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位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的野象谷景区,担负着景区旅游发展、保护区生态保护、生态旅游教育及社区共同发展等多重责任。结合野象谷景区开发生态旅游的背景,通过分析景区旅游资源特色、开发现状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选取旅游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潜力和旅游开发协调度为综合评价因子,筛选出17个与保护区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项目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潜力和旅游开发协调度均为优良等级,综合评价得分为84.4,等级为优,说明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3.
董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28-929,932
在分析秦岭北麓生态旅游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对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开发首先要做好调研,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确立保护性开发原则,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有机统一,实现秦岭北麓生态经济旅游带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生态旅游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本质在于处理社会、经济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作为皖南山区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目前保护区生态系统面临威胁,在旅游开发中,应以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为前提,通过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实现自然保护区协调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磊  张要民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239-241,246
河南白龟山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典型、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与平顶山市新城区相接,区位优势明显,具有生态旅游开发的广阔前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保护区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了白龟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目标与旅游产品体系;以全面保护、生态优先、最小干预是开发生态旅游的原则,指出生态旅游开发中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牯牛降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掀起了一股生态旅游热,越来越多的自然保护区涉足旅游业。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龙头”。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应研究其环境容量,以免造成牯牛降生态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环境的破坏,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生态旅游环境容  相似文献   

7.
覃琼芳 《吉林农业》2012,(11):207+206
新时期之下,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发展了改变,针对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的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状态,着重分析护林人员在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对应的自然资源保护的管理对策。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南宁的旅游业当中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这个旅游景区有着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文章介绍保护区目前的旅游资源特点,分析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能性,并探讨开发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能性,积极开发这里的旅游业。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掀起了一股生态旅游热,越来越多的自然保护区涉足旅游业.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龙头".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应研究其环境容量,以免造成牯牛降生态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环境的破坏,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现状,从市场需求、森林旅游资源、地理区位与文化、旅游服务设 施、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5个方面论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潜力以及具备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然保护区的特征,从参与开发主体、生态功能利用、资源利用程度3个视角分析了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及其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正>雾灵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是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功能作用的一种表现,但是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而应该强调资源景观严格保护,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当代人享受旅游自然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并且在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旅游者能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因此雾灵山的  相似文献   

11.
1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人类已进入以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持续地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要目标的生态时代.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都强调了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直接影响到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佳途径和最有效手段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标志.但是,目前我国和我省的财力不足,对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甚少,远远不能适应自然保护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牯牛降自然保护区更为明显,严重制约着保护事业的发展.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山地,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开展生态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不破坏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利用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奇特的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业,能增强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经济实力,推动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与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李忠信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251-252
根据铁山渡田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景观资源特点,本文从生态旅游开发原则、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项目等方面分析了开发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行性,为保护区开发旅游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铁山渡田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景观资源特点,本文从生态旅游开发原则、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项目等方面分析了开发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行性,为保护区开发旅游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827-5828
介绍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东山管理处的生态旅游资源,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首届中国森林风景资源博览会暨天目山森林旅游节 6月 8日至 1 5日在浙江临安举行 ,这是全面展示我国丰富的森林风景资源和各地林业精品 ,以及开发自然资源和自然遗产所取得的成就的一次盛会。其主题是人与森林 ,旨在唤醒人们走进森林回归大自然的热情 ,增强人们关注森林和保护生态的意识 ,加强森林旅游的开发、交流与合作 ,促进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浙江省临安市是中国生态示范市之一 ,著名的“中国竹子之乡”和“中国山核桃之乡” ,森林覆盖率为 74 9% ,境内有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强调的是回归自然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区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物质空间。通过分析太白山生态旅游区景观资源、开发现状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太白山生态旅游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5点建议:遵循太白山自然属性的整体性,实行统一规划、建设、保护与管理;围绕太白山景观资源,采用合理的开发建设方式;挖掘特色景观,提升生态旅游区品位与形象;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立足长远,积极申报太白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白狼山保护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城东5 km,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狼山保护区内自然风光壮丽,拥有成片的原始森林,生态环境极佳。为发展当地经济,带动旅游市场,白狼山保护区管理局充分利用区域内丰富的自然及人文资源,在风景区内打造了一系列基于生态旅游与休闲度假的旅游项目。本文阐述白狼山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资源,对风景资源质量展开评价,并分析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及特色,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799。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西北林学院学报23卷第4期强晓鸣等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9.
运用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理论,分析了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主要参考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基本空间标准,用面积法对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空间合理容量进行了估算,并结合实际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容量的方法,提出了对甘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生态旅游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星群  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57-5759
调查了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对滨海生态旅游开发的认知情况。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认知集中在旅游开发意愿认知、旅游开发外部因素感知、旅游影响感知、旅游者认知、旅游开发认知、环境效益认知6个方面。社区居民的认知集中反映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如何成为对社区居民负责任的旅游和如何增加社区居民生态旅游参与2大问题。并从保护区管理处职能定位、全方位提供旅游开发支持措施、搭建社区居民旅游参与平台等方面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