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园林中常见的树木丛植有两株丛植、三株丛植、四株丛植、五株丛植等,但一般不超过十株。两株树的配植组成树丛的两株树既要有差别,又要协调一致。若用一株松树和一株杨树构成树丛,则反差太大,失去均衡,不协调。反之,若采用两株树种、大小、体型、姿态完全一致的树木组成树丛,又过于呆板、平淡。  相似文献   

2.
园林中常见的树木丛植有两株丛植、三株丛植、四株丛植、五株丛植等,但一般不超过十株。 两株树的配植。组成树丛的两株树既要有差别,又要协调一致。若用一株松树和一株杨树构成树丛,则反差太大,失去均衡,不协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街道绿化树种的来源、存在问题及选择的原则;根据绿化树的配置原则,提出了街道绿化树种配置的5种形式:孤植,对植,丛植,群植和风景林;并对加强绿化树木管理工作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及配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进一步搞好园林绿化,创建美好的城市形象,通过调查分析,对秦皇岛市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进行了论述。认为树种选择的原则,在乡土树种为主,选择抗逆性强,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速生树与长寿树相结合;在树种配置上,应视具体情况,根据园林美学原则,进行孤植,对植,丛植,聚植,林植,充分发挥树木和个体美和群体美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景点植物的配置艺术,就是根据植物的耐湿、耐旱、喜阴、宜阳、抗风等不同习性和周围环境的要求,合理地选择植物,因地制宜地采用孤植、丛植、群植、片植、对称和不对称、成行和不成行、等距和不等距的栽植手法。景点的风格取决于植物的配置手法,而不同的植物配置手法,又有助于特定风格的形成。我省各地都有姿态优美、色彩鲜艳的乡土树种,如善于利用,既发挥树木、花草的自然特色,又易于成活生长,能使公路景点景色尽快形成地方特色,这是植物配置的一个重要问题。1景点植物的种类和选择我省自然条件较好,花草、树木生长良好,植物种类繁多,有常绿…  相似文献   

6.
在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有对比和衬托、动势和均衡、起伏和韵律、层次和背景等;树种选择应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绿地性质等确定;树木的栽种方法主要有孤植、丛植、群植、带植、规则种植等。本文还针对交通岛、广场绿地、道路绿化等介绍了植物配置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为避免城市更新中出现的对丛植植物的反复不合理更新, 以丛植植物的视觉观赏性为对象,从尺度适宜性、种类丰富性、 结构丰富性、视觉复杂性和色彩丰富性 5 项量化指标出发提出 9 项影响因子,构建评价体系,并采用基于熵权法的 TOPSIS 法对 51 个样本进行综合量化研究。结果显示:在对丛植植物的视觉观 赏性影响程度上,矮灌木类地被植物体积占有率的影响最大,而 视觉熵的影响最小;在配置手法上,与多元素搭配的丛植植物的 观赏性优于与单元素搭配的丛植植物;与单元素搭配的类型中, 纯植物搭配的视觉观赏性优于植物与地形、建筑、道路的搭配。  相似文献   

8.
欣赏树木盆景,主要有3个方面:1.树未盆景的自然美。主要欣赏树木的根、干、枝、叶、花、果的自然美。图1“竹石图”,在一长方形紫砂盆中,右侧栽种十余株挺拔直立、叶片苍翠的凤尾竹,左侧空旷处置一块千层石,不但丰富了画面,也使景物达到了刚柔相济,曲直和谐的艺术效果。凤尾竹是刚的表现,但它中空而质轻,又具柔的内涵:千层石的外表呈曲线,是柔的表现,但它质硬而坚,又具刚的内涵,二者相互依托,情趣更浓。  相似文献   

9.
正城市森林不同于传统强调林地面积和林分结构的森林概念,它强调的是以森林树木为主体的绿化模式,片林林带、林网相连的空间格局,自然林为主与园林景观点缀相结合的配置结构,森林、树木与城市建筑相互掩映的森林景观效果。虽然我们很多时候栽植管理的对象是一株株树木,是众多零散是个体,但它们与城市建筑景观、城  相似文献   

10.
树生山野,常与山石为伴,树得山石之衬托,往往构图精妙,美不胜收。故在树木盆景中配置山石,既是反映自然面貌的需要,也是配合树木共同组景、提高欣赏价值的需要。树木盆景中配置山石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相似文献   

11.
穴植方式对油松造林成活率与成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幼苗采用单株、双株两栽植点、3株丛植3种不同穴植方式进行栽植,运用标准地调查法,调查并分析了其造林成活率与投入成本。研究结果表明:油松穴植的成活率主要与栽植技术和造林地有关,单株、双株两栽植点、3株丛植成活率都达到95%以上,三者基本没有差异。从造林成本来看,单株费用最少,效果较好。建议在今后大面积造林中,大力提倡每穴单株造林。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营造植物秋季景观是利用植物秋季的季相变化特征,合理布置,创造出不同于其他季节的植物景观。在植物造景中运用树木物候相变化进行植物景观配置,从而表现景观的时间与空间之美。探讨了利用不同植物的秋季观赏特点,如观花、观果、观叶、观姿和观干枝五个方面,以及利用植物的不同配置形式,如平面布局中的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和垂直布局中的单层次和多层次的配置方式,来营造秋季景观。  相似文献   

13.
《湖南林业》2014,(11):17-19
城市森林是指市域范围内以树木为主的植被及其所处的人文自然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主体是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其涵盖范围包括建成区、近郊区、远郊区功能定位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服务城市和人;组成成分以树木为主,包括人文与自然环境;发展方向则为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森林强调林地面积、林分结构等,城市森林强调的是以森林、树木为主体的绿化模式和成片森林、林带、林网相连的空间格局,追求自然林为主与园林景观点缀相结合的配置结构,森林、树木与城市建筑相互掩映的森林最观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吴良仁 《江西林业科技》2009,(4):62-64,F0004
通过植物造蒂配置原则的应用,发挥花木美为主的造景手法,来体现园林美和自然美,模拟再现自然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近自然的风景,是园林植物配置所要着意创造的景观。  相似文献   

15.
李安 《新疆林业》2008,(4):34-34
红瑞木别名红梗木、凉子木、灯台树。落叶灌木。株高2~3米,茎直立,新枝黄绿色,冬季和早春老枝暗紫红色,无毛。叶对生,卵形至椭圆形。自然花期5月,乳白色顶生聚伞花序,花小,直径2.5~5厘米。果实成熟期8至9月,核果斜卵圆形,成熟时白色或稍带蓝紫色。红瑞木喜凉爽环境,习性强健,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修剪,对气候、土壤、水分要求不强,园林中多丛植,或与常绿乔木相间种植,有红白绿相映之效果,景色宜人美丽。  相似文献   

16.
为避免城市更新中出现的对丛植植物的反复不合理更新,以丛植植物的视觉观赏性为对象,从尺度适宜性、种类丰富性、结构丰富性、视觉复杂性和色彩丰富性5项量化指标出发提出9项影响因子,构建评价体系,并采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法对51个样本进行综合量化研究。结果显示:在对丛植植物的视觉观赏性影响程度上,矮灌木类地被植物体积占有率的影响最大,而视觉熵的影响最小;在配置手法上,与多元素搭配的丛植植物的观赏性优于与单元素搭配的丛植植物;与单元素搭配的类型中,纯植物搭配的视觉观赏性优于植物与地形、建筑、道路的搭配。  相似文献   

17.
城市植树新方法美国园艺家提出采用几株树集中一起栽的方法,能提高城市栽植树木的成活率,并使树木长势好。美国康奈尔大学园艺家巴次克认为,由于城市大量混凝土、沥青和稠密的人群使得树木和灌木丛的寿命降低,而且从外表上看,树栽完后显得单调不美。因此,他提出:保...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大庆职业学院新建校园小游园中园林树木的选择为例,详细分析了小游园建设中树木选择的基本指导思想,从树木种类、成本,以及科研试验需要三个方面确定了树木选择的基本原则;依据树木类型、观赏价值、乔灌木差异确定了树木配置方式;实际施工中共计选择栽植了39种园林树木1 440株;最后分析了不同树木的造景方式。综合分析来看,该小游园达到了预期的生态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介绍银杏树生态、景观功能.分析其在园林中应用的色彩配置(类似色配置、对比色配置),空间配置及孤植、丛植、列植、林植配置方式的景观表现特性.认为应用银杏在园林造景中应坚持适地适树以及功能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正>烈日炎炎的夏季,你看到灿烂绽放的紫薇花了吗?在水滨池畔,山石立峰,平坡高地,她们大多丛植在常绿树丛中,给人以"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之感,或独株点缀在茵茵草坪中,"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紫薇之美,美在热烈。她顶着酷暑骄阳,满树霞艳,装点出云蒸霞蔚、姹紫嫣红的夏日美景。紫薇之美,美在优雅。叶圆绿翠的枝头,一束束饱满艳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