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吉宏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Z1):274-277
在宣威广大农村推广沼气池建设,以沼气为纽带,带动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实现了农业生产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益、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它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一体,是保护森林资源,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在详细阐述沼气池造池成本并进行沼气池各项效益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宣威市目前农村沼气池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建池质量等农村沼气池建设的5条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庭院脏、乱、差的卫生状况,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环境生活优美化、人民生活小康化"的目标,对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户收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沼气建设中,由于部份农户对沼气池管理不善等原因,从而导致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效果差。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作了深刻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控方法,为农村能源工作者和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沼气作为燃料可用于炊事、照明和加工等,能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砍伐,改善生态环境;沼液、沼渣可多层次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农村废弃物通过进入沼气池统一处理,有效改善了农村"脏、乱、差"现象。分析了利用沼气处理农村废弃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发展对策。截至2019年底,小百户镇已建沼气池6000余口,建成沼气化示范村7个,已初步形成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农村废弃物再生利用,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养殖结构的调整,社会分工专业化的特点凸现,规模养殖增加农村分散养殖减少。养猪的减少使一些以猪粪作主要发酵原料的沼气池出现了原料严重不足,导致一些地方的户用沼气池闲置或使用不正常,使用率和效益下降,直接影响群众建设沼气池的积极性,原料单一问题已成为沼气发展的瓶颈。怎样利用现有资源,探索沼气发酵原料新途径,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课题。  相似文献   

5.
雷辉 《绿色科技》2013,(9):33-36
以重庆余家镇为例,从原料、地质、技术、气候、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指标评估,分析了当前余家镇沼气的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究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因地制宜,试点推广;打造沼气维护专业队伍;推动沼气产业化经营;完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强化政府服务职能等对策,为破解沼气发展困境,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柳州市农村沼气建设的基本情况1.发展较快,入户率高。2003年以来,柳州市委、市政府把农村沼气池建设列为20件为民办实事之一,在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和资金落实等方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怒江州的农村能源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怒江州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生产力水平、特殊的社会发育程度和特殊的民族困难,这些因素对该州农村能源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导致该州农村沼气建设落后、建沼后的服务不到位,由此导致许多能源问题,如废池率、病池率和停用率不断增加等。从该州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思考了该州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最终得出了该州目前不适合大量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当前沼气工程在农村发展的速度较快,但是却存在建好池不能用,沼气池产气不够用以及使用中沼气池维护服务短缺等相关问题,使得农村沼气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大打折扣。对龙潭冲村沼气用户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农村沼气只有确立科学的申报标准,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政府组织提供完善的后续服务,加强沼气用户对于沼气使用的相关知识的教育,这一工程才会更好的在农村推广,更好的实现这一工程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余家镇为例,从原料、地质、技术、气候、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指标评估,分析了当前余家镇沼气的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究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因地制宜,试点推广;打造沼气维护专业队伍;推动沼气产业化经营;完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强化政府服务职能等对策,为破解沼气发展困境,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欧盛刚 《中国林业》2009,(22):55-55
近年来,沼气池特别是户用沼气池建设数量大增,一些缺乏常规沼气发酵原料的农户也建上了沼气池。为了取得沼气,农村沼气用户尝试着用蚕粪、杂草、树叶、作物秸秆等(以下称“植物性沼气发酵原料”)作为沼气发酵原料投入沼气池,但人工进料较困难。为此,一些秸秆型沼气池用人工配合机械进料,但这一种较简单方便的进料办法管理成本较高,难以在户用沼气池中推广使用。为解决植物性沼气发酵原料进料难的问题,广西蒙山县农村能源办公室自主创新、研制一种简单实用、使用成本低的进料省力装置,在户用沼气池中推广使用很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1.
熊佳 《绿色科技》2014,(1):242-244
指出了当前沼气工程在农村发展的速度较快,但是却存在建好池不能用,沼气池产气不够用以及使用中沼气池维护服务短缺等相关问题,使得农村沼气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大打折扣。对龙潭冲村沼气用户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农村沼气只有确立科学的申报标准,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政府组织提供完善的后续服务,加强沼气用户对于沼气使用的相关知识的教育,这一工程才会更好的在农村推广,更好的实现这一工程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龙陵县农村沼气池闲置弃用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龙陵县的第一口农村户用沼气池是1994年在象达镇赧洒村建成的,之后,在全县各乡镇逐步推广。2002年以后,国家、省、市对农村沼气池建设投资逐年增加,加之沼气建设及综合利用技术的日臻成熟,为农村沼气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森林龙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几年出现了少部分沼气池被闲置的现象,亟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11月6日,自治区林业局黎梅松局长在武鸣县委书记杨宏博等陪同下,考察了武鸣县仙湖乡邓吉村、双桥镇下渌村等的沼气建设后指出,沼气建设要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上档次出精品。武鸣县是全区五个重点沼气池建设县之一,近年来沼气建设发展很快,1999年完成1万座,2000年完成2.9万座,2001年10月底已完成建池1.4万座,计划用4年时间建成10万座沼气池。在考察中,黎梅松局长发现该县虽然沼气池的入户率高,群众积极性高,但建池标准不高,建池质量存在着不少问题。他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沼气建设一定要上档…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沼气作为一种新能源,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分析了云南省陆良县农村沼气发展以及沼气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旨在为陆良县的沼气工程的不断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区农村各地沼气建设方兴未艾。仅去年全区新增沼气池1.75万户,累计全区建池已达18.9万户,22万多座,沼气建设进入了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健康发展轨道,突破了沼气单纯炊事照明用能的格局,较好地发挥了能源、生态、环境、经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煮饭不烧柴,照明不点电。”这是永平县全力抓农村能源建设给贫困山区带来的新变化。如今,永平农村到处呈现出“你家建、我家建,三结合沼气池使家家变”的喜人景象。全县9个乡镇、73个村委会已建成沼气池8082口,8000多农户的生产生活已告别了炊烟。“九五”以来,永平县把沼气建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的一项重要举措,与农业扶贫攻坚、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政府补贴一部分、农户自筹一部分和自己投工投劳等办法,大兴农村能源建设。一场以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取代烧柴的能源革命,在永平农村…  相似文献   

17.
从马关县的农村沼气池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发展马关县农村沼气池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东兰县几年来,把沼气建设与发展种养加工相结合,促进了农村能源建设的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沼气池2840座,正常使用的占95%,沼气的经济效益每年达50多万元。东兰为了加快贫困山区沼气建设的步伐,多方筹集资金,扶持贫困农户尽快走上致富道路。1987年,县农行长乐营业所利用扶贫项目开发资金、贴息贷款四万元支持209户困难农户建池。使农民看到了沼气池实际效益好,推动附近三个村农户建沼气池的  相似文献   

19.
《广西林业》2012,(10):I0008-I0009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农村沼气实现了稳步、健康发展。截至2011年12月底,户用沼气池383万户,全区累计建成小型沼气工程2033个,学校沼气工程375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5712个,大中型沼气工程728个。农村沼气池入户率达到47.88%,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截至2012  相似文献   

20.
十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沼气建设工作,1997年在恭城县召开了全区生态农业建设现场会,全面总结推广恭城县“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建设经验;199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全区开展以沼气为重点的100个生态村、50个生态乡、20个生态县项目建设;1999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把新建20万座户用沼气池作为重点为民办的12项实事之一;2000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又把大力推广恭城模式,新建农村沼气池20万座列入农业和农村的重要工作来抓。自治区党委曹伯纯书记、区人民政府李兆焯主席近年来多次批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