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的绿色框架,提高行道树的设计和种植水平,培育和丰富行道树品种,加强施工管理,可有效地保证行道树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发挥,对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有作用。该文从城市行道树选择原则出发,在分析邳州市城区行道树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与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在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乡土树种的定义及其在城市行道树中的应用意义,阐述了10种乡土树种的景观效果评价生态价值及文化内涵等,讨论了行道树应用,以期为建设更好的城市行道树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章通过对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乡土树种的定义及在城市行道树中应用的意义分析,从十种乡土树种的物候观察及景观效果评价、生态价值及文化内涵方面进行研究,讨论行道树应用选择的一些问题和思考,以期为建设更好的城市行道树景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杨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对行道树的特殊要求,通过对杨凌城区主干道行道树的抽样调查,从生态适应性、观赏性、生态效能、养护成本等方面建立对杨凌示范区主干道行道树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杨凌城区15种行道树进行综合评判和分级,以期为杨凌行道树的选择、调整和后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层次分析法在贵阳市行道树选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贵州省贵阳市常用行道树进行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适应性、观赏特性和栽培管理特性3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贵阳市行道树综合评价体系.二球悬铃木、荷花玉兰、杜英、银杏、樟树等行道树在该评价体系中的分值较高,这与当前贵阳市应用最为广泛的行道树种类相符.本文试图为合理选择和应用行道树、行道树分级管理提供借鉴,也为保存和合理利用贵阳市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凌农科城行道树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道树是城市交通绿地的主要构成部分 ,对城市带状绿地的景观效果、生态效果影响很大 ,正确选择行道树是建设好交通绿地的必须。根据行道树的基本功能 ,结合杨凌的当地城市特色、气候特色、文化特色 ,提出行道树选择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并推荐部分适合杨凌应用的行道树  相似文献   

7.
城市行道树生长衰弱原因探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道路拓宽改造、临街门市人为损坏、融雪剂影响以及病虫害危害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城市行道树生长衰弱的原因,提出了要从规划设计、加强对临街商铺和道路改造施工队伍管理、树势复壮、降低融雪剂危害和病虫害防治角度改善行道树生长环境,促进城市行道树良好生长,发挥其应有的生态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兖州市城区行道树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兖州市城市行道树的树种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行道树树种选择、规划应用的原则,改变当前现状、丰富兖州市城市行道树种的建议,为城区行道树种选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行道树作为城市道路绿化的骨干树种,其选择应用,在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还关系到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效益、景观效果等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张掖市普遍采用的行道树种的调查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主要阐明城市行道树选择应用的方法,提出了改变当前现状,丰富我市城市行道树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是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绿化的成败、绿化成效的快慢、绿化质量的高低和绿化效应的发挥。通过对灌云县主城区道路绿化中行道树树种应用配置与现状的实地调查,统计出灌云县行道树种类及分布现状。通过对行道树树种的生态习性的探研,找出灌云县道路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灌云县行道树树种选择、配置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为使行道树的应用在灌云县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规划发挥更好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态区烟草品种产量、品质变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通过不同生态区烟草品种产质变化研究表明:①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种植,烟叶品质的变化大于产量的变化,说明生态因素主要是影响烟叶的品质。②不同品种在同一生态区种植,品种间烟叶品质的差异大于产量的差异,说明品种间的差异主要是品质上的差异。③不同品种在同一生态区种植,品种间产质差异小于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种植产质的差异,说明品种内生态间的产质变化大于品种间的变化。④参试品种各有其特定的适应区域,有的品种适应区域较广,有的品种适应区域较窄,云85适应性最强,K326,K358和K346适应性较强,317和RG11适应性中等,其它品种适应性较弱。  相似文献   

12.
作物生态适宜性变权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分析了400多种作物的生态适应性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生态因子的限制原理,在生态因子的稀缺性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作物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变动赋权原理和方法,克服了传统主观赋权法的不足,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作物-地域生态适宜性评价分析方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3.
乡村森林生态适宜性定量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森林生态适宜性评价是科学合理地开展森林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工作。针对乡村森林经营的特点,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基础,根据森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经营管理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森林生态因子划分、权重确定及其适宜性分级与定量化,运用综合评价法原理提出生态适宜性指数来定量表达林分和区域森林生态适宜性。应用实例结果表明,浙江省上虞市岭南乡区域森林生态适宜性综合指数为0.57,接近适宜水平,表明现实森林类型及其分布基本上与生态环境条件相符合。生态适宜性指数涵义明确,评价技术简便可行,结论直观且具可比较性,对乡村森林经营规划和管理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地被石竹引种栽培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异地引种的石竹在新栽种地的开花特性、生长节律与繁殖特性、抗性、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除草石竹外,其他引入品种均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其中,大红石竹、锦团石竹、五彩石竹、五寸石竹、浓香石竹、重瓣石竹品种间差异小,平均苗高20cm,冠幅23cm,结实率相对高,有一定耐践踏能力,在生长后期进行修剪能很好的促进开花并降低株高3cm;常夏石竹和美国地被石竹品种间差异小,平均苗高14cm,冠幅36cm,结实率低,耐践踏能力稍强,在生长后期进行修剪能较好地促进开花并降低株高2cm。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中心灰靶布局分析方法,对豫麦39号进行了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豫麦39号是一个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适应中部平原灌溉生态亚区、东部平原潮土生态类型麦区以及豫东北低洼盐碱生态类型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作物-地理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400多种作物生态特性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10多个基本指标因子,建立起具有层次结构的生态适宜性分析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单生态因子相对距离和综合生态相对距离计算方法.对11个地区、8种作物的实证分析表明,新建立的生态距离概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可靠性和广适性,能够较准确和全面地反映作物对各地区的生态适宜性,对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阳市兰营水库生态防护林造林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阳市兰营水库生态防护林为研究对象,以树种的适生性、景观特性和防护功能作为生态防护林树种选择的主要依据,确定了树种保存率、生长速度、土壤适应性和抗病虫性等10个树种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对研究区15种绿化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为研究区的生态防护林树种选择提出了1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量化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生态脆弱性评价作为了解区域生态状况的重要途径,评估区域生态脆弱性状况及变化。【方法】 研究以新疆14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评价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及综合指数法定量评估新疆各地州市2007~2017年生态脆弱性状况及其综合脆弱性。【结果】 (1)受气候条件影响吐鲁番市一直处于极端脆弱区,新疆南疆大部分地区处于重度脆弱区,而北疆以轻度脆弱区为主。(2)2007~2017年新疆的暴露度指数和敏感性指数变化不大,适应力指数有所提升,综合生态脆弱性呈小幅下降趋势。(3)新疆生态脆弱性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综合脆弱性的下降与适应力的提升有较大关系。【结论】 针对中重度脆弱区着重提高其生态适应力是降低新疆地区生态脆弱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昆明地区4种外来植物对火的生态适应对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从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繁殖特性和借助外力4个方面总结植物对火的各种生态适应对策,分析昆明地区的直杆蓝桉(Eucalyptus maideni)、黑荆(Acacia mearnsii)、银荆(Acacia dealbata.)、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4种外来植物的火灾特点和对火的适应对策,根据植物的火生态对策提出相应的利用、保护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同心县主要农作物需水与降水的耦合度及水分生态适应性,为制定合理的旱区种植制度决策方案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同心县4种主要作物的需水与降水耦合度排序依次为:西瓜马铃薯玉米油葵;生态适应性指数排序依次为:马铃薯西瓜玉米油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