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13年在康乐县对引进的7个蚕豆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9716-1的折合产量最高,为4 384.0kg/hm2,较对照品种临蚕9号增产15.1%;0352-1居第二位,折合产量4 186.6 kg/hm2,较对照品种临蚕9号增产9.9%。这两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康乐县及类似地区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临蚕10号是临夏州农科院以临夏大蚕豆作母本、以曲农白皮蚕作父本,然后用其F1代作母本、加拿大321-2作父本,采用有性杂交和系谱选育法,经复合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耐根腐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株高125 cm左右,单株荚数10~18个,每荚2~3粒,单株粒数20~40粒,生育期120 d左右;籽粒含粗蛋白31.76%,赖氨酸1.01%,淀粉54.661%,粗脂肪0.863%,单宁0.601%。2010-2011年12点(次)多点试验平均亩产370.4 kg,较对照临蚕5号增产11.5%,适宜在甘肃省蚕豆产区及国内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庄浪县高寒阴湿区蚕豆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当地主栽品种临蚕6号为对照,在庄浪县高寒阴湿区对6个蚕豆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青蚕14号、临蚕7号综合性状优良,生长势强,晚熟,丰产性好,平均产量分别为5 000.00、4 909.09 kg/hm~2,较对照品种临蚕6号分别增产4.8%、2.9%,可在庄浪县高寒阴湿区推广种植。对照品种临蚕6号综合性状好,生长势较强,晚熟,丰产性较好,平均产量为4 772.73 kg/hm~2,可继续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河西地区种植的蚕豆品种,选择6个常规主栽品种,以临蚕8号为对照,开展蚕豆品种间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个参试蚕豆品种均能完全成熟,临蚕8号与9946-2成熟时间最早;青蚕14号生育期最长,百粒重最大;临蚕11号的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产量最大,临蚕10号产量位居第二。综上所述,临蚕11号生长健壮,且具有较高的丰产性,可作为主栽品种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引进6个春蚕豆品种两年6点次试验结果分析,临蚕6号在各点表现突出,其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特别适应在夏河、临潭试点种植;青海11号、9540-3-2-1两个品种(系)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仅次于临蚕6号,特别适应在夏河试点种植。  相似文献   

6.
通过6个品种的对比试验,青蚕12号、甘杂001、临蚕2号和临蚕7号这4个蚕豆品种田间长势强,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投入产出比比较高,适合在我县庄浪河灌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引进6个春蚕豆品种两年6点次试验结果分析,临蚕6号在各点表现突出,其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特别适应在夏河、临潭试点种植;青海11号、9540-3-2-1两个品种(系)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仅次于临蚕6号,特别适应在夏河试点种植。  相似文献   

8.
1品种来源 春蚕豆新品种临蚕9号(原代号9317-1-7)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品种临夏大蚕豆作母本、慈溪大白蚕作父本杂交,再以F1代作母本,"土耳其22-3"作父本复合杂交选育而成。1993年配制杂交组合,经田间多代选择,2003年选出了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优良株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PEG-6000胁迫对8份蚕豆品种的种子萌发、幼苗发根力和抗旱能力进行研究,为蚕豆抗旱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渗透势:-0.09、-0.24、-0.43、-0.66、-0.85、-1.20MPa的PEG-6000溶液(质量分数为5%、10%、15%、20%、25%、3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种子萌发指标,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随着PEG-6000质量分数的增加,蚕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胚芽干重总体呈下降趋势,低浓度的PEG胁迫对部分蚕豆品种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蚕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显著降低,胚芽和胚根的生长受到抑制。【结论】15%PEG-6000浓度为合适的模拟干旱胁迫条件,PEG-6000质量分数越大,对蚕豆种子萌发和幼苗发根力的抑制作用越强。经隶属函数法分析蚕豆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强弱依次为:青海13号>尕大豆>临蚕9号>马牙>青蚕15号>临蚕6号>青海12号>青蚕14号。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白银市平川区寒旱区种植推广的高产优质抗旱蚕豆品种,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助推乡村振兴,在平川区黄峤镇对引进的8个蚕豆品种在产量及生长适应性方面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临蚕12号折合产量为3 653.33 kg/hm2,产量最高,较对照品种青蚕25号增产15.26%;临蚕9号折合产量为3 516.19 kg/hm2,较对照品种青蚕25号增产10.94%,可进一步推广应用。青蚕13号抗旱性强,表现尚可,折合产量为3 420.95 kg/hm2,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可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甘肃临夏高寒阴湿区 ,主要粮油作物新品种缺乏 ,通过引进不同作物品种进行适应性筛选 ,认为春小麦高原 4 48、蚕豆临蚕 5号、马铃薯陇薯 94 0 8、玉米冀承单 2 2号、春油菜杂油 5 9等新品种适宜该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3号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92元-11”为母本、“贵农20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3-2004年甘肃省东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2 a折合平均产量分别为5 707.35、5 506.35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CM4860增产3.88%,较对照品种陇春23号减产1.4%。籽粒含粗蛋白111.3 g/kg、湿面筋249.0 g/kg、沉降值19.3 mL,吸水率67.1 g/kg,面团形成时间1.7 min,稳定时间0.9 min,最大抗延阻力128 E.U。该品种株高80-106 cm,长芒,千粒重40-46 g,生育期94-115 d,适宜在临夏、临洮、渭源或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临薯17号(原代号临9706-2)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996年以"抗疫白"作母本,"NW174-2"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定向选育而成。在2004—2006年省区试中,平均折合产量30 530.0 kg/hm2,较对照品种渭薯1号增产95.4%。该品种株型直立,株高65 cm,生育期122 d,花冠紫色,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芽眼数少而浅,商品薯率85%以上,块茎含干物质267.6 g/kg、粗蛋白27.38 g/kg、粗淀粉198.2 g/kg、维生素C 131.2 mg/kg、还原糖3.52 g/kg。适宜在甘肃高寒阴湿及二阴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旱地春小麦新品系陇春9143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引进品系山农8003作母本、自育高代材料8553-5-1-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在2 a的国家西北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2 716.88 kg/hm2,比对照品种定西35增产6.39%;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4.30%、湿面筋32.30%、沉降值25.2 ml;经室内、室外鉴定,抗旱系数为0.701 6,抗旱指数为0.919 5,适应度61.111%;对条锈病免疫,中抗白粉病,高感黄矮病;适宜在甘肃省定西、临夏及宁夏西吉、固原等地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春小麦新品种定丰12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利用携带Ta1雄性不育基因的73-3/墨它为基础材料,通过多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在2000-2001年定西市春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6 247.50 kg/hm2,比对照品种定丰6号增产14.5%,2003-2004年甘肃省春小麦水地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5 472.75 kg/hm2,与对照品种陇春23平产.2004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4 908.0 0 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6.5%.抗条锈,抗倒伏.籽粒含粗蛋白13.76%、湿面筋30.8%,属中筋优质小麦.适宜在甘肃省安定、陇西、临洮、渭源、临夏等县(区)及宁夏西吉、隆德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临夏地区1950—2012年63年的气候资料,进行对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与临夏地区干旱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事件与临夏降水有显著地相关关系。其置信水平达到99%。厄尔尼诺与临夏地区降水成负相关,降水平均减少量为9.1%~26.4%,有86.9%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拉尼娜事件与临夏地区降水成正相关,降水平均增加量为9.7%~36.6%,有78.9%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在每个年代的初期,临夏地区降水偏少几率较大,降水平均减少量为16.5%,厄尔尼诺事件出现的几率较大,为56.6%。  相似文献   

17.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事件与临夏气候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统计分析与χ2检验方法,根据临夏地区1950~2012年63年的气候资料,对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与临夏地区气候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事件与临夏降水、夏季平均气温(7月)、冬季(1月)平均气温之间有显著关系。厄尔尼诺与临夏降水呈负相关,有86.9%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与冬季平均气温呈正相关,有69.6%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与夏季平均气温呈正相关,有65.2%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年,造成降水减少,气温年较差减小,气候有大陆性减弱趋势。拉尼娜事件与临夏降水呈正相关,有78.9%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与冬季月平均气温呈反相关,有66.7%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与夏季气温呈正相关,有55.6%的年份符合这一规律,拉尼娜事件发生年,临夏地区往往降水增多,气温年较差增大,气候有大陆性增强趋势。在每个年代的初期,临夏地区降水偏少几率较大,厄尔尼诺事件出现的几率较大,为56.6%。  相似文献   

18.
“津优41号”是由自交系X20-1与M9-6-2-2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黄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丰产,耐热性好,抗霜霉病、病毒病、高抗白粉病、枯萎病。瓜条顺直、瓜把短,皮色深绿,有光泽,刺瘤中等,商品性好、品质佳,腰瓜长35cm,单瓜重200g左右。每666.7m2产黄瓜5500kg左右,适于春秋露地及秋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9.
春小麦新品种临麦34号(原代号97096)为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抗条锈材料94云05为母本,丰产材料92元-1为父本经多年选育而成。2006—2007年在甘肃省东片春小麦水地区域试验中,2 a10点(次)折合平均产量4 957.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春23号增产4.11%。该品种株高95~105 cm,生育期98~110 d,顶芒。千粒重37~43 g,容重781~800 g/L;籽粒含粗蛋白13.45%、湿面筋29.7%,沉降值32.0 mL,面团形成时间2.5 min、稳定时间1.7 min。适宜在甘肃省的临夏、甘南州及渭源、临洮县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在临夏高寒阴湿区膜侧沟播种植条件下,研究了保苗密度对春油菜产量及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夏高寒阴湿区膜侧沟播春油菜适宜的保苗范围为25.5万~30.0万株/hm2,最佳密度25.5万株/hm2,其产量为3 939.0kg/hm2,较低保苗密度(21.0万株/hm2)、高保苗密度(39.0万株/hm2)分别增产13.29%和17.81%,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且能有效地降低株高和分枝高度,促进油菜壮苗,延缓油菜菌核病的发病时间和降低发病率,提高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