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石桥市是国家优质米和商品粮基地之一,发展优质粳稻生产具有品种、区域、基地、环境、技术、社会经济、企业运营优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论述了该地区发展优质粳稻生产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实现优质粳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应以选用优质粳稻新品种为前提,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为基础,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为关键,实行订单种植、产业化经营为保证。在栽培规范上围绕"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的目标,集成运用培育水稻壮秧,建立合理群体,科学运筹肥料,节水调优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和优化生育进程安排等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实现优质粳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应以选用优质粳稻新品种为前提,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为基础,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为关键,实行订单种植、产业化经营为保证。在栽培规范上围绕“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目标,综合组装运用培育水稻壮秧,建立合理群体,科学运筹肥料,节水调优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和优化生育进程安排等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楚雄州是云南省高原粳稻的主产区,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优质粳稻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本地区水稻生产的发展,但在生产中相对落后的栽培技术却制约着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从选择良种、培育壮秧、适时规范化栽插、科学管理肥水、病虫草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研究探讨优质粳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唐亮  陈温福 《中国稻米》2022,28(5):79-81
北方粳稻生产直接影响我国粳米市场稳定,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种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粮食丰收则需要优质的种子。近几十年来,北方粳稻新品种培育极大促进了北方粳稻生产的快速发展。新形势下,北方粳稻新品种培育应采用“高产与优质并重、轻简高效广适高抗相结合、常规育种和生物育种相结合、商业化育种与公益性育种并重”的策略,把优质的北方粳稻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筑牢国家粮食安全之基。  相似文献   

6.
从2013—2022年上海水稻品种选育、推广情况,并结合上海优质食味粳稻品牌建设、营销模式情况,全面介绍了上海近年优质食味粳稻产业发展的现状,剖析了目前上海优质食味粳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面分析了当前杂交粳稻种子生产面临的新问题,主要包括制种亲本特性存在缺陷、大面积连片生产基地难找、劳动力短缺、技术创新难度大、产量低、成本高、风险大、效益低等问题,提出了培育优良异交特性的亲本、应用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加强高产优质杂粳制种配套技术研究、加大优质品种后补助的力度和建设好标准化制种基地等5条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盐稻9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迟熟中粳稻新品种,适宜水稻无公害生产,其无公害栽培技术主要是:生产基地选择技术、育苗技术、科学施肥技术、水浆管理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江苏是全国粳稻主产区之一 ,每年生产稻谷1800万t左右 ,但由于优质高产粳稻品种相对较少 ,难以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制约了稻米产业的发展。为此 ,我们结合江苏省三项工程项目 ,引进省内有代表性的优质粳稻品种 ,对其特征特性进行研究 ,以期筛选出适应本地区种植的优质粳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我国发展绿色粳稻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自然条件等资源优势。南北方都可种植,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指出在发展粳稻种植上要有新思路,在研究品种和区划种植上要有新突破,在粳稻开发内容等各项工作中要有新举措。各级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公司等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研究优质品种、栽培技术、加工生产、出口创汇、共创“品牌”,使产、供、加、销“物流”良性化地流起来。  相似文献   

11.
盐城市东濒黄海,西襟湖荡,地势平坦,年平均气温为13.7~14.6℃,为南方冬大麦区向北方冬大麦区的过渡地带,适宜于啤麦种植,同时由于我市土壤盐碱度较高和为优质棉花基地和发展粳稻提供早茬口的需要,啤麦种植面积至今还保持在160万亩以上。以往,我市在啤麦生产上一直推行以“早”字为核心的栽培技术体系,单产水平在1990年突破了300kg大关。但近年来,由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之市场对优质啤麦的需求,我们认为,我市大面积生产上啤麦播期应适当推迟,特别要避免人为盲目早播,以使啤麦生产向高产优质方向发展。1啤麦适当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不断创新,高产优质杂交粳稻在新品种选育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概述了中国杂交粳稻育种研究的现状,分析了杂交粳稻在育种及生产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杂交粳稻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东北粳稻发展趋势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稻米市场对粳米的需求持续增长。东北稻区的粳稻生产直接影响着我国粳米市场的稳定和我国人民的口粮安全,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合理、适度地发展东北粳稻生产,增加优质粳稻总产量,对于确保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东北粳稻发展历史、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诸暨市通过优质高产杂交粳稻(甬优1号、甬优2号、甬优3号)生产基地建设和实施稻米品牌销售的水稻产业化开发的主要技术措施,分析产业化开发的作用及效果,以期延长粮食产业链,提高种粮效益。  相似文献   

15.
BT型粳稻不育系双九A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双九A由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80—4A作母本,以优质粳稻品系双九作保持系,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优质粳稻不育系,2002年在海南陵水基地通过安徽省农科院组织的专家鉴定。群体不育株率100%,套袋自交不结实,花酚败育度为99.54%。异交性状佳,花时早,异交结实率50%以上。配合力强,已选配出双优4183、双优3402等优质高产晚粳新组合,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优质水稻品种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是南方粳稻生产大省,推进水稻的优质化布局对于江苏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打造千亿级稻米产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江苏具备水稻品种优质化布局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但当前也存在着品种布局不均衡、优质品种结构化矛盾突出、品种应用不适应市场需求、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等矛盾,应充分利用江苏水稻生产区位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加快绿色优质食味品种育种攻关,加快优质品种审定和推广,科学优化品种应用布局,促进优质粳稻安全优质生产,推进江苏优质水稻品种利用布局合理化、科学化,以进一步提高江苏稻米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张义勇 《北方水稻》2011,41(2):49-5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发展无公害稻米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阐述了盘锦地区优质粳稻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质量控制、产地环境选择、培育壮秧、本田管理、无公害病虫综合防治、适期收获与贮藏等方面内容,为粳稻的无公害生产提供了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论北方杂交粳稻的育种攻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方杂交粳稻的优势是显著的,对其育种攻关应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杂交粳稻生产上停滞滑坡的原因作了分析,在选育力量相对较弱和繁殖制种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其推广利用的速度要求不能过急。从新组合高产、优质、多抗和易于制种的要求出发,在继续改良恢复系的同时,强调了矮秆、优质、抗病、配合力高、开花习性好的保持系的选育及不育系的转育。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我国及世界杂交水稻发展概况,并详细阐述了我国杂交粳稻的发展概况,指出农民对优质超级杂交粳稻的认识不断增强,超级杂交粳稻育种水平不断提高,优质的超级杂交粳稻品种不断涌现,国家的惠农政策及稻谷价格的提高促进了农民种稻的积极性等发展超级杂交粳稻的有利条件。提出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发展超级杂交粳稻的投资力度,广泛开展协作攻关,把超级杂交粳稻的研究、开发工作做大做强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徐虹  陈雷明 《中国稻米》2002,8(6):33-33
粳稻足北方稻区主栽品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入世后国内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加速优质粳稻生产已成为北方稻作发展的方向。种植优质粳稻一定要在栽培技术上注意与普通稻不同的地方,掌握它的技术要点,才能提高它的商品价值,拓宽市场销路。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就北方优质粳稻栽培技术要点向广大农民朋友和有关技术部门作一介绍,供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