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国家强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围绕新出台的相关管理规定,对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调查,分析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强化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切实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积极完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大力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财务规范化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水利部和国家开发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推进水保项目管理年活动,6月20日,省水利厅和省农发办联合在闻喜县召开了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工作座谈会。省农发办主任赵建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水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什邡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山区开发建设等项目为重点,狠抓生态建设,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深入实施"民心工程",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笔者还就如何继续开展好什邡市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4.
<正>农业综合开发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荣昌县农综办按照上级安排,认真组织开展了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战略专题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荣昌县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战略定位根据荣昌县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和自身资源优势,以及定位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7月18日,水利部2009—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验收组,对重庆开县2009—2011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南河项目区进行了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照《规划》,到2020年,农业综合开发要完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14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根据《规划》要求,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进一步突出扶持重点立足于谷物基本自给、口粮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照《规划》,到2020年,农业综合开发要完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14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根据《规划》要求,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进一步突出扶持重点立足于谷物基本自给、口粮  相似文献   

8.
2014年5月,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组织完成了对崇信县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竣工验收,标志着2013年崇信县农业综合开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顺利完成。通过1年的实施,共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267 hm2,总投资469万元,项目区经济效益、基础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总结了建设中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具体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推行"五制",严格项目建设程序;加强管理,确保项目资金规范运行;做好"三对位",建立健全技术档案;搞好宣传,强化农村实用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9.
合阳县于2010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县,项目的实施期为2010—2012年。3年间,合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合阳、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不断探索创新治理思路,走出了一条符合合阳实际、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新路,取得了显著成效。介绍了合阳县实施农发水保项目的成效与做法。  相似文献   

10.
2009年4月14-15日,由四川省水土保持局、四川省农发办、四川大学、达州市水利局、达州市农发办、广安市水利局、广安市农发办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的验收组,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和省水保局《2006-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竣工验收准备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邻水县芭蕉河项目区2006—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税制"改革和"两工"取缔,加之农民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农业项目,包括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的投劳和集资同题,难以得到落实.为此,盐亭县水土保持办公室立足机制创新,要求项目村通过竞争取得开发项目并以"集资投劳诚信承诺保证金"作为水土保持项目集资投劳的诚信担保.该项制度的创立,确保了项目集资投劳任务的圆满完成,已在全县农业项目中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在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中,按照"对外加强联系,争取更多支持;对内加强管理,建设精品工程"的工作思路,创新机制,规范项目管理,突出产业开发,集中连片创建大示范区,取得了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良好效果,为减少入黄泥沙、增加群众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奠定了基础。介绍了具体的建设成效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综合开发支持下的重庆市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综合开发依托项目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改善生产条件,扩大产业规模,提升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为重庆市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直辖以来,重庆农业综合开发支持茶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在资金投入、扶持范围、政策"门槛"、项目管理、科技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支持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投入机制;扩宽扶持范围,推动全面发展;加强良繁基地建设,助推良种推广;加快标准化进程,提高产品质量;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推广示范实效;推动市场建设,打造渝茶品牌;降低贴息贷款"门槛",壮大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4.
<正>万源市水土保持局在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时,充分利用水保科技推广项目的有利政策,围绕市政府"打造天然富硒食品基地核心示范区"的总体目标,结合万源自然条件,经过实地考察,成功引种红阳猕猴桃,建成了全市第一个水土  相似文献   

15.
天水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十二五"以来,甘肃省天水市先后启动实施了中央预算内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等水土保持重点项目,总投资26 613.81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428.01 km2,兴修水平梯田101 233.33 hm2。在全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保治理,形成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梯田建设为重  相似文献   

16.
城镇-农业-生态协调的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布局现状,探究在"城镇-农业-生态"协调下的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方案,该文以抚仙湖流域为例,基于3S技术,运用MCR-CLUE-S模型,研究流域城镇建设情景、农业开发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综合优化情景4种模式下2030年国土空间的结构和布局,最终提出抚仙湖流域"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协调下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分区。结果表明:1)2005、2010和2015年抚仙湖流域城镇空间呈上升趋势,农业空间呈下降趋势,生态空间先升后降,10 a间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2)以重要水源地、湖滨湿地和大面积自然林地为保护源,选取高程和坡度等8个阻力因子,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构建抚仙湖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以及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源"核心区、生态保护区、生态边缘区、农业开发区、农业边缘区和城镇建设区;3)以生态功能分区面积为约束条件,通过Markov模型结合CLUE-S模型模拟抚仙湖流域2030年城镇建设、农业开发和生态保护情景下"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的优化布局。城镇建设情景综合考虑生活需要以及政策指导下以开发城镇空间为主导的"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数量及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向;农业开发情景控制城镇空间规模,开发部分生态空间潜力;生态保护情景下农业空间面积有所减少,城镇空间面积少量增加;4)抚仙湖流域2030年综合优化情景模式下,根据土地功能的不同,划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农业空间、城镇-生态空间、农业-生态空间和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其中农业-生态空间最小,生态空间最大;5)通过分析4种情景下区域发展的特点,结合抚仙湖流域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认为综合情景方案更合理并更适合当地的发展,其他3种单要素情景方案可为综合情景方案的实施进行相关的补充和调整。研究结果可为抚仙湖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该书作者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需要 ,在总结长期从事土地治理开发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编写成的一本工具书。全书共分三篇 :第一篇为方法篇 ;第二篇为案例篇 ;第三篇为参考资料篇。内容包括国家近几年最近颁布的土地分类标准、设计标准、土壤改良指标、投资估算指标、生产成本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常用定额、计算参数及有关规定。该书从实用性角度出发 ,力求通俗、简明扼要 ,资料丰富 ,理论联系实际 ,是一本工具参考书。可供从事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管理部门的项目管理人员、规划设计院和工程咨询单位编制可…  相似文献   

18.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在运城市各项目县的实施过程中,水保专业技术人员探索出了提高水保治理效果的"水袋滴灌"、"地膜覆盖"、"引水灌溉"等实用新技术、新方法,增大了水保治理的科技含量,有效地提高了综合治理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丹河小流域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卧龙镇东北部 ,属典型的低山丘陵沟壑区 ,面积为 2 6 2 9km2 ,水土流失面积达18km2 。 1998年 ,卧龙镇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多种经营项目纳入总体规划方案 ,确定以林果基地建设和丹河沿岸滩涂开发为重点 ,将小流域建设成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经 3a治理开发 ,丹河上游、中游和下游分别建成了优质桃杏基地、优质高效林果种植区和优质李子基地 ;丹河两岸滩涂建成了观光高效农业带 ;农业现代化已见雏形。  相似文献   

20.
<正>"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发展现代种业,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重庆是一个大农业地区,要实现"保供增收"目标关键靠良种,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农业对种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提高种业发展水平,为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