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百姓》2006,(1):34-35
时间:2005年10月28日地点: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事件:1《.21世纪经济报道》联手盖洛普(中国)咨询有限公司历时两个多月的“21世纪奢华品牌榜”调查评选活动揭榜仪式举行。2.中国白酒品牌水井坊荣获“中国顶级品牌(唯一白酒品牌)”奖。意义:水井坊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顶级白酒品牌,  相似文献   

2.
“台农71”是从台湾引进的优质蔓尖蔬菜甘薯新品种,又称绿茸菜,蔓尖肥嫩,口感清香,营养丰富,是补充夏秋季节叶菜淡季的新型、优质无公害叶菜。近年来在我市种植,表现为抗性强、丰产性好、采摘期长。现将其栽培及繁苗技术报道如下。1栽培技术1.1选适宜地块,整地施肥选地势较高、  相似文献   

3.
做好新时期"三农"问题报道,成为当前各媒体改进宣传的一个突破口。从解决报道内容问题入手,提出了转变采访作风、改进报道方法和报道的形式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多层次传媒方式刺激广播弱势趋向的循变,沿革“无竞争空间”的应用新闻延伸,其两重形态的分割含义扩大了这一优势的自我存在。所交待的现场描述能力在七种接续意向中得以还原。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众多科技刊物中,内部交流期刊占有很大比例。据粗略统计,全国仅农业系统地区以上的内部期刊就不下百余种,这些刊物在长期的流通中,多数是以信息容量大、报道形式灵活、传递时效快、占有独特的知识领地而见长,在某一领域里,它对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相似文献   

6.
7.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电视节目的市场一定会越来越宽广,而多年来我国对农电视新闻报道存在的闭门造车、自我循环、缺少专家型主持人以及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让国内对农报道平台发生了错位,阻碍了农民对新鲜资讯的接收。作者根据多年的理论与实践对农村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提升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非典离开我们已经很久了,但至此以后,无论对于“广州流感”,还是对于“苏丹红事件”,或者是近来的台风“麦莎”和“泰利”,以及各类矿难等社会突发事件,我省报纸的报道态度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本文试从报道形式、报道内容、报道功能等角度分析新闻报道中如何体现这些新态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当前少数新闻媒体在涉农报道中存在的报道主体错位、传播内容偏向、价值导向偏差、评估体系偏缺等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媒体要转变报道视角、调整角色定位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县级电视台和农村的接触最为广泛,宣传报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县级电视台一个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三农"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众多原因有些地方的"三农"工作仍有不足之处,比如农民增收缓慢,村容村貌变化不大,农业生产后劲不足等。面对这些问题,有些记者喜欢追求轰动效应,把报道的着眼点放在了发掘负面报道上,但这只能是图一时之快,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还有的媒体记者采访不够全面,造成了农民和有关部门的对立情绪。作为党报记者,"三农"报道一定要注意弘扬正能量,要深入发掘在困难情况下的成功做法;要注意报道服务农户、探索科学的典型人物。只有弘扬正能量才能真正引导帮助农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2.
通过总结笔者多年来在农业科技报道中的一些实际做法,探讨了媒体在农业科技报道中如何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针对以往农业科技报道浮于表层,向深度和广度报道开掘不够的问题,提出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在农业科技报道中,记者要注意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通过典型报道吸引农民使用农业科技成果;二是记者在科技报道中要善于发现农业科技推广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公开报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以便更好地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离不开媒体的传播,但要传播好现代农业科技,就要注重传播的方式。首先要注意删繁就简、通俗易懂。只有让农民读者读懂才能更好地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其次要注意农业科技报道当中的服务性,延伸报道深度,使农民读者尽快学习掌握农业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4.
缩短报道时差已成为检索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科技检索期刊的报道时差过长,无法适应快节奏的社会进展。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时差长的原因。建议:尽快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减少中间环节,缩短时滞;提高检索期刊编制人员的素质,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刊期,以适应停息激增的社会发展;加强管理,提出具体、严格的时差标准,以使检索期刊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报道提出了新要求,即把握一体性,体现整体感;把握过程性,体现变化感,把握主体性,体现尊重感;把握建设性,体现促进感;把握全局性,体现统筹感。  相似文献   

16.
17.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新闻媒体承担了营造舆论氛围和提供精神动力的重任。在党的号召下,各新闻媒体对这一战略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新农村建设好新闻不断涌现。但同时也应看到,新农村建设报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新农村建设内涵的认识上、报道的工作作风上、宣传报道的内容上等等。新农村建设报道必须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不断创新报道思维,努力提高舆论引导的技巧和艺术,积极提供有用且有吸引力的资讯产品,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报道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是一种借助于新闻传媒所传播的事实而形成的公众舆论,具有透明度高、影响面大、时效性强等其他监督手段不具备的特点。我国新时期舆论监督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监督无依据;舆论监督在履行职责方面不够全面有力;舆论监督外在困难重重;监督效应不高,分寸把握欠妥。主要对策:转变观念,增加比重——处理好批评报道与其他监督形式的关系;讲究分寸,褒贬有度——处理好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的关系;注意核实,小心求证,要处理好新闻真实性与时效性之间的关系;理解角色,尊重法律——处理好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的关系;有头有尾,注重效果——处理好过程监督与结果监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我国青海高原水库齐尔白鲑养殖试验情况。通过在不同水库503d和517d的自然生长,齐尔白鲑平均体重分别达到533.5g/尾和405g/尾,对我国开展白鲑鱼引种养殖和示范推广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灾难性报道也是新闻报道中一种常见的报道类型。由于灾难性报道的对象是突发的灾难,多数会伴有血腥、悲惨的场面,这些场面总会带来对社会成员身体或心灵的伤害。正是由于其特殊性,记者在构建灾难新闻中再现现场时,要格外注意把握尺度,经历一些价值与伦理的抉择。灾难性报道在新闻界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新闻价值与人的接受能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使灾难性报道成为一种重要且敏感的新闻题材。灾难性报道中媒介从业者面临的一系列伦理选择,需形成一套规范的灾难报道准则的措施,减少错误的判断与抉择,这个体系也就是突发事件伦理选择的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