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全国大豆生产简况1997年全国大豆生产形势总的看,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总产量减少,单产下降。据农业部初步统计,全国大豆种植面积16800万亩,比上年增加1060万亩,增长67%;总产量1734万吨,比上年减少55万吨;平均亩产由上年的11...  相似文献   

2.
提高黑龙江垦区大豆单产的途径与方法胡国华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红兴隆科研所黑龙江垦区是我国大豆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大豆年均播种面积稳定在68~70万公顷,平均公顷产量1550公斤。在大豆生产中,总产的提高依赖于面积的扩大与单产的提高。对垦区来说,大豆面积...  相似文献   

3.
新疆的大豆生产较落后,历年来种植面积小,单产较低。大豆种植面积,1949年仅9千余亩,随后逐年增加,1960年45万余亩,达到历史最大面积。随后又逐渐减少,至1978年才达到近20万亩,仅占当年全区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0.4%,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的0.2%。从单产来看,目前虽比解放初期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按人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豆育种的成就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大豆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豆生产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12,478万亩,亩产41公斤,总产510万吨。5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6,914万亩,亩产54.6公斤,总产923万吨,比1949年面积增加35.6%,单产增加33.2%,总产增加81%。6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3,599.5万亩,亩产53.5公斤,总产728万吨,比50年代面积减少19.6%,单产降低2%,总产减少21.2%。70年代大豆面积下降到10,998.6万亩,亩产69.3公斤,总产762.5万吨,虽然面积比60年代减少2,600.9万亩,但由于单产提高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全世界大豆生产在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水平上仍呈现继续提高的趋势,而且生产大豆的国家和地区日益增多。这是世界市场对大豆需求增加及其相应引起的大豆市场价格上升的结果。一、世界大豆生产形势表1列出了1986—1992年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国的大豆面积、单产和总产变化情况。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全世界大豆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都呈继续增长的趋势。总产:1986——1990五年平均大豆总产已突破1亿吨,比1961—1965年间平均总产增加21.59%,即这二十几年,世界大豆总产以平均5%的速度递增。预计1992年世界大豆总产可达创纪录的1.152亿吨,较1986—1990年平均总产值增长13.14%,较上年度的增长8%。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沧州地区夏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柴卫东(河北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沧州市,061001)夏播大豆是我市主要秋粮作物之一,从1980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随着物资、科技投入的增加.其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及经济效益均有了大幅度提高。为实现高产再高产...  相似文献   

7.
关于稳定和发展黑龙江大豆生产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在黑龙江农业生产中居重要地位,但是目前正面临着危机。做大做强是黑龙江大豆的主要出路。所以必须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和质量,其中以提高单产为关键。论述了影响黑龙江大豆面积稳定和单产提高的主要障碍是大豆重迎茬及大豆胞囊线虫病,建议要稳定和发展黑龙江大豆生产,必须解决大豆胞囊线虫问题,介绍了控制大豆胞囊线虫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抗线虫品种的培育及应用,也提出了加强针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抗病育种、应用及相关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蔡承智  黄军结  梁颖 《大豆科学》2019,38(2):298-303
为给我国大豆生产及进口提供决策参考信息,运用ARIMA(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模型预测分析了2021年前世界大豆收获面积、平均单产及总产。结果表明:2018、2019、2020和2021年世界大豆收获面积分别为1.23×10~8,1.27×10~8,1.31×10~8和1.34×10~8 hm^2,平均单产分别为2 767,2 811,2 855和2 900 kg·hm-2,总产分别为3.40×10~8,3.57×10~8,3.74×10~8和3.89×10~8 t;同期中国大豆收获面积分别为6.77×10~6,6.72×10~6,6.68×10~6和6.63×10~6 hm^2,平均单产分别为1 866,1 887,1 908和1 930 kg·hm-2,总产分别为1.26×10~7,1.27×10~7,1.27×10~7和1.28×10~7 t;同期美国大豆收获面积分别为3.49×10~7,3.56×10~7,3.64×10~7和3.71×10~7 hm^2,平均单产分别为3 287,3 329,3 372和3 415 kg·hm-2,总产分别为1.15×10~8,1.18×10~8,1.23×10~8和1.27×10~8 t。该结果意味着:世界大豆的收获面积在扩大、单产在提高、总产在增加,中国大豆收获面积在缓慢缩小、单产在提高、2004年后总产在减少,美国大豆收获面积在扩大、单产在提高、总产在增加。  相似文献   

9.
大豆在密执安州属于新发展起来的作物,目前已跃居第二,仅次于玉米,播种面积600多万亩,占大田作物面积的六分之一强。密执安州的大豆面积和总产在美国州际间比较占第十八位。1982年其单产在美国占第十位,每亩279斤。近二十年里密执安州大豆生产有较大发展,播种面积增加245%,单产提高36%,总产提高365%,单产以1%的速度递增。其总产迅速提高主要依靠播种面积的扩大。  相似文献   

10.
有“大豆之乡”美誉的黑龙江省,大豆单产也一直徘徊在100公斤左右,生产潜力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效益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何探索我省大豆高产优质高效的新途径,对促进我省农业生产由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带动广大农民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大豆在我省效益型农业中的地位 (一)我省大豆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我省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之首,是大豆商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在“七五”期间,全省大豆生产实现了快速发展,年均种植面积达到3410.3万亩,比“一五”时期平均增加1200万亩,增长54.3%;亩产104.5公斤,增加35公斤,增长50.4%;年均总产357.5万吨,增长132.9%。使我省大豆种植面积在全国的比重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垦区’93大豆单产、总产双超历史的主要经验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王继宗,孙广玉黑龙江垦区是我国大豆生产和出口的主要基地,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的,大豆产品出口占全国。1993年在垦区东旱西涝的严重灾害情况下,加强大豆生产的组织领导及协调,依靠科技...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是全国大豆的主要产区之一,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单产增产潜力大,生产的大豆品质好,育成的品种适应区域较广,所以又是大豆种子生产基地,每年都有大批良种供省内外生产应用。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大豆生产连年滑坡,今年又由于市场大豆价格高,玉米单价偏低,水稻滞销,种大豆效益提高,所以广大农民种豆的积极性有所恢复,种植结构有所变化,玉米、水稻面积有所减少,大豆面积有所恢复,这是近年来大豆生产出现的少有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13.
据全国粮食产销订货会统计,1992年我国国内市场大豆缺口约25亿斤。今后由于人们改善生活食用大豆数量的增加和畜牧业发展作为饲料的需要,以及继续出口创汇等,我国大豆将持续呈供不应求趋势。特别是在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卖出难的情况下,大豆生产面临着一个大发展的机遇。下面就如何抓住机遇,加强科学研究,促进大豆生产发展问题谈几点意见。一、研究发展规划和订购政策,引导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大豆产量一是扩大播种面积,二是提高单产水平。从大豆本身特点看,大豆单产水平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缓解我国近期大豆供需矛盾应立足于扩大播种面积。国家一直在积极宣传恢复大豆生产,然而扩种大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是黄淮海流域大豆主产区之一,2000年全省大豆平均单产152.2kg/667m^2,比全国平均单产高37.9%。但山东省大豆生产也存在着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成本较高,商品质量较低等诸多问题。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P)后国外进口大豆的冲击,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如努力扩大大豆种植规模;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推广先进的大豆栽培技术和优质大豆专用品种;不断提高大豆单位面积产量;认真发展大豆深加工工业等,以增强山东省大豆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大豆生产起伏较大,面积最大时达1.9亿亩(1957年),三年困难时期面积下降,1962年只有1.07亿亩,改革开放以后,大豆种植面积虽有起伏,但多数年份都在800~900万公顷,2004年大豆面积950.9万公顷,应是改革开放后面积最大的一年。但近些年来由于玉米效益显著高于大豆,又由于早熟玉米杂交种的引进推广,玉米面积增加,挤压了大豆,2015年大豆面积低至610万公顷。这两年调整种植结构,大豆面积又缓慢增加。我  相似文献   

16.
一、水稻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自80年代初开始,全国水稻播种面积开始减少,到2000年减少近250万hm2,约减7.3%。但我国方水稻播种面积时反而增长,其东北地区增长最快,约占整个北方水稻增加面积的83.8%(见图1)。东北三省中又以我省增加最快,播种面积由21万hm2增加到160万hm2,年平均增加万多公顷,年递增率超过10%。目前水稻面积在全省农作物中仅次于大豆和玉米列第三位,但是单产水平最高,为6500kg/hm2,稳产性好,产已经高于玉米居第一位。从生产效益看,水稻已成为农民收入最多的农作物。目前单…  相似文献   

17.
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化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大豆生产的严峻形势我国每年大豆种植面积约800万公顷,总产1300多万吨,每公顷单产15吨左右。我国大豆出口很少,但进口急剧增加。1997年,我国纯进口大豆和豆粕(折合成大豆)已达619万吨,预计1998年将进口大豆789万吨,已相当我国大...  相似文献   

18.
前言提高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促进大豆总产量的增加,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之一。从统计资料来看,我省自1985年大豆总产量登上了300万吨以后,近几年一直是在300万吨左右徘徊。1988年最高的384.4万吨。从单产来看最高是1986年的114.7公斤,近几年一直是在100公斤左右。因此,必须提高大豆的单产,才能促进大豆生产的发展。大豆单产的波动也证明了大豆这种农作物是一个由“大气—土壤—人类耕作活动”交织的复杂系统。仅靠过去的传统的田间试验,不仅耗资大,周期长,而且  相似文献   

19.
大豆喷施“光合促进剂”增产、增效、技术简单,易于探作。“光合促进剂”具有提高绿色植物光合效率,抑制光呼吸消耗,增加光合产物积累的功能。三年的喷施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可使大豆分枝数、单株结荚数、株粒数增多,百粒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是进一步提高大豆单产,增加收入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20.
湖南发展油菜生产的措施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官春云 《作物研究》2004,18(2):55-57
湖南优质油菜面积大,栽培水平较高,但单产较低,发展不平衡.文章从扩大面积、提高单产,保持优质、增加效益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湖南油菜生产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