产的阿米西达进行茄子灰霉病防治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8.
李胜奇 《蔬菜》2001,(10):21-22
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Hu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多食性害虫。从总体上来说,80年代以前该虫在我国尚属偶发性害虫,仅被列为兼治对象;80年代中后期以来逐渐上升为一些农作物,特别是多种蔬菜的重要害虫。该虫幼虫取食范围广,抗性强,极难防治。近几年,在我国生姜种植区普遍发现了甜菜夜蛾,并且,越来越严重,不仅极大地影响到生姜的产量,而且还引起品质的降低,给我国生姜的生产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 一.食性及危害 甜菜夜蛾的形态可分为成虫、卵、幼虫、蛹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梨木虱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木虱是当前梨的主要害虫之一,防治难度大。生产中由于忽视了人工防治,用药时机和种类不当,保护天敌不力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试验证明,对梨木虱应采取人工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抓住越冬成虫出蛰盛期以及第一代成虫和若虫盛发期喷药。防治成虫的有效药剂为1000倍80%敌敌畏+2500倍2.5%功夫菊酯,或1000倍80%敌敌畏+1500倍40%水胺硫磷。防治若虫可优先选用1.8%灭虫灵、  相似文献   

20.
苹果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一般可以挽回25%~30%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苹果园病虫害防治工作依赖于农药防治,其防治成本平均每666.7平方米150~300元,随着苹果总量的不断增加和水果多样化的发展,近几年来苹果价格不断下滑,果农收入减少,在喷药方面投资明显不如以前,防治效果变差,果园病虫害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