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999~2011年吉林省林业产业及其内部三次产业与地区GDP间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对吉林省林业产业与地区经济间的关联度进行了研究,确立了林业产业在吉林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有利于吉林省林业三次产业间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广东省林业产业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8—2016年广东省林业产业相关原始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2008—2016年间各时间段内广东省林业三次产业与总产值及三次产业内部各行业与三次产业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而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近10年的发展中,广东省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均对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产生积极作用,第二产业产值与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的关联度最大,第一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根据分析结果,对广东省林业产业结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林业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成为林业建设面临的重点任务,而森林生态安全是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通过构建林业产业结构与森林生态安全指标体系,运用ECM模型与VAR模型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森林生态安全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森林生态安全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在这种长期的均衡关系中,林业产业结构变动会对森林生态安全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它们之间不存在短期均衡关系,而且林业三次产业均对森林生态安全产生影响,尤其是第二、三产业对森林生态安全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且相对比第一产业更明显、周期更长。  相似文献   

4.
由于产业结构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就业结构是考察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以四川省1991~2018年的经济及人口数据为样本,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系数等描述了就业结构与产业机构之间的协调性,借助SPSS 19.0、Eviews等分析工具构建回归方程来剖析了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四川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与相互关系,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二者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和优化的建议,以期实现四川省就业与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智光 《林业科学》2004,40(5):197-204
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 ,对江苏省林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既是江苏林业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实现总体战略的重要保障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江苏林业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案体系。进一步地 ,就林业三次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 ,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 ,得出了符合江苏林业产业实际情况的一整套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案 ,从而为政府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福建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优势预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灰色理论 ,分析福建林业经济结构特别是林业三次产业之间结构对总产出的影响程度及优势预测 ,为调整和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林业综合实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袁宏超  何勇  谢贤健 《绿色科技》2013,(1):207-208,211
指出了产业结构偏离度是反映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间偏离程度的指标,分析了成都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偏离度,结果表明:成都市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来拉动经济增长,第一产业的贡献率低,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起伏大,产业结构不甚合理,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等建议,以期为成都市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经济林发展现状及对策陈建军,赵云,王东升(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尚静敏,高文才(吉林省林业厅)经济林作为林业产业的一个重要补充,它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增加林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对于发挥林业自身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林业致富渠道,以...  相似文献   

9.
6月29日.吉林省林业产业大会在吉林市成功召开。这是吉林省自2008年以来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第三次推进全省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灰色理论的辽宁林业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计算2000-2005年间不同时间段内的辽宁省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度,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辽宁省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和动态变化,找出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并提出继续扩大林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强势,积极引导挖掘林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潜力,加速发展林业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马尔科夫二次规划方法,对1998—2012年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业产业结构进行有序度测算,并对未来几年该区域林业产业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运用马尔科夫二次规划模型作出的预测平均误差为3.1446%,在5%可接受的范围内;2009—2012年间,该区域产业结构有序度值依次介于0.94~0.98、0.93~0.96以及0.92~0.96之间。说明近年来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且森工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升级。并针对研究结果及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合理的林业产业结构能够促进林业产业的协调发展,对林业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能够及时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使其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首先运用GM(1,1)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1998—2021年林业三次产业比重进行预测,根据1998—2016年预测相对误差的不同区间进行分类,然后基于马尔科夫转移矩阵预测出2017—2021年灰色预测的相对误差区间,根据误差区间对灰色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发现,1998—2016年林业产业结构由"一、二、三"模式逐步波动式的向"一、三、二"模式转变,且在未来5年内,第三产业比重将继续上升,并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林业主导产业,林业产业结构将变为"三、一、二"模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发展应以林业第三产业为主,结合发展林业第一、二产业,并进一步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灰色理论的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分析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7,(5):114-119
以福建省2005—2015年林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计算福建省林业三大产业产值与总产业产值的关联度,进而分析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建立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福建省林业总产值及三次产业产值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福建省林业三大产业产值与总产业产值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56 4,0.941 5,0.765 4,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一、第三产业次之的林业产业结构格局;在未来十年中,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其产值将超过第一产业,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一、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的"二、三、一"产业结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珲春林区建立综合开发区的实践证明 ,实现森林经营和多种复合经营 ,是扭转林业传统经营模式 ,实现森林资源多边利用 ,改变目前林业产业结构单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定量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利用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分析和评价了银川市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银川市产业结构由"二、三、一"、"三、二、一"结构变成"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类型。第一产业比例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增速较大,重工业、建筑业比例上升明显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2全市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影响属于中等,保持在2.5~3.5之间,但区域产业结构变化产生了生态环境负效应,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总体上是需要调整;3三次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差异明显,第二产业远大于第一、三产业,第一产业中农业牧业渔业林业的结构形势,不利于生态环境指数的降低,第二产业中建筑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对生态环境影响指数的负态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型产业,探究城镇化与林业产业结构的关系对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林业产业合理布局、城镇化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基于1998—2015年的统计数据,以黑龙江省为例,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并结合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新型城镇化对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与林业产业结构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新型城镇化是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结合状态空间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对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弹性系数均为正且呈倒"U"形,说明新型城镇化对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波动中下降,一段较为稳定期后出现小幅度增长趋势。对此,提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吉林省林业厅及所属的36万林业职工,在厅长刘延春的带领下,率先在全国林业行业提出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维理念,实施“东育、中改、西治”三大区域战略,使吉林林业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年实现林业产值225亿元,林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珲春林区建立综合开发区的实践证明,实现森林经营和多种复合经营,是扭转林业传统经营模式,实现森林资源多边利用,改变目前林业产业结构单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森林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林业省份,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生态建设现状和趋势,揭示了所面临的生态与经济问题。将吉林省划分为三个经济区:中西部农牧区、东部低山丘陵多种经营区和长白山国有林区。讨论了每个区的生态建设、发展方向和任务,并对该省的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运用二次规划数学模型求得林业产业结构的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对2012-2020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目标结构进行预测,选择2012,2015和2020年计算结果为参照标准,测算1998-2011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的发展有序度,定量考察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正处于动态的优化中,尤其是2006-2011年,依据选取的3个参照标准,有序度值依次为0.97~0.98,0.92~0.93和0.89~0.90,说明近些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程度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深化调整。根据研究结果及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现状,提出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