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枯落物层水文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及其它林型凋落物累积量、分解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分析,研究了枯枝落叶层的持水能力、截留作用和蓄水保土效益,青海云杉林年凋落物量为2.689 t/hm2a,它的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相当于12.5 mm的降雨量。枯枝落叶层对降水的截留率随降水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其指数模型为:Y=92.268 e-0.0421x (R=0.973)。经分析认为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及其它林型枯枝落叶层的水文效应最终体现在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效能上,为综合评价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水文效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森林凋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总被引:73,自引:4,他引:73  
凋落物层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独特的结构层次,不仅在森林土壤的发育、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其水文生态效应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层具有很强持水能力,最大持水率变化为178.4%~332.1%;凋落物层对降水的年截留率为5.7%~12.7%,截留量27.9~93.6 mm.阻滞径流速度的效应显著,坡面流速(V)与径流深度(q)、坡度(α)、凋落物层厚(L)之间的关系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凋落物层V=17.2q0.346α0.365L0.050;山杨(Populus davidiana)凋落物层V=18.2q0.365α0.360L0.048.林地凋落物层的分解,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了孔隙率,增强了土壤入渗性能,从而可以明显削减地表径流和冲刷量.林地去除凋落物层后,油松林地径流量比原林分增加了1.96倍,冲刷量增加了2.87倍;山杨林地径流量比原林分增加了1.67倍,冲刷量增加了8.15倍.  相似文献   

3.
森林凋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凋落物层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独特的结构层次,不仅在森林土壤的发育、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其水文生态效应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层具有很强持水能力,最大持水率变化为178.4%~332.1%;凋落物层对降水的年截留率为5.7%~12.7%,截留量27.9~93.6 mm.阻滞径流速度的效应显著,坡面流速(V)与径流深度(q)、坡度(α)、凋落物层厚(L)之间的关系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凋落物层V=17.2q0.346α0.365L0.050;山杨(Populus davidiana)凋落物层V=18.2q0.365α0.360L0.048.林地凋落物层的分解,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了孔隙率,增强了土壤入渗性能,从而可以明显削减地表径流和冲刷量.林地去除凋落物层后,油松林地径流量比原林分增加了1.96倍,冲刷量增加了2.87倍;山杨林地径流量比原林分增加了1.67倍,冲刷量增加了8.15倍.  相似文献   

4.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水文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枯枝落叶层是森林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森林水文功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雾灵山主要森林类型的枯落物现存量及其持水性能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不同森林类型的枯落物现存量及最大持水量的大小排序。雾灵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现存量排序:油松林、针叶混交林、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桦木林、杂木林、山杨桦林、栎林、山杨林。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排序,因林分类型、枯落物构成及生物量大小不同而变化。保护区内各森林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排序为:桦木林、针阔混交林、落叶松林、落叶阔叶杂木林、山杨桦木林、山杨林、栎林、针叶混交林、油松林。为研究森林枯落物层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以及进一步综合评价该区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6.
辽宁东部山区森林枯落物层的水文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主要研究了辽宁东部山区森林枯落物层对降雨拦蓄特征、对降雨的分配情况及自身的持水规律。结果表明:辽东林区枯落物层最大拦蓄雨量为30~86mm;有效拦蓄量为15~50mm;降雨截留率为19%~26%;大气降水中的80%~140%通过枯落物蒸发散失  相似文献   

7.
华北土石山区森林枯落物与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易县崇陵小流域3种不同林分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为研究对象,对其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分枯落物蓄积量差异较大,侧柏枯落物蓄积量最大,高达57.9t/hm2,油松枯落物蓄积量次之,为29.8t/hm2,刺槐枯落物蓄积量最小,是28.7t/hm2;3种林分枯落物中,侧柏林的枯落物持水能力最强,为114.5t/hm2,油松林的枯落物持最小,仅为60.1t/hm2;3种林分下土壤的平均容重和总孔隙度差别不大,容重的变化范围在1.46~1.66g/cm3;总孔隙度均偏低,具体表现为:侧柏(30.86%)油松(29.31%)刺槐(27.1%);3种林分林下土壤持水能力有所差异,表现为:侧柏油松刺槐。土壤持水能力与各林分林下土壤的孔隙度大小呈正相关,即土壤孔隙度越大,土壤的持水能力越强;3种林分的土壤稳渗速率相差较大,表现为:刺槐(10.50mm/min)油松(2.80mm/min)侧柏(0.80mm/min)。  相似文献   

8.
9.
<正> 森林枯落物无论对温带森林或热带森林都是非常重要的。大量实验研究证明,枯落物是森林土壤肥力的基础。所谓肥力是土壤不断地提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的能力。枯落物分解产生带负电荷的腐殖质,是土壤团粒构造的核心,它与一系列阳离子结合成团粒,团粒构造可以最合理地提供水、肥、气、热,并调节好气与嫌气  相似文献   

10.
六盘水地区4种典型森林类型凋落物的水文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林业部门营造生态公益林树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六盘水地区4种典型森林类型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口H.Wilk.)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林、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林和杉木CCunninghamia lanceilata(Lamb.)Hook.]林凋落物蓄积量的野外调查和凋落物水文特性的室内分析,揭示了不同林型的凋落物水文特性功能.结果表明:各林分枯(凋)落物蓄积量最大的为华山松林,达8.01 t/hm<'2>,最小的为柳杉林,仅2.65 t/hm<'2>.不同林分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和最大持水率差异较大,分别表现为华山松林(16.17 t/hm<'2>)>光皮桦林(12.36 t/hm<'2>)>杉木林(7.82t/hm.)>柳杉林(6.55t/hm<'2>)和柳杉林(344.68%)>光皮桦林(330.46%)>杉木林(322.91%)>华山松林(297.81%).在浸水24 h内,不同林分枯落物的持水量与浸水时间成显著正相关关系,持水速率与浸水时间成负相关关系.持水速率在0.5 h前下降达到最高,在前2 h下降较为明显,在2 h以后下降幅度减小,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枯枝落叶层水文生态功能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通过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凋落物及其分解过程以及蓄积量随时间变化的分析,研究了枯枝落叶层的持水、截留作用和蓄水保土效益,认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枯枝落叶层的水文生态功能最终体现在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效能上,为综合评价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截留是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水文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方面,林冠和枯落物截留实现对大气降水的二次分配过程.为深入认识生态系统截留的水文效应,采用野外观测和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008年和2009年5-10月贡嘎山亚高山峨眉冷杉中龄林、峨眉冷杉成熟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冠层枯落物截留能力.结果表明,峨眉冷杉中龄林2008年林冠截留率为20.9%,针阔混交林2008年和2009年林冠截留率分别为23.0%和23.6%,林冠截留率的年际间变化不大,林冠截留主要受到降雨特征影响.3种林型枯落物饱和持水能力分别为5.1、5.1和5.7 mm,显著高于林冠的饱和持水能力,但由于冠层的截留蒸发速率较高,林冠截留蒸发仍是生态系统截留蒸发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西水林区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水文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祁连山西水林区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枯落物现存量及持水性能、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蓄水性能、渗透性能以及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进行定位观测分析基础上,对各森林类型土壤层的水文特征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和高山灌丛林地土壤水源涵养能力最强,低山灌丛林和祁连圆柏林次之,草地最差。加强对祁连山森林资源的保护,提高灌丛在当地林木植被资源中的比例,加强现有林分的结构调整与抚育管理,是提高当地森林植被系统涵养水源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不同森林类型下枯枝落叶的数量、节律与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对全省范围内主要林区广泛面上调查和在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定位研究发现:(1)江西省森林枯枝落叶的凋落量因林型不同差异极大。表现为阔叶林>混交林>杉木林,其中落叶是主要的形式。(2)不同森林类型其枯枝落叶的凋落节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枯枝落叶每年归还到土壤的植物营养元素数量最多的是N,其次是Ca,Mg和P,K,Mn。(4)不同林型的枯枝落叶归还到土壤的养分元素的数量表现出阔叶林>混交林>杉木林。(5)不同林型下地表保存的枯枝落叶层的构型、数量和各种营养元素贮量有极大的差异,表现为阔叶林>混交林>杉木林。值得注意的是,杉木林下的枯枝落叶层中N,P,K,Ca,Mg的贮量仅分别为阔叶林中这些养分贮量的21.64%,25.11%,11.97%,21.68%和24.25%。  相似文献   

15.
连峡河小流域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峡库区的连峡河小流域不同林分林下凋落物数量及其最大持水量和吸水速率等水文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数量针阔混交林> 柏木林> 马尾松林> 针叶混交林> 阔叶林> 灌木林。各个森林类型的林下凋落物的未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柏木林> 针叶混交林> 灌木林> 针阔混交林>阔叶林> 马尾松林。各个森林类型的林下凋落物的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马尾松林> 针阔混交林>柏木林>针叶混交林> 阔叶林> 灌木林。在该区中柏木林的林下凋落物的持水能力最大,其余依次是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阔叶林和灌木林。在只有凋落物覆盖的情况下,不出现水分下渗和地表径流时的最大降水量及最大降水强度各种林分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重庆四面山森林枯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   总被引:58,自引:5,他引:5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重庆四面山林地枯落物及土壤的水文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四面山林地枯落物的年蓄积量为 6.8~20.21 t/hm2,最大持水量在1.8~4.6 mm之间,其中石栎林、天然阔叶林枯落物具有较强的持水作用,而马尾松林下枯落物的持水能力较弱.应用幂函数方程拟合了不同林分枯落物累积吸持水量与吸持时间之间的关系.土壤物理性质测定表明:四面山林地土壤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1 m深土壤的饱和持水量在784~1887 mm范围内变动.土壤入渗实验表明:林地土壤的入渗性能强于对照荒地.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7.
北方石质山区典型林分枯落物层涵蓄水分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山东省济宁市石质山区刘庄小流域,对5种人工林分枯落物层涵蓄水分特征进行了观测。结果为:不同林分枯落物层的蓄水保水功能具有明显差别。①5种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差别大约在85~198%之间,阔叶林明显高于针叶林。②针叶林枯落物蓄积量较大,因而持水量较高。5种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差别在1.5mm~2.5mm之间,以针阔叶混交林最高,其次为针叶林、阔叶林。③5种林分枯落物层有效拦蓄水深差别在0.6mm~1.4mm之间,依次为针阔叶混交林大于阔叶林、针叶林(具体为麻栎×侧柏混交林>刺槐林>麻栎林>侧柏林>赤松×侧柏混交林。结论为:在石质山区应尽量增加针阔叶混交林分或阔叶林分的培育,减少针叶林分,以提高林分枯落物层在涵养水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北坡林区两个土壤类型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确定了祁连山北坡林区阴坡海拔2400~3300m、阳坡海拔2600(2800)~3200(3400)m的土壤分别为灰褐土和山地栗钙土。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森林土壤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祁连山森林土壤容重及碳贮量研究表明:祁连山森林土壤总贮碳1044.5万t,并且呈增加趋势,对大气CO2通过森林起“汇”的作用;乔木林土壤对大气CO2的现实作用大,灌丛林潜在作用大;人类经营活动通过影响凋落物的凋落和分解,对土壤碳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