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在兽医临床上由大肠菌引起的仔猪疾病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形式。大量的研究证明,黄痢与水肿病的病原都是肠致病性大肠杆菌,但在流行病学上各有特点。前者只感染7日龄以内的仔猪,日龄愈小,病情愈重,发病率与死亡率亦愈高;后者主要发生在断奶后不久的健壮仔猪中。对于仔猪白痢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说法不一,迄今尚未明确。据方定一等人的研究,从白痢病猪肠内分离到的大肠菌型甚多,看不出它们与该病之  相似文献   

2.
仔猪水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急性,散发性肠毒血症。发病仔猪以眼脸及周围泛红水肿、神经症状和全身特别是胃大弯、肠系膜及脑部水肿为特征。仔猪断奶后的免疫能力、营养水平和遗传抗性是影响猪水肿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就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做下交流。  相似文献   

3.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急性、散发性、败血性传染病,是断奶仔猪受到病原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该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超过50%,严重地影响养殖场的正常生产,造成大量经济损失。本文针对仔猪水肿病的营养调控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4.
杨志萍 《云南农业》2007,(12):26-26,27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发病急、致死率高,断奶仔猪易发的疾病。本病的发生主要由特异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仅又与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等因素有关。作者对仔猪水肿病与饲养管理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减少仔猪水肿病发生的机率,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仔猪腹泻是生猪生产上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包括天气变化、物理因素、病原等,但不同季节的仔猪腹泻其病因不完全一样,其防控措施均有差异,尤其是病原导致或微生物致饲料霉变等导致是仔猪夏秋季节腹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仔猪水肿病是仔猪在断奶前后最易感染的一种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阻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仔猪水肿病的病原、发病症状及其防治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苑静 《现代农业》2014,(1):94-95
<正>仔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病。本病猪群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很高,国内外到现在还没有十分有效的预防措施[1]。一、病原猪水肿病是由产类志贺毒素SLT-2e的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以神经症状和全身水肿。二、流行病学该病主要发生在断乳后1~2周的仔猪,尤其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仔猪群,死亡率很高。三、临床症状主要以全身水肿和神经病状为特征,表现为四肢  相似文献   

8.
郭宗义 《农家科技》1997,(10):23-23
<正> 仔猪水肿病,近年来无论是在集约化猪场,还是在农村养猪户中都时有发生,常常是在仔猪断奶后7~60天,一窝仔猪中体大健壮、发育良好的个体突然发病死亡,危害较大。仔猪水肿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一般都认为是具有特异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及其产  相似文献   

9.
仔猪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报酬率降低,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因归纳为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腹泻与非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腹泻两大类。防治仔猪腹泻,主要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防治仔猪腹泻的基础,正确选用疫苗和敏感药物是防治仔猪腹泻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0.
孔凡勇 《饲料博览》2007,(10):34-35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发病急、致死率高、断奶仔猪易发的疾病。主要由特异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但又与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猪水肿病是仔猪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致死率较高,对仔猪的健康危害极大。基于此,在分析猪水肿病的发病病因、流行特点、病症的基础上,探讨猪水肿病的防治技术,以期降低猪水肿病的发病率、减少养猪者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仔猪下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仔猪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虽然全国各地牧医科研单位已研制出多种防制仔猪下痢的口服生物菌苗,如母猪产前服用的K88与K99、987P混合菌苗,仔猪服用的Ny10菌苗等,应用后都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由于病因的多样性,各场家的防治体系又不尽完善,所以一直无法根治该病的发生。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养猪经验,浅谈一下该病的发病原因与综合防治。1、环境中存在病原微生物。初生一周龄内的仔猪,如果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污染了母猪的乳头,易感仔猪吮吸乳头时,病原微生物便进入了仔猪的消化…  相似文献   

13.
仔猪水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断奶后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或麻痹,后期很难治愈。较肥胖的仔猪易发。气候剧变、饲料单一及运输过程中应激等情况易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14.
仔猪黄白痢是新生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哺乳仔猪急性传染病。新生仔猪在吮乳期,因外界温、湿度变化、环境污染及母猪的体质、营养等多种因素,致使仔猪胃肠道病原微生物得以大量繁殖,正常生理机能紊乱,从而发生下痢。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针对病因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现将防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病因分析:仔猪腹泻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群,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在生产中只有详细掌握仔猪腹泻的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取得好的防治效果。 1.1病原因素:因饲养管理差,猪舍环境卫生不良,消毒制度不严格,免疫失败或其他因素造成的病原微生物感染,致使仔猪肠道正常生理机能紊乱,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仔猪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和寄生虫性腹泻。  相似文献   

16.
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断奶仔猪,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春季和秋季多发。本文主要概述此病的病原及主要症状,剖析其发病特点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7.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后仔猪的常见多发病之一,常呈地方性流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所产生的内毒素、溶血素及水肿毒素引起的。该病的发病率低而死亡率高。经过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发现近年来可能由于变异菌株的产生而使其毒力增强,使得该病在临床表现形式上较以往有很大变化。其显著特征是发病突然、死亡极快,有的病例常来不及治疗即死亡。所以,基层兽医对该病应该有新的客观认识,调整原有的治疗方案。海安等地开展了仔猪水肿病的病原分离和鉴定,为仔猪水肿病的有效防治工作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仔猪水肿病在国内曾于1959年报道过,以后在一些地区有类似仔猪水肿病发生。我们于1962年在门诊中曾见到本病的典型病例,由于当时发病数不多,问题并不突出,所以没有进行研究。1972年以后,在苏南养母猪地区不断发生仔猪水肿病,且病情有发展的趋势。1974年开始,我们对本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诊症状、诊断及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9.
一、病原及特征 水肿病病原体为溶血性大肠杆菌,主要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病猪全身浮肿呈急性病程而死亡。  相似文献   

20.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后仔猪的常见多发病之一,常呈地方性流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所产生的内毒素、溶血素及水肿毒素引起的。该病的发病率低而死亡率高。经过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发现近年来可能由于变异菌株的产生而使其毒力增强,使得该病在临床表现形式上较以往有很大变化。其显著特征是发病突然、死亡极快,有的病例常来不及治疗即死亡。所以,基层兽医对该病应该有新的客观认识,调整原有的治疗方案。海安等地开展了仔猪水肿病的病原分离和鉴定,为仔猪水肿病的有效防治工作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