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4,(4):33-35
用Y两优2号在孝感市作再生稻栽培,头季稻实收产量9.64 t/hm2,再生稻实收产量4.15 t/hm2,2季实收总产量13.79t/hm2,比示范区周边的一季粳稻产量增加5.69 t/hm2,产值增加14 800.5元/hm2,纯收入增加6 663.0元/hm2。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不同播种期对C两优34156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一季中稻地区的光温和农田资源,以C两优34156为材料,进行了C两优34156不同播种期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两优34156在湖南省中方县作中稻再生稻栽培,最佳播种期为3月21—26日,头季产量均高于10.78t/hm2,再生稻产量均在5.20t/hm2以上,两季总产均超过16.00t/hm2。4月5日以后播种,再生稻虽然仍能获得较高产量,但因齐穗期已迟于当地的安全齐穗期,生产上受寒露风影响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3.
Ⅱ优明86再生稻示范片的组织与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明86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谢华安研究员主持育成的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米质较优、再生力强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是尤溪县近年再生稻和单季稻推广的当家种,2003年在尤溪县梅仙镇下保村进行了68 hm2再生稻超高产栽培示范,取得全示范片平均产量头季11 328kg/hm2、再生季5 942 kg/hm2,年产量达17 270 kg/hm2的超高产水平.现将Ⅱ优明86作再生稻超高产栽培千亩示范片取得的成效与组织措施总结如下,以期为再生稻超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适宜江汉平原"一种两收"的水稻良种,设置了丰两优香1号(对照)、两优6326、新两优223、丰两优1号等14个品种的适宜稻种筛选试验。试验表明:1供试品种的头季及再生季生育期与对照丰两优香1号均无显著差异。2试验品种两季总产量为810.72~1 111.3 kg/667 m~2,平均产量959.07 kg/667 m~2;其中,广两优1128两季总产(1 111.3kg/667 m~2)显著高于对照丰两优香1号(1 005.02 kg/667 m~2)。C两优华占、两优6326,、新两优223、新两优6号及准两优527均高于对照丰两优香1号,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与对照丰两优香1号相比,供试品种中广两优1128,C两优华占、两优6326、新两优223、新两优6号及准两优527均适宜用做江汉平原再生稻品种,其中广两优1128最适宜江汉平原再生稻生产。  相似文献   

5.
Ⅱ优航1号在武夷山作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Ⅱ优航1号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用Ⅱ-32A与恢复系航1号配组而成超级稻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4003),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武夷山市种子站于2002年引进该组合在星村镇黄村进行再生稻栽培试验、示范,表现突出,再生稻栽培示范面积从2002年的0.24hm2发展到2005年的193hm2,主要集中在武夷山市南片的星村镇,其他乡镇也有零星栽培.其中2004年示范面积为40.9hm2,两季平均产量达915.3kg/667m2,最高产量高达1 012.7kg/667m2.现将Ⅱ优航1号在武夷山市作再生稻栽培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Ⅱ优6号再生稻示范片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詹昌埜 《中国稻米》2005,11(4):28-28
Ⅱ优6号系由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育成,产量高,品质优,尤为适合作再生稻生产,两季产量可达1225.6kg/667m^2。本文对其特征特性和作再生稻栽培的高产技术进行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7.
D70 2优多系 1号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选用不育系D70 2A与多系 1号恢复系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强再生力杂交水稻新组合。 2 0 0 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2 0 0 1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 0 0 1年引进建瓯市东峰镇记源村再生稻示范70hm2 ,在一般栽培条件下 ,头季稻单产 5 5 0 7kg/667m2 ,再生季单产 2 5 0 5kg/667m2 ,两季合计单产 80 1 2kg/667m2 。 2 0 0 2年扩大到 2 0 0hm2 ,又获两季高产丰收。其中 ,房道镇上庠村超高产示范栽培 2 0 8hm2 (即重施催芽肥和壮苗肥 ) ,经市科委组织专家测产验收 ,头季稻平均单产 60 2 6kg/667m2 ,再…  相似文献   

8.
2018年杭州市余杭区首次引进再生稻栽培技术,示范方头季稻平均产量10201.5kg/hm2,再生季平均产量5401.2kg/hm2,两季稻产量达到15602.7kg/hm2,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示范表明,再生稻种植产量、效益明显高于其他种植模式,种一次收两季,省工省力,是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总产和种粮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闽侯县1989年开始示范培植再生稻,至2006年累计培植成功再生稻1·42万hm2,总产3·1万t,推广培植再生稻已成为闽侯县中稻区增产粮食重要措施之一。由于闽侯县再生稻当家品种汕优63已种植多年,其丰产性,抗性退化,头季稻米质变劣,因此迫切需要筛选出优质、高产、再生力强、抗性强的品种(组合)替代汕优63。针对这一课题,闽侯县近几年陆续引进两优2186、特优航1号、D优6号等组合进行示范试种再生稻,其中以D优6号田间表现最佳。2006年在荆溪镇、关西村用D优6号组合示范种植再生稻6·67 hm2,经实割验收头季稻平均产量603·7 kg/667m2,再生…  相似文献   

10.
准两优608在浙江常山作"一季+再生"栽培,2季总产达15.72 t/hm2,2季净收入19 335元/hm2。总结了其"一季+再生"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