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2014年,沙湾县推广机采棉花8万公顷,占棉花种植面积的71.01%,实现机械采收面积6万公顷。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新疆早熟棉区的机采棉花高产集成栽培技术,以期为发展高产高效机采棉花提供技术支持。一、技术指标1.品种选择宜选用早中熟品种,要求生育期在125天左右,果枝始节高度20厘米,纤维长度≥30毫米,符合机采棉品种标准。2.种子处理种子须经过精选,以满足精播要求。选择具有防  相似文献   

2.
昌吉市大西渠镇是昌吉市棉花主产区,棉花种植占全镇总播种面积的60%,自2008年开始推广以机采棉技术为核心的示范基地建设,农机装备水平和棉农种植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机采棉示范基地面积达到2667公顷,棉花生产逐步向现代农业迈进,通过几年的摸索。形成了一套机采棉农艺、农机相融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基于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375位维吾尔族棉农的调查数据,分析少数民族棉农采用机采棉意愿的影响因素,探讨其采用机采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少数民族棉农的文化程度及家庭农业种植面积与其采用机采棉的意愿呈正相关,棉农的年龄和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其采用机采棉的意愿呈负相关,男性棉农采用机采棉的意愿强于女性棉农。机采棉的经济效益不显著、政府扶持力度不足、棉农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与棉农的土地规模较小是阻碍少数民族棉农采用机采棉的主要问题。应加强对机采棉的政策扶持,加强对棉农的教育与培训、信息服务与技术指导,并积极树立示范户,加大适宜机采棉的棉花品种培育和采棉机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4.
陈晨  石晶 《贵州农业科学》2016,44(2):195-198
为促进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基于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375位维吾尔族棉农的调查数据,分析少数民族棉农采用机采棉意愿的影响因素,探讨其采用机采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少数民族棉农的文化程度及家庭农业种植面积与其采用机采棉的意愿呈正相关,棉农的年龄和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其采用机采棉的意愿呈负相关,男性棉农采用机采棉的意愿强于女性棉农.机采棉的经济效益不显著、政府扶持力度不足、棉农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与棉农的土地规模较小是阻碍少数民族棉农采用机采棉的主要问题.应加强对机采棉的政策扶持,加强对棉农的教育与培训、信息服务与技术指导,并积极树立示范户,加大适宜机采棉的棉花品种培育和采棉机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5.
针对敦煌市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成本居高不下,种植面积及效益下降的现状,开展机采棉栽培模式棉花新品种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合当地气候因素和耕作制度的机采棉栽培模式的新品种130415、新陆早47号两个,建议下年加大试验示范力度,继续验证新品种的机械采摘性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机采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而打顶是棉花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机采棉生产中打顶环节大部分棉田仍以人工打顶为主。本试验通过大面积使用棉花化学封顶剂,为实现机采棉机械化打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金沟河镇是沙湾县机采棉连片种植示范基地之一,棉花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80%.2009年开始示范推广1膜8行、1膜6行(机采模式)种植技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完善和提高.2010~2012年,在机采棉连片种植管理过程中,总结出"六统一"管理模式和机采棉栽培技术措施,大大提高产量、产值,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益. 一、"六统一"管理模式 2010年开始,依托农机合作社和种植合作社推广机采棉万公顷连片种植"六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整地、统一购种、统一播种、统一田管、统一采收、统一销售.2012年统一管理连片种植示范基地最高籽棉单产达510千克.  相似文献   

8.
149团从2005年开始推广种植机采棉,通过几年示范推广,2010年机采棉面积已扩大到6667公顷,占全团棉花播种面积的80%以上。在借鉴常规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几年试验与总结,已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阿克苏地区作为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其生产效益关系到棉花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近来年,逐渐攀升的拾花价格,加剧了棉花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促使地区将推广机采棉纳入今后棉花生产的主攻方向。在借鉴农1师发展机采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阿克苏地区从2011年起开始小面积示范机械化采棉技术,2012年计划在1万公顷棉田上实施机采。  相似文献   

10.
新湖农场位于玛纳斯县境内,全场土地总面积9.23万公顷,耕地总面积3.422万公顷。现每年种植棉花19000公顷。自2000年开始推广机采棉技术至今已有四年时间,通过对机采棉的品种、栽培管理、化学脱叶、机械收获、清理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全面的试验和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10年开始,玛纳斯县大力推广棉花机械采收技术,经过5年实践和改进,棉花机械采收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2016年棉花种植面积3.8万公顷,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2.3%,棉花采用机采种植模式3.6万公顷,占棉花种植面积的94.7%。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缓解了拾花期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棉农负担,降低棉花生产成本。一、品种选择选用早熟品种,株型较紧凑,最好是筒型;最低结铃部位(第1果枝)高度≥22厘米;棉花成熟期一致;棉花结铃性强、结铃分布均匀、纤维品质好、吐絮集中、吐絮后含絮力适中,有一定的抗风和抗冲撞能力。我县适合机采的品种主要是新陆早系列。推荐品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近年来机采棉技术迅速发展,基本实现了全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随着机采棉技术在呼图壁县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本县近年来植棉面积不断扩大、劳动力严重不足、种植成本增加及人工采棉价格上涨等发展制约因素,从而实现棉花生产现代化、规模化、轻简化、效益化。作者根据实践经验,探索总结出呼图壁县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近几年积极探索研究机采棉技术,总结形成了一套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模式。2013年,昌吉市推广种植机采棉1 666公顷,占棉花总播种面积的54.95%,其中,在大西渠镇龙河村和滨湖镇下泉子村建立了2个棉花高产示范区,平均667米2产皮棉155.3千克和152.6千克,增  相似文献   

14.
侯玲 《农村科技》2014,(9):18-19
<正>棉花是玛纳斯镇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都在上千公顷以上。近几年,我镇大力推广滴灌技术和机采种植模式,667米2皮棉产量达130~145千克,并出现160~180千克的高产棉田,现将玛纳斯县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播前准备1.清理土地11月初人工清除滴灌带,机械粉碎棉秆、清理残膜。2.施足基肥玛纳斯镇土壤肥力大致情况如下:1平均碱解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常年西瓜种植面积在12万公顷左右,辣椒种植面积在10万公顷左右,除少部分实行瓜、菜、粮、棉间作套种外,大部分茬口为小麦--玉米(大豆)--西瓜;西瓜--棉花--西瓜;西瓜--小麦--玉米等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尉犁县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人工拾花成本逐年增高,大面积推广机采棉已势在必行。为了选出适合尉犁县机采棉栽培的种植密度,选择2种表现好的播种模式,设置此机采棉种植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株行距(10+66+10)厘米×10.5厘米、每667米~2密度16 800株栽培方式产量高,适合尉犁县机采棉田选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现代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对棉花的需求急剧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因此,劳动力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高、植棉利润低等现象已成为社会热点。机采棉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可以降低种植成本,从而提高棉花种植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乌镇机采棉技术推广基本情况,阐述了我镇机采棉生产技术要求,并对机采棉生产技术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棉花种植中,采收是非常关键的步骤,机械采棉包括对棉花品种的选择、管理、采收、加工等多个程序。近年来阿克苏地区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并不断加大机械采棉技术推广力度。该文重点从选择合适的机械采棉品种和机械采棉配套技术来分析机械采棉栽培和布局,然后说明机械采棉具体操作流程,最后针对机械采棉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为今后机采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尉犁县机采棉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为筛选出适合尉犁县气候、土壤条件的机采棉品种,2016年选择在尉犁县种植面积较大的8个棉花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陆中68号株型紧凑,最低结铃(第1果枝)高度23.6厘米,成熟期一致,结铃性强,棉花吐絮后含絮力适中,667米~2籽棉产量413.62千克,生育期132天,适合在早播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20.
墨西哥是国际第六大产棉国和第九大棉花种植国。2018年,墨西哥棉花种植面积达23.9万hm^2,种植面积创历史新高;产量达116.3万t,较2017年增加15%,产值达140亿比索。棉花平均产量为8800 kg/hm^2。墨西哥棉花主要生产区为奇瓦瓦州,2018年种植面积达16.99万hm^2,占全国播种面积的69%,产值为124.32亿比索。根据美国和墨西哥的双边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