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预测,目前世界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国印度尼西亚,2015年天然橡胶产量将增加至380万吨,有可能超越泰国而成为世界最大天然橡胶生产国。国际橡胶研究组织估计,2008年印度尼西亚的天然橡胶产量将达到230万吨,同时预计泰国2020年天然橡胶产量将达到380万吨。而目前世界第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其2008年天然橡胶产量为120万吨,  相似文献   

2.
根据泰国天然橡胶商会国际贸易研究中心预测,世界天然橡胶产量将从2005年860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1300万吨。中国对天然橡胶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泰国国内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将促进世界的天胶需求。世界天然橡胶需求量将从目前的870万吨上升至2011年的950万吨。根据泰国橡胶计划,泰国天然橡胶的产量将从目前的300万吨(90%用于出口),增至2011年的414万吨。在未来的5年时间内,国内的年需求量将从2006年的34.2万吨增至45.7~47.6万吨左右。在价格方面,今年泰国国内的天然橡胶价格为76泰铢/千克,年增长率为38%,而世界橡胶价格为1637美影吨,年增长率达40%。据研究,近年天然橡胶价格增长因素包括需求增长、供应短缺、石油价格上涨,以及期货市场投机等。预计在今后几年内,泰国天然橡胶平均价格将增至80泰铢/千克,2011年预计泰国国内天然橡胶价格将达82泰铢/千克,而国际天然橡胶价格至少达到2100美形吨。  相似文献   

3.
2008年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产量预计达110万-120万吨,为了维护天然橡胶价格,2009年产量预计将比2008年减少10%。马来西亚种植及原产业部长2008年11月25日声称,此次减产主要是通过更新计划和害0制来实现。他还透露,小胶园主发展局已经开始实施更新计划来支持政府的这一减产措施。同时,马来西亚将派一名代表参加12月举行的国际橡胶联盟会议,讨论支撑橡胶价格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据印度橡胶局预测,2008年10月,印度天然橡胶产量将达到8.90万吨,11月将达10万吨,12月将达10.4万吨,2009年1月为9.9万吨,这4个月的总产量将达39.2万吨,将占全年预计值的44.8%(预计2008/2009年的天然橡胶产量将达到87.5万吨)。  相似文献   

5.
泰国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胶生产国,近3年内预计产量增幅不大,2007年产量预计为310.5万吨,比2006年增长4.6%,2008年产量将达313.5万吨,增长率为1.0%。2009年将达317万吨,增长率为1.1%。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国,近3年内产量会有小幅度增长,2007年预计产量为263万吨,比2006年增长4.6%,2008年预计产量为275万吨,增长率为4.6%,2009年预计产量为289万吨,增长率为5.1%。马来西亚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国,近3年天然橡胶产量不会有大幅度提高,可能会略有下降,据预测2007年天然橡胶产量可能达129.8万吨,比上年增长2.3%,2008年可能达126.5万吨,下降2.5%,2009年产量预计为129.7万吨,略有回升,增长2.5%。未来3年,非洲天然橡胶产量可能会有所增加,预计2007年非洲天然橡胶产量可能达41.7万吨,增长率为4.0%,2008年产量可能会达44.2万吨,增长6.1%,2009年产量可能会达45.2万吨,增长2.2%。在未来3年内,南美洲天然橡胶产量预计也不会有大的变化,预计2007年南美洲产量为21万吨,2008年可能达22.5万吨,2009年可能达23万吨。  相似文献   

6.
虽然印度国内天胶价格高涨,但2008年印度橡胶局制定的天胶出口目标为5万吨。据印度橡胶局主席Sajen Peter称,由于橡胶贸易商签署了数份合同,该出口目标预计能实现。由于世界橡胶价格持续高涨,印度橡胶出口的速度也随之加快。至2007/2008财政年度2月19日为止,印度已出口3.79万吨橡胶,其中1.88万吨在2007年12月-2008年2月间出口。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主办的2009第四届中国橡胶市场发展论坛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声称。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中国2009年的橡胶需求较2008年将增长7%。而前一年的这一数字为9%。据估计,2009年中国的橡胶消费量可能达到600万吨,而其中的约260万吨为天然橡胶。国际橡胶研究组织最近的一项预测显示。2009年世界的天然橡胶消费量可能达到924.2万吨。2020年中国的天然橡胶消费量可能超过400万吨。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国际和国内市场不断增长的天然橡胶需求,孟加拉国计划在2020年之前将天然橡胶产量翻一番,年产量达到6万吨。目前,孟加拉国有1300家橡胶种植园,每年天然橡胶产量约3万吨,但由于市场需求有限,2007年的天然橡胶产量只有1万吨左右,2008年的产量目标为1.6万吨。  相似文献   

9.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天然橡胶需求减少和价格下降,越南橡胶协会称,2009年越南将减少31%的天然橡胶出口。2008年越南出口64.5万吨天然橡胶,占总产量的97%,比2007年减少9.8%。世界经济下滑对天然橡胶需求和价格影响很大。2009年前几个月越南天然橡胶价格下降率为50%,从每吨2645美元下降到1300美元。越南天然橡胶主要出口到中国、韩国、日本和德国。该协会预测2010年天然橡胶市场将恢复,越南设定2010年的出口目标为90万吨,出口额将近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印度橡胶局预计2007/2008年度的天然橡胶总产量将从2006/2007年度的85.3万吨减少到7.5~8万吨。  相似文献   

11.
据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预计,2012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预计增加3.2%,因越南橡胶产量增加。ANRPC预计,2012年的橡胶产量为1045万吨,高于去年的1012.7万吨,并略高于稍早预估的1041.5  相似文献   

12.
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在其网站上表示,2014年全球天然橡胶需求量料增加4.5%至1190万吨,预计2015年全球天然橡胶需求量为1240万吨。该组织表示,供应前景乐观,足以满足行业需求。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天然橡胶国际价格持续上升,菲律宾将划拨更多的土地扩种天然橡胶。据菲律宾农业部称,2008年前三个月,菲律宾天然橡胶产量增加了6.38%,达到6.51万吨,其中3.57万吨产于Soccsksargen地区,2.27万吨产于Zamboanga半岛。随着天然橡胶持续增产,菲律宾2008年有希望突破以往的橡胶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全球天然橡胶的需求减少,亚洲的天然橡胶期货交易价格降低。在曼谷召开的橡胶工业会议上,国际橡胶研究组织秘书长声称,2007年世界橡胶总消费量比2006年增长了近6%,2008年橡胶总消费量将比2007年只增加1.9%,达到2329万吨。他还补充,由于全球的汽车销售减缓影响汽车轮胎生产,2009年全球的橡胶消费量将比2008年减少3.3%,达2252万吨。  相似文献   

15.
据越南橡胶业界高级官员透露,越南2008年天然橡胶产量有望增长8%,达N65万吨。越南橡胶协会秘书长表示,到2020年越南天然橡胶产量将翻一番,达到120万吨。除了加工国产鲜胶乳,越南还从邻国进口原材料用于加工和成品出口。越南已成为继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天然橡胶出口国,  相似文献   

16.
一名资深的印度国营橡胶管理局的官员声称,2008年11月印度天然橡胶产量减少至9.5万吨,而2007年同期的产量为10.95万吨。这主要归咎于11月主产区的大雨影响了割胶。印度2008年的4-11月的天然橡胶总产量为57.49万吨,高于2007年同期的50.83万吨。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中国天然橡胶需求量减少和供应过剩的问题,本周橡胶价格暴跌。曼谷橡胶报价RSS-4为每千克98卢比。这种情况是7年来首次出现,曼谷橡胶价格首次跌落至每千克100卢比以下,上周五,曼谷橡胶价格为每千克100卢比。在去年的今天,橡胶价格为每千克160卢比。相比之下,印度市场形势较为乐观。在Kottayam市场,橡胶价格为每千克124卢比。据  相似文献   

18.
自海南省20世纪50年代种植天然橡胶以来,为国家提供了560多万吨的干胶,承担起生产天然橡胶的主要任务,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04年,海南省橡胶种植面积达到39.13万公顷,年干胶产量为32.98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面积60万公顷的65.22%、总产量(57.5万吨)的58%。海南省橡胶产量中,海南省天然橡胶集团(农垦)产量为23.32万吨,民营橡胶产量为9.66万吨,分别占总产量的70.71%和29.29%。虽然国营橡胶在海南省的天然橡胶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明显,但近几年民营橡胶发展速度较快,可挖掘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9.
据印度橡胶局统计,由于2012年前2个月橡胶产量缩减以及印度和中国橡胶消费量增长,国际天然橡胶价格可能上涨。2011年全球橡胶产量增长了8.2%,从2010年的948万t增加到1026万t。2012年橡胶消费量预计增长了3.5%。天然橡胶产  相似文献   

20.
在2012年到2013年3月,印度天然橡胶进口可能减少27%,达到15万t,由于本地产量增加,国际价格使进口量不多。印度橡胶局主席Sheela Thomas称,印度预计进口15万t橡胶。轮胎制造商是印度天然橡胶主要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