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观察富士品种不同疏果时期和留果量,对果实肥大,花芽分化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富士结果树,15年生,无袋栽培。每区各供试主枝三个,按不同疏果时期,各比标准量多留10%。然后在七月中旬,疏去  相似文献   

2.
以‘宫藤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无袋栽培与套袋栽培对果实品质及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袋栽培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糖酸比、锌、铁、锰、钙等高于套袋苹果,无袋果实综合品质及营养价值好于套袋果实。无袋果实与套袋果实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无袋栽培具有明显低成本、省力化优势。综合考虑果品品质、农药残留、生产成本等因素,在具备相应技术条件的地区可逐步试验推广苹果无袋栽培。  相似文献   

3.
苹果新品种“安祈”安祈是日本用千秋和富士杂交育成的苹果新品种。平均单果重300g左右,无袋栽培不摘叶着色仍良好,容易栽培。果实糖度和硬度均比富士品种高,果汁多,酸味中等,味甜,风味优良。编译自(日)《果实日本》,1994,49(7):158编译者:本...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当前富士苹果套袋栽培所面临的农村劳动力缺乏、老龄化问题和生产成本上升、果实品质下降等实际问题,以天水"花牛"苹果无袋栽培为范例,分析了富士苹果套袋技术的应用背景与套袋栽培的优劣势、国内外苹果套袋栽培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在我国实行无袋栽培的可行性;指出无袋栽培将是我国苹果产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出无袋栽培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过8年多的试验和生产实际应用表明,苹果无袋栽培比套袋栽培投入费用少,树体壮,叶和枝干病虫害轻,总体农药施用量少;合理的病虫害防治,轮纹病、炭疽病等果实发病率可控制在5%以下,食心虫可控制在1%以下。小黑点病、康氏粉蚧等发生率几乎为零;适宜的栽培技术使果实的外观质量并无显著下降,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内膛果实提高1.2%,外围果实提高0.8%,果面清洁度和光洁度中早熟和中晚熟品种的基本一致,甚至更好,晚熟富士品种果面品质也可得到很大改善。总结了苹果无袋栽培技术,包括园地选择、土壤管理、品种选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2013年10月29~30日,对山东省莒县苹果无袋栽培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莒县苹果无袋栽培面积约占总栽培面积的50%,各品种的不套袋苹果的外观品质均低于套袋苹果,着色指数降低15.4%~15.6%,光洁度指数低73.2%~88.3%;不套袋苹果的内在品质明显高于套袋苹果,单果重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3.2% ~4.3%,果实去皮硬度高5.1%~5.7%,可滴定酸含量低0~ 19.0%,糖酸比高4.3%~28.6%;富士不套袋果每666.7m2比套纸袋果成本节省1705元,国光不套袋果比套塑膜袋果节省770元,而植保成本高200~600元,售价略低.综合衡量诸因素,苹果套袋栽培经济效益仍高于不套袋栽培,每666.7m2套纸袋富士高1695元,套膜袋国光高3130元.  相似文献   

7.
苹果全套袋栽培费时费工,成本高,还降低了果实内在品质。因此,苹果无袋化栽培已成为今后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实现无袋化栽培的条件,即消费观念和市场价格的转变、着色品种的更新、果品安全保证、环境质量提升、着色技术措施应用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了日本红富士苹果。该品种以果大、色泽艳丽、甜酸适度、风味极佳等明显优势迅速取代了小国光等传统栽培品种,成为第一大主栽品种。目前威海红富士面积已占苹果总面积的85%。90年代初以前,威海富士苹果全部实行无袋栽培。1992年起,威海率先在国内进行了富士苹果套袋试验和生产。  相似文献   

9.
对‘红富士’‘红将军’‘2001红富士’‘昭锦’4个苹果品种套袋和不套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和硬度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富士’‘红将军’‘2001红富士’3个品种套袋和不套袋均表现为酸甜适度,风味浓郁,属于优质果品,但不套袋果内在品质更优;‘昭锦’可滴定酸含量偏低,风味受到影响,建议慎重发展。应利用昭通高海拔地区特点,加强无袋化栽培技术研究,逐步淘汰果实套袋。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临猗县红富士苹果栽培面积已超过3·5万hm2,套塑膜袋栽培已基本普及。苹果果实套塑膜袋对预防果实病虫侵害,提高果面光洁度,减少果实农药残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管理不善,普遍存在苹果着色差、果实小、日灼严重、缺钙引起的苹果苦痘病、格链孢菌和粉红聚端孢菌引起  相似文献   

11.
果树套袋栽培能减轻多种常见病虫害,降低农药在果实中的残留量,提高果实外观品质,但也会诱发一些潜在病虫害的发生,在套袋栽培时必须注意防治。 一、套袋易诱发的病虫害 1.日灼病 套袋后,袋内温度高于袋外2.5℃~3.7℃,往往容易烫伤果实,使之发生不同程度的日灼。这与袋的种类、质量有关。 2.苦痘病、痘点病、水心病等生理缺素症据调查,普通富士与短枝富士在套袋后,苦痘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3.4%和18.6%左右,而不套袋的则为4.6%和7.7%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套袋后影响了果实对钙的吸收。另外,在施氮肥多的情况下也容易加重发生。 3.梨…  相似文献   

12.
果树套袋栽培能减轻多种常见病虫害, 降低农药在果实中的残留量,提高果实外观品质,但也会诱发一些潜在病虫害的发生,在套袋栽培时必须注意防治。1 套袋易诱发的病虫害1.1 日灼病套袋后,袋内温度高于袋外2.5~3.7℃,往往容易烫伤果实,由于袋的种类、质量不同,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日灼。1.2 痘点病、水心病等生理缺素症据调查,普通富士与短枝富士在套袋后, 苦痘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3.4%和18.6%左右,而不套袋的则为4.6%和7.7%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套袋后影响了果实对钙的吸收。另外,在施氮肥多的情况下也容易加重发生。1.3 梨粉介壳虫在刚套袋的1~2年…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果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选择优质纸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我们联合南京农业大学以‘富士’苹果为试材,选用塑膜袋和11种不同纸质的果袋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作对照,研究不同纸质果袋对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纸袋破损率不同,套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有一定的影响。综合比较,D、E两种纸袋对提高‘富士’苹果的外观品质效果较好,其次是A、B、C三种纸袋,塑膜袋(由于透光)对改善‘富士’苹果的外观品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暖湿地区栽培北海道9号要慎重北海道9号是日本北海道中央农林试验场用富士×津轻杂交育出的三倍体苹果新品种。该品种冠大开张,枝粗叶大,整体生长极强,在日本北部有袋栽培区,果实着色鲜艳,果个平均400g左右,有较强的竞争力。另外,该品种有一很大的特点就是耐...  相似文献   

15.
正1苹果无袋栽培目前只是听上去很时髦而已苹果套袋栽培发源于日本,原来苹果套袋的目的最初是为了防病虫,用纸袋物理性隔绝病菌和害虫不会直接危害果实,后来发现套袋果果面更加光洁,增进果实的外观质量。在日本富士、津轻等品种的果实套袋后有  相似文献   

16.
<正>早熟富士品种作为富士品种的一个重要类型,由于成熟期早,果实品质优良,成为我国生产上主要栽培的苹果品种类型。但我国栽培的早熟品种‘红将军’‘弘前富士’等多是日本选育出的早生富士芽变。为选育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早熟富士新品种,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苹果课题组广泛开展了富士芽变选优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1福布拉斯(Fubrax)该品种被誉为"富士中的红宝石",是欧洲浓红型无袋栽培富士良种。福布拉斯是从红富士自然变异中选育出来的,最原始的福布拉斯是在位于意大利南蒂罗尔地区的Merol农场发现的,母本树栽植于1999年,2002年第1次发现变异并进行了第1次繁殖。  相似文献   

18.
郭萍萍 《西南园艺》2004,32(1):24-24
果实套袋栽培能减轻果实的多种常见病害,降低农药在果实中的残留量,提高果实外品质,但也会诱发一些潜在病虫害,在套袋栽时必须注意防治。1套袋易诱发的病虫害日灼病:套袋后,袋内温度高于袋外2.5~3.7℃,往往容易烫伤果实,使之发生不同程度的日灼。这与袋的种类、质量有关。苦痘病、痘点病、水心病等生理缺素症:据调查,普通富士与短枝富士在套袋后,苦痘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3.4%和18.6%左右,而不套袋的则为4.6%和7.7%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套袋后影响了果实对钙的吸收。另外,在施氮肥多的情况下也容易加重发生。梨粉介壳虫:在刚套袋的1~2年一般不发…  相似文献   

19.
宋颖 《河北果树》2003,(1):37-38
1 除袋 是红富士苹果套袋栽培中的关键环节 ,据试验 ,红富士苹果在袋内的生长日期 90天以上 ,摘袋后的着色期是 30天左右 ,因此红富士的适宜摘袋时间应在 9月 2 0日前后 ,若是双层袋时应将袋底撕开后先除外袋 ,隔 3~ 5个晴天再摘除内袋 ,摘袋要选择在晴天 ,如遇阴雨天不要摘袋 ,在一天中应在早晨 9点以后和下午 4点以前进行摘袋 ,以免袋内外温差大而发生日灼。2 贴字 应根据果实的成熟期确定贴字时间 ,过早过晚均非所宜。如红富士苹果在摘除内袋后可立即贴字 ,应选取外围光照好 ,果形完美的果实 ,把字贴在果实朝阳一面的胴部 ,要尽量使…  相似文献   

20.
果园试验表明,在富士苹果摘袋前与摘袋后叶面喷施800倍‘红侠’钾肥对初期果实着色有明显地促进作用,但对果实品质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