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保持环境卫生,严格消毒制度在春季到来时候,对饲养动物的场所及周围环境要进行1次彻底净化,清理焚烧动物饲养场内及周边地域冬季沉淀下来的垃圾废物,对动物的粪便进行清理堆放发酵,对动物的圈舍和周围环境进行定期消毒,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使传染源无可乘之机,从而控制疫病的流行。二、严格动物免疫程序,提高动物免疫力采取特异病原对动物进  相似文献   

2.
<正>一、保持环境卫生,严格消毒制度春季到来,对饲养畜禽的场所及周围环境要进行一次彻底净化,清理焚烧畜禽饲养场内及周边地域冬季沉淀下来的垃圾废物,对畜禽的粪便进行清理堆放发酵,对畜禽的圈舍和周围环境进行定期消毒,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使其无可乘之机,从而控制疫病的流行。规模养殖场每周进行一次消毒,其具体的消毒方法与注意事项如下。1、带畜禽消毒,采用喷雾消毒,可使用百毒杀等消毒剂。2、空圈消毒,对空圈尽可能进行全出全进式消毒,用2%~3%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然后再用清水  相似文献   

3.
春季天气转暖,微生物开始大量滋生,这也就成为猪常见疫病的多发期,因此做好春季猪疫病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1严格消毒制度,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消毒对健康猪起着免疫、预防的作用,而对病猪可起到消灭病原作用.春季到来,对猪舍及周围环境要进行一次彻底净化,清理焚烧垃圾废物.  相似文献   

4.
自然灾害对动物疫病有严重的影响,可使饲养环境、饮用水资源等遭到破坏,而且使疫病加速传播。介绍了灾后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包括及时处理死亡畜禽、做好灾后消毒、开展免疫检疫、完善应急机制、加强畜禽饲养管理、重视人员安全防护等内容,以期为灾后动物疫病的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养殖业最大风险是疾病风险。养殖成功的关键是防重于治。近几年,口蹄疫、禽流感、疯牛病等疫情在国际上报道屡见不鲜,那么为切实搞好动物防疫,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维护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养殖场户对动物的饲养管理,场地卫生和消毒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要搞好动物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温季节已经来临,利用夏季高温天气开展消毒灭源突击行动,是消灭病源、清除疫情隐患、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有效措施。近日,山西省太原市决定将每月的15日定为动物“集中消毒日”,对动物饲养圈舍、场地、交易市场、屠宰场、运输车辆、工具等集中开展消毒灭源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消毒就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扑灭动物疫情的重要手段。动物防疫中要想正确的消毒,必须正确考虑影响消毒因素,正确的选择消毒药,根据疫病流行规律适时消毒,才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8.
毛皮动物养殖场的防疫工作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内容:1控制传染源1.1加强疫病检疫工作凡外引新动物,都应隔离饲养2周以上,或经过必要检疫,确保健康无病方可进场混群饲养。各种饲料、物品等都应从非疫区购入。1.2严禁其它动物进入养殖场野犬、野猫和乌鸦是犬瘟热的病毒携带者,因此,严防上述动物进入养殖场,犬、猫等动物也不应混养于场内。用于警卫可以养少数警犬,但一定要定期进行防疫接种。1.3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养殖场出、入口应设消毒槽,以防工作人员及外人带入传染病的病原体。班组之间各种饲养用具和工具最好不串用,尤其是在发生疫情时更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养殖场选址布局、完善设施、健全制度、科学饲养、消毒、防疫、粪污治理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方面阐述了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以期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消毒工作是杀菌灭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动物疫病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近几年在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链球菌、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上,消毒灭源工作做得很科学、合理,有效控制了这些重大动物疫病的传播,保障了养殖业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执行消毒法规,坚持做好消毒工作,是基层防检人员及管理相对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目前仍存在着对消毒工作缺乏认识,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来,动物饲养场发生流行疫病很多,而且病原复杂引起混合感染,即使采取了常规防制措施,但由于饲养条件差、管理水平低等原因,疫情控制也未取得较好的效果,给养殖场特别是农村养殖专业户和散养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经过近几年来深入基层养殖场、户调研,采取了以下疫病防制技术措施,对防控动物疫病发生传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一、严格卫生消毒管理加强卫生管理是养殖场控制疫病发生的首要环节,是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国务院近日下发《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明确了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重点任务与措施。五项重点任务一是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改进畜禽养殖方式,净化养殖环境,提高动物饲养、屠宰等场  相似文献   

13.
动物饲养大部分集中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且分散饲养的方式多样化,由于养殖户对疫病防治的认识不足,使动物疫病难以及时得到有效的防治,无疑会造成经济损失及传染性疫病的流行.随着引种与交易的频繁,对养殖业造成的威胁更加突出,对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较大影响.基于此,针对目前动疫病防控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洪涝灾害后,要有"抗大灾,防大疫"的责任感,尽快修复圈舍,消毒灾源,恢复生产,加强畜禽饲养管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严防重大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以避免重大动物疫病传播,保障畜牧业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夏秋蚕期间,由于高温闷热、干旱少雨、叶质下降等多方面原因,极易造成蚕病不同程度发生。为避免蚕病大面积发生,确保养蚕收入的稳定,夏秋蚕饲养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1认真及时做好蚕室、蚕具及环境消毒在养蚕前,对蚕室、蚕具、周围环境等场所,要认真清理,彻底消毒。先打扫洗涤,  相似文献   

16.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消毒工作对保持生产活动环境的卫生安全,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不同种类的消毒剂的特性、作用、效果进行介绍,对选择和准确使用提出要求,认为定期检查才能确保动物疫病防控中消毒灭源工作良好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通过基于RFID技术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提供可靠真实的相关信息,帮助国家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安全问题进行有效追踪、溯源并及时解决.在介绍RFID技术原理及其主要特点的同时,提出了RFID技术在动物的饲养和屠宰中的应用设想,并对RFID在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中的技术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在动物饲养方面,不仅分散饲养的方式多样化,且大都在农村,而农村的养殖者对疫病防治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动物疫病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从而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及传染性疫病的流行。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一、饲养前的消毒技术1.消毒时间。一般分2次进行,第1次在饲养前15天,第2次约在养蚕前7天左右。2.消毒方法。①打扫和清洗,主要在第1次消毒时进行。重点是蚕室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扫,蚕室内是水泥地面的用清水冲洗干净,是泥土地面的应刮去表土换上新土,室  相似文献   

20.
刘晓鹏  毛磊 《福建农业》2007,(11):28-28
"禽流感、口蹄疫",近几年,这些动物疫病的名称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最近猪蓝耳病疫情更引起了公众对于动物疫病的关注。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动物防疫法修订案。新法的出台有望进一步强化我国动物防疫工作。新的动物防疫法保留了原法对于动物的界定,即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