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无公害葡萄生产是当前我国葡萄生产发展中的一个新阶段,要求葡萄生产在控制污染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和统一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栽培管理,使产品食用安全,并逐步过渡到绿色果品生产、有机果品生产。红地球葡萄是我国目前主栽的优良鲜食葡萄品种之一,具有粒大、色艳、味甜、耐贮运等优点,在国际国内市场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研究制定无公害红地球葡萄生产标准,能够指导葡萄种植者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全面提升红地球葡萄综合管理水平,增加果农收入。  相似文献   

2.
自然状态下,葡萄落叶后即会进入休眠期,经历一定的冷量积累才能开始下一年萌发生长。设施环境下,葡萄无法获得足够的低温量,须借助必要的人工措施促其度过休眠期。其中,化学破眠就是一种常用方法。单氰胺是设施葡萄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破眠剂,可以安全解除休眠,使葡萄萌芽整齐一致、芽体健壮,起到增产提质作用。结合设施葡萄生产管理实践,总结了单氰胺在设施葡萄上的应用技术,以及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葡萄生产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生产安全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一大主题。通过对兴平地区无公害葡萄生产过程的表现进行分析,制定出无公害葡萄的病虫害防治历,为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葡萄果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性,2004年我们在辽宁省兴城市开展了葡萄主要病虫害安全控制技术试验示范,目的是确定在葡萄优质高效安全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药合理混配技术,以减少主要化学农药对葡萄果实的污染,并总结提出葡萄安全生产中推荐的农药种类及使用技术。现将技术示范取得的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葡萄的产业化生产和经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规律的需求。提高优质果品率、保证食品安全(增加农产品信任)、实现规模效益,是产业化生产的目的。保证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无公害果品,是产业化生产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在清洁的生态条件下,进行病虫害的综合性的规范化防治,是解决、保证葡萄产业化生产中食品安全最为科学的措施。做好综合性的规范防治,必须理解防治理念、把握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陕西葡萄面积迅猛扩张,目前已近60万亩,约占全国葡萄面积的7.3%;陕西省果业局规划,今后葡萄将作为高效树种快速发展。多年栽培实践表明,葡萄在陕西不能安全越冬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主栽品种红地球葡萄上表现尤为突出。能否安全越冬已成为陕西葡萄生产中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它既涉及栽培区域选择,与栽培技术紧密相关,还关系到砧木选择。1关注葡萄安全越冬的界线1.1有关葡萄安全越冬界限的认定陕西地区葡萄露地安全越冬的划界,目前至少有四个科(调)研结论:  相似文献   

7.
正葡萄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做成葡萄干、葡萄酒、罐头等。然而,在葡萄生产过程中,会有很多病虫害影响葡萄的果品质量安全,从而危及到消费者。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葡萄种植户普遍反映葡萄透翅蛾是葡萄上经常发生的一种害虫,而且难以防治,严重影响葡萄的品质。因此,针对葡萄透翅蛾的危害特点、发生习性,特介绍科学防治葡萄透翅蛾的方法,确保葡萄果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健康。  相似文献   

8.
8月20日,广西全区葡萄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在桂林市兴安县召开。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晁无疾、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总农艺师白先进等专家出席会议,并分别就广西葡萄产业发展、葡萄产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保健意识逐步增强,烟台地区的许多葡萄种植户,已在玫瑰香葡萄品种上推广应用套袋技术,这为提高生产效益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葡萄套袋综合技术运用不科学,仍存在着套袋葡萄烂果、烂穗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葡萄根瘤蚜是一种毁灭性害虫,被我国列为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和禁止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它可以造成葡萄根和叶的枯萎、腐烂,导致果实品质下降,甚至植株死亡,严重危害葡萄生产。因此,警惕和防范葡萄根瘤蚜侵入,对保障葡萄生产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北方大棚葡萄防寒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的防寒方法对葡萄安全越冬及翌年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蔓上盖塑料+埋土15 cm和蔓上盖塑料+埋土15 cm+1层草苫子的防寒效果最好,利于大棚葡萄安全越冬和下一年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2.
石羊河流域膜覆盖无核白鸡心葡萄越冬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石羊河流域,对露地葡萄不同越冬方式,葡萄传统埋土方式和不同膜覆盖条件下葡萄枝蔓周围温度变化规律及其保湿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筛选既能安全越冬,又方便快捷的葡萄防寒方法。结果表明:草帘(下)+棚膜(上)的膜覆盖越冬方式能够保证当地白鸡心葡萄安全越冬,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葡萄在世界水果种植水平中居第2位,是苏南地区水果中效益高、发展快的水果之一。葡萄生产和消费的总趋势是按照无核化发展的,无核化的葡萄大粒、安全,其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大大超过有核葡萄。结合苏南地区的实际情况,介绍适合当地的葡萄品种无核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国内局部地区发现葡萄根瘤蚜.葡萄根瘤蚜是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可造成葡萄根的腐烂和叶的枯萎,果实品质下降,甚至植株死亡,严重危害葡萄生产.警惕和防范葡萄根瘤蚜疫情侵入,重视葡萄根瘤蚜的监测调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封锁、早扑灭,将疫情扑灭在萌芽阶段,杜绝扩散蔓延,对于确保葡萄生产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葡萄是辽宁省水果生产的第三大树种。2012年全省葡萄栽培面积6.67万hm2,产量115万t。种苗繁育是葡萄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环节,但在葡萄种苗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品种称谓混乱、种苗生产技术不规范和苗木质量不标准等诸多问题。特别是葡萄无毒种苗数量不足,推广进程缓慢。因此,制定葡萄苗木繁育技术规程,有利于大力提升全省葡萄种植质量和葡萄产业发展水平。现将辽宁省地方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葡萄苗木繁育技术规程》(DB21/T1535-2007,2007年7月1日发布,2007年8月1日实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和避雨棚等保护设施,改善或控制设施内的环境因子,为葡萄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进而达到葡萄生产目标的人工调节的栽培模式。葡萄设施栽培是依靠科技进步而形成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是葡萄由传统栽培向现代化栽培发展的重要转折,是实现葡萄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葡萄优质高效安全栽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国内局部地区发现葡萄根瘤蚜。葡萄根瘤蚜是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可造成葡萄根的腐烂和叶的枯萎,果实品质下降,甚至植株死亡,严重危害葡萄生产。警惕和防范葡萄根瘤蚜疫情侵入,重视葡萄根瘤蚜的监测调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封锁、早扑灭,将疫情扑灭在萌芽阶段,杜绝扩散蔓延,对于确保葡萄生产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葡萄病虫发生危害调查,开展新型防病药剂试验研究,分析了葡萄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制订出葡萄病虫防治日历,以指导葡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种植红地球葡萄年限的增长,病虫害也随之增多。为提高葡萄品质、促进职工增收、增加经济效益,最大限度降低红地球葡萄生产的成本,必须以预防病虫害为主,进行综合防治,简单、经济、及时、准确地消灭病虫害,生产出优质、安全无污染的绿色产品,。  相似文献   

20.
在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引导和惠农政策的扶持下,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葡萄种植发展迅速,但在生产过程中,每年因葡萄病害造成的损失超过20%。危害葡萄生产的病害种类约有三十多种,其中危害较严重的有7~8种。不同的年份、栽培方式和管理水平,葡萄病害危害的程度也不同。本文针对葡萄病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于更好地防控葡萄病害、促进葡萄生产良性发展、加快长垣县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