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峨县林朵林场加强对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引导,有效地拓宽了职工的经济来源,增强了职工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2000年全场自营经济总收入达105.2万元,人均收入达1632元,自营经济呈长足发展势头。  林朵林场自1997年率先在全区国有林场中推行国有林场改革以来,就积极开展对职工自营经济的探索,走出一条适合本场发展的新路子。该场将现有的经济果木林(玉桂、八角、果树)、宜林荒地、采伐迹地、林中水田和常耕地按附着物种类或地域条件划分给职工发展自营经济,其中在职职工每人10~15亩,脱钩经营职工每人20~55亩,由职工自主…  相似文献   

2.
1997年七坡林场职工的自营经济收入又有改观,全场年总收入达652625万元,占年经济总收入3900.l万元的16.70%;纯收入135.625万元;职工人均收入1刀8.功元,比1996年的1000元又有所增加。以前,七坡林场职工主要靠“吃”木头过日子,能抱不富,很难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为使职工奔富路,1995年初,七坡林场党委、管委经多方探讨、研究后决定,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并保证增值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本场城郊结合型的区位优势,号召全体职工承包土地,大力发展以经济果木林为主,养殖业为辅的职工自营经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然…  相似文献   

3.
黄庆知承包了林场1995年种植的20亩龙眼,共600株,1998年收入6万元;他的妻子也承包了15亩,收入3.2万元。这样他们一家仅承包果园一项,便有了9.2万元的收入。在国有东门林场,黄庆知种果树的收入还不算高,比他家高的职工还很多。东门林场近年职工自营经济发展迅猛,1996年人均纯收入1640元;1998年增至2497元,其中仅水果和集资车(用于跑运输)两项收入已达826.04万元。1997年,国家林业部、全国农林工会授予东门林场“全国林业系统职工自营经济先进集体”称号。早在1985年,东门林场的自营经济就开始起步了,主要是发展经济果木林…  相似文献   

4.
我区国有林场职工自营经济起步于叨年代初期,到目前全区90%的国有林场已发展了职工自营经济。据统计,1998年全区国有林场职工参加自营经济的总户数达19131户,30565人,占全区国有林场在职职工总人数的3/4.自营经济的种植面积(包括用材林、竹林、经济果木林)约60万亩,占全区国有林场有林面积的5%。自营经济总收入l.59亿元,纯收入4605万元,年人均收入15(y元,相当于同年全区国有林场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的19%。自营经济已成为职工增加收入的主渠道,自营经济作为国有林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强大生命力越来越显现…  相似文献   

5.
发展自营经济加快脱贫步伐文/刘玉新湖北省荆门市十里牌林场近年在加强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围绕致富奔小康目标,大力发展职工自营经济。1997年,职工自营经济已达180户,参与职工300人,占全场在职人员总数的71%,实现自营经济产值300万元,户均纯收入5...  相似文献   

6.
4月18日,区农林水利工会和林业工会在国营钦廉林场召开了广西林业职工自营经济现场经验交流会。区林业厅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凌纯阶到会作了讲话。 会议认为,1994年,我区林业各级工会在协助党政抓好林产工业、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果木林的同时,积极带领林场职工大力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为推动全区林业系统的改革起到积极作用,稳定了林区职工队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涌现出象六万林场、东门林场、钦廉林场这样,开展职工自营经济年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职工自营经济占全场经济三分之一的先进典型。 会议指出,1995年,在配合党政抓好林业各项生产的同时,要采取措施,下大力气抓好林区职工自营经济的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后发展林业职工自营经济的意见:要把职工自营经济当作林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来抓;  相似文献   

7.
~~职工自营经济给林场注入新的活力——国营东门林场职工自营经济掠影@健康 @梁兆群  相似文献   

8.
随着森林可采资源的减少,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单一的木材生产已无法满足林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大木头没有了,我们怎么办?出路在哪里?这是每一个林区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听说阿里河森工公司红星林场已为林区主伐性经营林场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千禧年前夕,笔者专程到红星林场采访。在这里,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个原以木材生产为主、营林生产为辅,现靠多种经营、职工自营经济勤劳致富、以副养林、重振企业雄风而闻名遐迩的盟级文明单位、全国林业系统职工自营经济先进集体、阿里河森工公司职工自营经济第一个超过年工资总额的林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省楼观台林场努力探索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新路子,从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全面发展林业生产力,在搞好造林育林护林前提下,积极开发森林多种经营和森林综合利用。1992年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三年跨了三大步。1994年全场林业生产多种经济总产值达645万元,自营收入402万元。这不仅搞活了林场经济,增加了收入,改善了职工生活,还  相似文献   

10.
浅议国有林场自营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国有林场职工自营经济在区林业局党组、区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据1997年末统计,全区国有林场职工自营经济的总收入为l.22亿元,职工人均纯收入为1806元。搞得比较好的国有林场如横县的石塘林场,职工自营经济收入人均已达到7164元,占职工年人均总收入的72.2%;七坡林场职工自营经济发展起步较晚,1998年的总收入为675万元,纯收入为180万元,职工人均纯收入为1272元,占职工年人均收入的17.1%。实践证明,国有林场职工自营经济收人已逐渐成为林场职工脱贫致富和促进林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  相似文献   

11.
薜峰 《广西林业》2003,(4):43-43
天峨县林朵林场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紧紧结合林场实际,把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作为工会的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来抓。在抓好职工教育工作的同时,他们根据《林朵林场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提出“以林为本,发展短期作物,拓展养殖业、服务业”的工作思路,在全场上下形成了一股力抢抓自营经济的良好势头。一是思想上已形成共识,把职工自营经济纳入了林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全场大部分职工都能按照总场制定的《职工自营经济经营管理办法》和提出的“林场扶持、自我投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大力开展…  相似文献   

12.
我区国有林场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的八大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职工自营经济作为我区国有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获得了较大发展。据统计,至1996年全区国有林场都开展了自营经济活动,参加自营经济的职工共15123户、21038人,占职工总数的44%。1996年全区国有林场职工自营经济总收入12054.5万元,占年内国有林场产品销售收入的10%以上,其中纯收入3843.4万元,人均1827元。这为减轻林场负担,增加职工收入发挥了较好作用,加速了国有林场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在发展职工自营经济过程中,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的先进典型,摸索和积累了一套加快发展和提高效益的成功经验,为…  相似文献   

13.
最近,合浦县山口林场大搞自营经济,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抗旱种植水果。到四月上旬止,已完成了1030亩红江橙的种植计划。合浦县山口林场为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自我解困能力,在职工中大力发展自我投资、自我经营、自我积累、自负盈亏的自营经济。今年春,他们规划了1000多亩林地作为职工搞自营经济种植红江横的生产基地。但是,去冬今春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林地干旱,严重地影响了果苗的种植。为了抗旱,保证自营经济的顺利实施,全场干部职工在场党委的领导下,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大打一场抗旱种果的突击战。他们投资打井建水…  相似文献   

14.
职工自营经济作为对林场国有经济的有效补充,在林场经济发展及林场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人多地少、资源危机、经济危困、资金短缺、劳力过剩的中小型林场,表现得更为显著和突出。职工自营经济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又该如何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它呢?横县石塘林场自1992年起,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和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教训与体会,现就三个方面分述如下:自营经济的三种形式(姑称之为“模式”)1.“断奶”模式即在“统一规划、连片开发、自我投资、自主经营”的原则下,以家庭为单位,每个职工划定15…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区林业职工自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自发变为自觉,由发动变为发展,已经成为多种经营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5年底,全疆林业职工自营经济户约占职工总数10%左右,自营经济户的年均纯收入均在3500元以上,在万元以上,约占整个自营经济户的10%左右。自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充满了勃勃生机,队伍正在逐步壮大,给林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职工自营经济的发展是当今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充分发挥林区自身优势,缓解林业“两危”和林业职…  相似文献   

16.
开展多种经营 搞活林区经济吕梁山森林经营局局长郝福丁吕梁林局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木材质量低劣的贫困林局,随着可采林木资源的日益减少,后备资源的接续不足,单靠经营森林,林业经济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要使林场绿起来、富起来,首先要活起来,而活起来的战略就是...  相似文献   

17.
高峰林场自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是经济果木林,以八角为主,玉桂为辅,兼少量龙眼、荔枝、板栗、芒果、黄榄、竹笋等。截止2003年春,全场种植总面积达13万亩,占林场有林面积45万亩的28.8%。除工业单位职工外(工业单位职工直接入股工业企业参加利润分成,不再另行发展自营经济),营林单位及总场机关在职职工人均有地74.7亩。在经营自营经济的同时,半数以上职工不定期因地制宜兼营养殖、运输等。目前,高峰林场已建起的1400多栋私人住宅楼房,基本上是用自己的经济果木林作抵押向银行贷款建设的,每户家庭在总场周边建有私人楼房。  相似文献   

18.
50多名职工家属利用场里的优惠政策办起了小型纸厂、酒厂,养殖了猪、鸡、鸭、羊、鱼、山蛙等,种植了反季节良种蔬菜,越城岭林场走出了一条“以短养长,种养结合”的家庭自营经济的新路子,1997年,获利50多万元,人均增收3000多元。越城岭林场对“以短养长、种养结合”的家庭自营经济,给予了优惠的政策:对凡有可行性项目开发的职工都提供为期三年的无息贷款3000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仅此一项,场就拨出启动资金15万元,同时,对开发种养项目的职工,场无偿提供不影响林木生长的零星空地。如今家庭自营经济收入已成为职工收入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三年来,广西七坡林场非公有制造林面积达12.6万亩,参与人数达1394人——近年来,在广西区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七坡林场紧紧抓住宝贵的发展机遇,坚持机制创新,强化质量监管,努力推动场内职工发展非公有制造林。通过几年不断努力,非公经济造林迅速发展,职工参与热情高涨,造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非公有制造林引发勃勃生机。全全场场参参与与非公有制造林成果显著七坡林场发展职工非公经济造林始于1995年,当时主要以职工自营经济种植龙[、荔枝、柑果等经济果木林为主。至2001年,种植面积达8000亩,大部分果树进入了收获期。但…  相似文献   

20.
自营工队结硕果——十河林场自营工队建设经验王宣庆张宝峰中条林局十河林场自营工队成立于1981年,到现在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16年来,改革开放形势日新月异,林场领导几易其人,工队职工也是老去新来,但这支队伍一直坚持不懈地保留到了现在,而且越办越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