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冰雹发生成因分析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冰雹发生特点及其成因,分析近年来的人工防雹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防御雹灾的对策,以为喀左县冰雹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忻州市1954~2003年近50年的沙尘暴资料,对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阐述了沙尘暴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预防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沙尘暴的成因极其影响我国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自然现象,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至半湿润地区。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健康具有相当的危害,本文针对我国历年的沙尘暴灾害天气,较全面地分析了沙尘暴天气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我国的路径。天气、气候条件是沙尘暴天气发生和强度的主导因素,气温、降水、植被、地貌、人类活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2006年,无为县部分乡镇一季稻受高温影响,减产60%以上。分析高温热害成灾原因,提出防御及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由于气候的异常变化,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出现,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概述了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的成因、源地和移动路径、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并对沙尘暴发生发展、危害机理以及大气环流特征进行分析,为今后更好地预报、预测沙尘暴天气提供一点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利用环县自1957年建站以来的气象资料,分析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指出环县特殊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及土地的沙漠化与荒漠化是造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提出的防御沙尘暴天气的措施是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意识:建立沙尘暴预报预警系统;遏制沙尘源,建设防沙固沙林带;改善生态环境;搞好各类水资源的利用管理与开发。  相似文献   

7.
对2001年4月8日发生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进行天气成因分析,表明:4月8日沙尘暴是西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南下引发的锋后西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南疆、蒙古地面热低压的发生为沙尘暴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热力条件;高空西风急流加强南压,动量下传是此次沙尘暴发生的能量基础;2000年春季,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气温偏高,土层疏松,为沙尘暴天气爆发提供了丰富的沙尘源。  相似文献   

8.
顾丽惠 《甘肃农业》2004,15(2):29-29
河西地区干旱少雨沙尘暴发生频繁且危害较重 ,造成绿洲面积迅速缩小 ,荒漠化加剧 ,并且间接危害了北京、兰州等地的天气状况 ,治理沙尘暴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沙尘暴的成因、特点等方面的分析 ,提出了河西走廊沙尘暴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沙尘暴是西北地区频繁发生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经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1993年5月5日横贯西北地区的强沙尘暴,给宁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4亿,约300余人伤亡。2001年4月6日沙尘暴天气过程,我区15个监测站点有14个站有大风天气,有8个站出现了沙尘暴天气。全国沙尘暴最多的地区是西北地区的干旱沙漠区,有关专家考查研究认为,西北地区有3个沙尘暴高频区,  相似文献   

10.
11.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自2000年开始试点启动,截止2012年已经实施12年,总投入接近40亿元。为明确工程实施后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依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截止到2008年的工程跟踪监测本底数据,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尝试从生态和经济两个方面对工程实施效果进行研究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简要阐述了2003~2012年河北省灵寿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情况,并结合小麦吸浆虫的生活习性和2012年的气候特点,分析了连续几年小麦吸浆虫轻发生后2012年突然重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今后的防治对策。并总结了2013年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浅谈农村水污染的成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日益突出的农村水污染问题,具体分析了农村水污染的成因,其中包括化肥和农药污染、养殖场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4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严格环境执法、发展生态农业、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加大农村环保建设的资金投入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1961—2010年淖毛湖气象站沙尘暴资料的分析表明,沙尘暴主要出现在3—5月,4月份最多;沙尘暴天气主要集中在白天,占总次数的83%,夜间相对较少,只占17%。50年内淖毛湖出现沙尘暴天气过程804次,以西方和西北方冷空气入侵为主,集中发生在3—5月;50年来淖毛湖沙尘暴日数呈减少趋势,按线性拟合其减少率为0.711 d/10 a。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沙尘暴日数呈现急剧增加趋势,1974年沙尘暴日数多达54 d,20世纪80年代后沙尘暴日数呈现急剧下降趋势,年日数减少到1 d,甚至个别年份未出现沙尘暴天气,该时期大风日数减少、风力强度减弱是主要原因外,生态环境改善,局地植被增加也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玉米倒伏成因与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玉米倒伏已经成为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从植株特性、茎秆组织解剖特性、茎秆的化学成分、遗传分析等内在因素以及气候、种植密度、肥料、病虫害危害等外在因素综述了玉米倒伏的原因和机制,对抗倒伏措施做了介绍,指出当前需要对化学控制倒伏进行引导和促进.  相似文献   

16.
榆林市谷子白发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榆林市谷子白发病的发生概况,分析其大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花生白绢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一旦发生很难防治.近几年,河南中牟、开封等地的花生主产区白绢病逐年加重,重病田发病率在80%以上,某些地块甚至绝收,造成严重危害.鉴此,研究总结了花生白绢病危害的症状特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分析了该病暴发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景观用水紧张成为景观建设的一大难题,使用再生水补给景观水体成为一种必然。介绍了再生水应用于景观水体后的富营养化现象的成因及指标,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包括物理治理措施、生物调控法、外源污染控制、生态修复工程等,以期为再生水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尤其是鱿鱼产品中的甲醛含量超标问题尤为突出,关系到整个鱿鱼产业乃至全国水产加工产业的生存与发展,亟待解决。而鱿鱼及其加工制品中的甲醛主要来源于自身的物质代谢,因此就鱿鱼及其加工制品中内源性甲醛的主要形成机制即氧化三甲胺酶催化途径和氧化三甲胺高温裂解途径,以及甲醛的控制即甲醛捕获剂、氧化三甲胺酶的抑制剂、加工工艺改进和产品包装等进行了阐述,并针对目前研究的现状提出了鱿鱼制品中内源性甲醛研究的新方向,即货架期内甲醛的形成机制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辽西北地区风蚀造成农田沙化、作物产量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农田风蚀的主要成因。因此,地方政府一方面应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完善防护林体系、推广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增加地表覆盖率,另一方面应发展地方经济以减轻环境压力,以控制和防治农田风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