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相同立地条件下,采用施肥、覆盖等措施对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进行竹笋早产、丰产试验,分析比较勃氏甜龙竹在各种有机肥及覆盖的作用下竹笋早产、丰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经过施新鲜有机肥及覆盖后,可有效增加土壤温度;地温越高的处理在竹笋早产丰产方面效果越好;新鲜有机肥及覆盖对勃氏甜龙竹竹笋早产丰产作用明显;Ⅰ处理(牛粪、鸡粪+薄膜)最有利于勃氏甜龙竹竹笋早产丰产。  相似文献   

2.
在相同立地条件下,采用施肥、覆盖等措施对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进行竹笋早产、丰产试验,分析比较勃氏甜龙竹在各种有机肥及覆盖的作用下竹笋早产、丰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经过施新鲜有机肥及覆盖后,可有效增加土壤温度;地温越高的处理在竹笋早产丰产方面效果越好;新鲜有机肥及覆盖对勃氏甜龙竹竹...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勃氏甜龙竹的经济价值、社会、生态价值均较高,适合大面积种植培育。重点分析了勃氏甜龙竹的用途,并提出了该种植物的丰产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4.
17种丛生竹笋的感官与营养品质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17种(含无性系)丛生竹笋的感观品质进行品尝评价及其一些风味物质的测定,分析了丛生竹笋主要几种风味物质与竹笋风味品质的关系,认为勃氏甜龙竹、云南甜龙竹、麻竹、绿竹等是优良的笋用竹种。  相似文献   

5.
2016年1月下旬福建三明市区出现极端低温,最低气温-4. 2℃,造成引种的勃氏甜龙竹遭受较严重的冻害。为探讨不同冻害补救措施对勃氏甜龙竹笋期生长的影响,分别选择砍伐枯竹与扒土施肥结合、砍伐枯竹及未采取冻害补救措施3块样地进行出笋、退笋、笋高、地径及笋重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冻害补救措施对勃氏甜龙竹笋期生长达高度显著影响,尤其对勃氏甜龙竹平均每丛笋总重量的影响最大;扒土施肥对冻害补救勃氏甜龙竹笋期生长的促进效果较为明显,出笋期也略长于未采取任何措施的竹林,对提高冻害补救勃氏甜龙竹笋的质量和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勃氏甜龙竹的引种与无性系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南靖对泰国的勃氏甜龙竹进行了引种试验。6年的观察和结果分析表明:勃氏甜龙竹适合在中国南亚热带地区生长,其发笋期为5~11月,以6~8月为盛期,占全年发笋量70%以上;在造林第4年后,其笋产量就趋于稳定,比竹材产量提前1年达到稳定。在4个无性系中,以5号无性系的竹材产量或笋产量为最高,分别为45.95t/hm^2/a或12.1t/hm^2/a,并经竹笋的风味和营养成分综合分析,认为勃氏甜龙竹5号无性系是与麻竹、绿竹等相媲美的优良笋材两用竹种,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福建省华安县竹种园5种牡竹属笋用竹云南甜龙竹、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马来甜龙竹和梁山慈竹竹笋营养进行成分比较。结果表明:5种笋用竹鲜竹笋含水量均接近或超过90%,口感较好;灰分含量勃氏甜龙竹竹笋的最高,达0.893%,版纳甜龙竹最低(0.340%);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马来甜龙竹(1.717%),最低的是版纳甜龙竹(1.260%);勃氏甜龙竹(0.281%)和云南甜龙竹(0.292%)脂肪含量较低,马来甜龙竹(1.134%)和梁山慈竹(1.083%)脂肪含量较高;勃氏甜龙竹(0.655%)和云南甜龙竹(0.666%)粗纤维含量较低,而梁山慈竹、版纳甜龙竹和马来甜龙竹含量相近,达较高水平,分别达0.953%、0.894%和0.879%。5种竹笋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最高的是勃氏甜龙竹(227.64 mg·g~(-1)),最低的是马来甜龙竹(120.43 mg·g~(-1));必需半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最高的是勃氏甜龙竹(84.26%),最低的是马来甜龙竹(50.67%);呈味氨基酸总量最高的是勃氏甜龙竹,达212.79 mg·g~(-1),其次依次为梁山慈竹(164.71 mg·g~(-1))、版纳甜龙竹(156.35 mg·g~(-1))、云南甜龙竹(141.44 mg·g~(-1))和马来甜龙竹(115.83 mg·g~(-1))。  相似文献   

8.
丛生竹材笋两用林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1996年在云南省双江、西盟、新平、峨山等10个县设点,采用简单对比试验等方法,对龙竹、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黄竹、野龙竹、云南龙竹等材笋两用丛生竹种的丰产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从壮苗培育、适地适竹、细致整地、合理密杜、植技术、科学管理、合理采伐和知时复壮更新等方面,探索出能为生产应用的一套丛生上产栽培技术。应用此套技术措施,在云南省实现了丛生竹当年育苗,当年上山定植,3-4年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优质竹种丰产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宏超 《云南林业》2002,23(1):12-13
几年来,在各方密切配合下,我省竹子育苗和丰产栽培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2年,竹苗年产量达到3 000万株以上,位居全国第一。现将我省目前应用较为先进成熟的竹种丰产培育技术简介如下:1 竹种选择 营造竹林前要根据适地、适竹、适种源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竹种。各个地、州选择竹种要有侧重,不宜雷同,应有自己的特色竹种和特色产品。我们认为,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应重点发展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和杂交竹,以生产活体保鲜甜龙竹笋、杂交竹笋外销为主;红河州和工溪市应重点发展龙竹、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影响勃氏甜龙竹扦插生根的因素,为其快繁提供试验依据,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勃氏甜龙竹扦插生根的适宜条件,如杀菌剂处理时间(A)、插穗年龄(B)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C)。结果表明:对勃氏甜龙竹扦插生根率影响的主次关系是C>A>B,杀菌剂处理时间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勃氏甜龙竹扦插生根率影响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以多菌灵800倍液杀菌浸泡6分钟(A2)+插穗年龄18个月(B2)+ABT1号生根促进剂(C3)组合为促进勃氏甜龙竹扦插生根率的适宜条件。人为创造适宜的外界条件有利于工厂化快繁扦插育苗。  相似文献   

11.
以2-3年生勃氏甜龙竹的壮年竹作母竹,将其伐倒后,把芽饱满的茎秆锯成2~3个节1段的竹秆,培育出1年生的埋节苗,于2002年3月育苗,2003年5月造林。2004年11月和2005年11月,采用羊粪+地膜(处理Ⅰ),沼液+绿肥+地膜(处理Ⅱ),鸡粪+地膜(处理III),鸡粪+绿肥(竹叶)(处理Ⅳ)4种措施,开展勃氏甜龙竹反季节栽培试验,测定其产笋量。结果表明,采用反季节栽培可使勃氏甜龙竹的发笋时间提前至每年1-2月份,与常规方法 (5月发笋)相比,出笋时间提早了2-3个月。处理Ⅲ(鸡粪+地膜)对勃氏甜龙竹竹笋增产效果明显,每公顷产量为5 386.8 kg,比对照(2 887 kg/hm2)增产2 499.8 kg/hm2,增幅达46.41%。  相似文献   

12.
根据所培育竹子的用途,用数量化指标法,从众多的竹种中选择出适宜基地造林、竹材造纸性能好、竹笋产量高、经济价值高的金平龙竹(Dendrocalamus peculiaris)、云南龙竹(D.yunnanensis)、麻竹(D.latiflorus)、勃氏甜龙竹(D.brandisii),作为金平县竹子基地建设的首选竹种。  相似文献   

13.
1993~1996年在云南省双江、西盟、新平、峨山等10个县设点,采用简单对比试验、随机区组试验、正交试验等方法,对龙竹、版纳甜龙竹、勃氏甜龙竹、黄竹、野龙竹、云南龙竹等材笋两用丛生竹种的丰产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从壮苗培育、适地适竹、细致整地、合理密植、栽植技术、科学管理(林农间作,土壤施肥,伐桩施肥,叶面施肥,留笋养竹,修枝封顶)、合理采伐和适时复壮更新等方面,探索出能为生产应用的一套丛生竹丰产栽培技术。应用此套技术措施,在云南省实现了丛生竹当年育苗,当年上山定植,3~4年成林成材,每年每hm2产风干竹材22.5t以上,产鲜笋7.5t以上,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曼歇甜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 ‘Manxie Tianzhu’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牡竹属Dendrocalamus Nees的勃氏甜龙竹(云南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Munro) Kurz,1998年发现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曼歇坝的勃氏甜龙竹栽培居群中,是勃氏甜龙竹栽培型Dendrocalamus ‘Brandisii’的变异植株经进一步选优、分离、培育而成的优质笋用竹新品种。‘曼歇甜竹’与勃氏甜龙竹栽培型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秆形更加高大、粗壮,秆高15~17 m,直径10~16 cm,梢头下垂,2级分枝反抱主枝,秆箨初期绿色,产笋量达7 500 kg/hm2以上;而后者秆形相对较小,其秆高10~15 m,直径10~12 cm,梢头极度下垂,2级分枝不反抱主枝;秆箨初期红棕色至鲜黄色,产笋量在6 000 kg/hm2以下。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一套适于勃氏甜龙竹笋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分别采用TCA/丙酮法和改良TCA-酚法提取竹笋总蛋白,pH 3~10和pH 4~7的IPG胶条进行蛋白双向电泳研究。结果表明,TCA/丙酮法更适合勃氏甜龙笋总蛋白的提取,不仅具有更高的提取率,而且还能提取更多的蛋白种类;采用24 cm,pH 4~7线性IPG胶条,共分离出约1 196个蛋白点,比pH 3~10胶条获得更多的蛋白点数量,且蛋白点清晰可见,分辨率更高,分离效果更好。勃氏甜龙竹的竹笋蛋白主要是以等电点在pH 4~7,分子量集中在10~40 kDa范围内的低分子量酸性蛋白为主。  相似文献   

16.
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不同,分别在双江县坝糯竹林林场和勐库忙那林场,西盟县岳宋乡,新平县平甸乡等四个试验点,对黄金间碧玉、油簕竹、绵竹、勃氏甜龙竹、大叶慈竹、龙竹、版纳甜龙竹、野龙竹、慈竹、云南龙竹等10个竹种,进行枝条扦插造林、埋节造林试验,从立地条件、竹种、种源、母竹运输贮存、造林整地、造林密度、造林时间、促进生根剂、抚育管理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了七点结论。  相似文献   

17.
以勃氏甜龙竹竹叶为原料,对其中竹叶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勃氏甜龙竹、箬竹、浦竹仔及椅子竹中总黄酮及牡荆苷、异牡荆苷、荭草苷、异荭草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勃氏甜龙竹超声提取最佳的工艺为:甲醇作为提取溶剂、浓度为70%、料液比为1︰10(w︰v)、超声时间60min、温度40℃。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勃氏甜龙竹中总黄酮得率能达到4.6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测定4种丛生竹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795 2%、1.166 9%、0.092 6%、0.897 2%。勃氏甜龙竹、箬竹和椅子竹中均含有牡荆苷、异牡荆苷、荭草苷及异荭草苷,浦竹仔中仅含有牡荆苷和异牡荆苷。分析方法的建立,为丛生竹化学资源的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勃氏甜龙竹引种及栽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福建省三明市从华安县引种勃氏甜龙竹进行栽植,经过3年的试验观察,引种初步成功。竹种栽植当年,成活率达78%,保存率达75%;栽植第2年可郁闭成林,第3年可形成盛产高产的林分结构,且经济效益显著。在引种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勃氏甜龙竹栽植与管理技术可供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不同,分别在双江县坝糯竹林林场和勐库忙那林场,西盟县岳宋乡,新平县平甸乡等四个试验点,对黄金间碧玉、油勒竹、绵竹、勃氏矩龙竹、大叶慈竹、龙竹、版纳甜龙竹、野龙竹、慈竹、云南龙竹等10个竹种,进行枝条件扦造林,埋节造林试验,从立地条件、竹种、种源、平竹运输贮存、造林整地、造林密度造林时间、促进生根剂、抚育管理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了七点  相似文献   

20.
甜龙竹为云南优质特产笋材两用大型丛生竹。其笋体洁白粗大,鲜甜可口,生熟均可食用,是我国30多种笋用竹中含糖量和谷氨酸含量最高的竹种;其竹材力学性能良好,是制作竹地板、家具、农具、生活用品等工农业产品的优质原料。据统计,全国已开发出甜龙竹笋材系列产品200多种,产品供不应求。其竹丛高大翠绿,叶片极大,又是优良的观赏竹种。1 形态特征甜龙竹主要品种有勃氏甜龙竹、版纳甜龙竹、马来甜龙竹和野龙竹4个品种。甜龙竹地下茎合轴丛生型;高一般为15~20m,最高25m,粗10~15cm,最粗可达20m;稍头下垂,节间长30~50cm,节上下密被白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