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郑文  李军 《绿色科技》2012,(10):128-130
根据近3年的气象和环保观测资料,从自然原因(地形地貌、气象)和社会原因(机动车、工业化进程、建筑施工)两大方面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襄阳灰霾天气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结合2010年苏州市出现的一次典型灰霾天气,利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及后向轨迹模型等资料,对灰霾天气过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灰霾现象主要诱因是大尺度环流造成局地扩散条件变差,颗粒物在近地面堆积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灰霾天气的形成与灰霾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灰霾天气越来越严重,对气候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一系列影响,提出了对灰霾中各种气体含量的监测方法,分析了影响灰霾天气形成的因素,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多,城市大气悬浮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逐年明显增加,使得能见度显著降低,严重影响了部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灰霾天气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同时受太阳辐射和人类排放作用的影响,灰霾现象的增长与城市热岛强度的增加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简要阐述了灰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控制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利用在线气体组分及气溶胶监测系统(MARGA ADI 2080)实时连续监测了大气颗粒物PM2.5中水溶性组分和气体中相关无机物小时平均质量浓度,并结合PM2.5的实时数据以及气象资料对监测到的灰霾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13年12月3日至10日上海市崇明县东平国家森林公园老烧烤场的灰霾天气监测过程中,二次污染是灰霾形成的主因。  相似文献   

6.
从影响灰霾天气的气象因素、灰霾天气的污染特征、灰霾观测界定、单个霾粒子研究、灰霾数值模拟几个方面,归纳了国内外灰霾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今后灰霾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山涧口沟山神庙滩自动气象站3a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温度、湿度、雨量、大气压强和辐射等气象要素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具有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的气候特点,年均气温为7.87℃,气温季节变化中降温率高于升温率;年降水总量高,达728.48mm;平均相对湿度季节变化过程分布与年变化基本与气温的季节变化一致,与降水量分布一致;大气压强变化分布主要受季节变化过程影响,与相对湿度呈现反向关系;月均总辐射强度夏季明显高于冬季,5月出现最大值,与大气所含水汽、天空云量、下垫面性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对2013年白龙岗站点自动监测数据和手工采集的 PM 2.5中水溶性阴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宜昌市城区灰霾发生频率较高,PM2.5为首要污染物,冬季灰霾天数和PM2.5月均值最高,夏季最低;在典型灰霾日,PM2.5、PM10、SO2和NO2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改变的情况下,短暂降雨难以从本质上改变灰霾状态;NO3-和SO2-4是PM2.5中的主要水溶性离子,其灰霾日的质量浓度高于非灰霾日,工业区高于商业区;灰霾日NO3-/SO2-4的比值大于非灰霾日,机动车尾气对灰霾的形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1971~2010年恩平市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运用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恩平市40年来暴雨的气候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恩平市40年来年暴雨日数平均为13.0d,主要集中在4~9月。暴雨日数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最大值为1975年、1976年、1993年、1997年、2001年的19d,最小值为1977年的5d。年暴雨日数呈缓慢的减少趋势,减少速率分别为0.0474d/年。最大日降雨量为391.6mm;1h最大雨强为125.9mm,10min最大雨强为33.6mm。降水强度总体上呈现逐渐轻微减小的趋势。暴雨对年降水量的贡献较为明显。恩平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前汛期为锋面(冷锋、静止锋)、西南倒槽、低涡、急流、高空槽、切变线等;后汛期为热带气旋、热带辐合带、东风波等,其中热带气旋是造成后汛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江汉区辖区内两个空气自动监测站2015年的空气质量天数、多种首要污染物天数以及两站PM_(2.5)和PM_(10)浓度与2014年同期进行的对比,分析和探讨了江汉区雾霾天气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雾霾防治措施,以期为进一步认识雾霾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