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基于RS与GIS技术的福建省森林火灾监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针对南方丘陵山区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研究利用极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实时监测福建省林火的技术方法 通过计算机对卫星资料的自动处理和林火监测阈值的人工调整,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林火进行识别 将林火监测信息与地理信息进行有机地结合,做到林火地理定位精确到乡镇级 在2003年夏季福建异常林火高发期的监测应用中,林火灾情监测准确率达80%,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环。森林火灾对森林环境系统的破坏十分严重,因此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监测工作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或避免林火发生。本文介绍了森林火灾的监测原理和方法,以及林火预防技术和模式,以便更好地预防与监测森林火灾,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3.
林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种主要干扰因子,森林火灾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遥感卫星能够实时对地表信息进行记录与监测,尤其适用于对林火这种地表异变现象强烈的事件进行监测。本研究回顾了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在林火监测中的应用历史;分别从风险预测、实时监测和灾后评估三个方面论述了遥感在火险等级评测、火点提取、过火面积估测、林火实时监测及灾后植被恢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的研究重点及不足,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以期为遥感在林火预测预报、林火实时监测及灾后损失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我国森林防火远程监控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处理平台的森林火灾监控系统,对系统硬件设计和林火图像识别算法两个方面做了详细论述.系统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作为现场控制器的主控单元,现场控制器通过串口与CCD摄像机进行实时通信,获取监测区域的图像信息,对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林火识别,若系统判断有林火发生,则将火情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送给监控中心,从而达到第一时间发现森林火灾的目的.通过在林区现场进行的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克服工作环境的干扰,且具有响应速度快、识别率高以及监控区域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3S技术的广州市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为了对森林火灾做到以预防为主.扑救有效,使防火决策准确可行,利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电子技术建立了覆盖广州市的森林防火信息系统.本系统能够做到全天候实时监测林火状况,并能预测林火行为,提供关于火情的遥感图像信息以及扑救现场的实时图像信息,为森林火灾扑救指挥工作做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6.
渗透理论在森林火灾模拟系统中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林火行为对林火决策的重要性和林火的时空特性,主要利用渗透理论建立森林火灾的蔓延模型,通过该模型来模拟森林火灾的动向,仿真森林树木的分布情况和林火蔓延情况。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初步反映了森林火灾随林木分布密度不同而呈现不同蔓延情况的规律。同时,对风速、风向、地形等其他因素对火灾蔓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简单介绍了森林火灾蔓延的改进模型。图6表1参10  相似文献   

7.
肖海  吕子奇  向凯  彭国强  陈东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204-17207
为了解决预测森林火灾以及森林火灾发生之后的人员及设备的合理调度问题,基于ArcGIS Engine构建森林防火与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在此系统平台上,在没有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利用AHP法结合火险天气等级进行预测预报、设置最佳观测站位置等,在火灾发生时利用GPS对火点进行精确定位,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在三维场景中进行动态火势模拟,实时观测火势蔓延态势。此外,将王正非林火蔓延模型进行优化,以便更准确地模拟林火的蔓延,当火灾发生后可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损失评估。结果表明,采用王正非林火蔓延模型结合ArcGIS Engine三维分析,对森林火灾蔓延态势的掌握达到了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金平县森林火灾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云南省金平县的林火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分析影响森林火灾的主要气象因子及其组合着手,研究分析气象条件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影响和作用,揭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一般规律,为森林防火实践和林火预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大兴安岭卫星热点预报森林火灾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星监测是现阶段我国主要森林火灾监测方法,其本质是测报地面的高温热源,利用粗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进行林火监测时不能区分高温热源性质、精确定位火场,对于热点数据的地面核查反馈工作造成一定困难。提升热点数据处置的技术水平是森林防火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2005—2015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卫星热点数据和同时期森林火灾历史资料,利用ARCGIS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卫星热点初判林火发生次数的准确率79.7%,不同卫星初判热源差异较大,NOAA-16、NOAA-18、NOAA-19和FY-1D的报准率均在80%左右,监测次数综合达到1 928次,占总数的2/3,是监测林火的主力卫星。2)卫星预报初判林火发生位置平均误差为5 787.9 m;不同卫星初判热源差异较大,NOAA-19和Terra预报热点的误差较小,但监测数量偏少;NOAA-15和NOAA-17的监测数量虽然较多,但其误差非常大,NOAA-15有7 064.7 m,NOAA-17达到万米以上。3)在卫星监测到的219次森林火灾和历史资料记录的165次火灾中,有147次森林火灾能够对应,卫星的多报、少报问题主要集中于呼玛县,在连续监测同一场森林火灾时,容易出现多报、少报的现象。建议在无法提高卫星性能的情况下,改进卫星图像的处理技术,完善卫星图像的判读标准,提高判读的准确性,同时完善地面核查反馈的方案,以增加核查效率,降低核查经济成本,同时基于不同卫星的性能差异,建议在进行林火监测时应以预报精确的风云系列极轨卫星为主,以性能稳定的NOAA系列卫星为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监测体系的成熟完善,为森林防火灭火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森林火灾作为世界范围内林业重大灾害,我国每年都会出现上千次的森林火灾,造成了严重的森林资源破坏,大量经济财产损失,甚至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而林火监测与预警作为一项新兴的基础,在森林防火灭火中所起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鉴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林火监测与预警在森林防灭火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更好地发挥出林火监测预警作用献力。  相似文献   

11.
应用RS及GIS进行林业局森林火险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经过数字图象处理的TM图象,进行森林火险因子的各种空间数据采集;结合地面调查和实验,编制了森林资源分布图、森林可燃物燃烧性分布图、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图、人口密度图、道路网密度图和森林火灾发生率六种专题图.应用GIS空间数据库管理中的图象叠加、自然属性库进行分类,在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知识的计算程序系统,模拟森林火险领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甘肃省迭部林业局森林火险等级分为四级,即Ⅰ级高火险区,Ⅱ级火险区,Ⅲ级一般火险区,Ⅳ级低火险区.再以林业局为总体,各自然沟系作为总体评价单元,用小班火险等级加权平均计算面积、沟系的平均火险等级及林业局的平均火险等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陆地卫星TM数据在山区林地的分类精度,利用4个季节的帽儿山TM数据进行植被分类,并辅助以物候特征和地面GIS专题信息 采用由简单到复杂的信息提取过程,先利用基于光谱知识的林地提取模型提取林地边界,再用有监分类方法分别进行林地和非林地内部类型信息的提取,生成多季相综合分类图 分类精度比单时相提高了19 6%  相似文献   

13.
林火发生预报模型因为全面考虑气象、地形、可燃物、人为活动等影响林火发生的因素,故可得出更为准确的火险预报结果。因此,利用滇中地区的历史天气、地形、植被分布、VIIRS热异常数据集等数据,构建该地区的火发生预报模型,并利用历史林火资料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历史火点进行模拟预报,高于火险二级的预报,该模型比常见火险气象预报模型高23.9%;针对历史未过火点进行模拟预报,低于火险三级的预报,该模型比常见火险气象预报模型高14%。可以看出,所构建的林火发生预报模型的预报精度明显高于火险气象预报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客观森林环境的真实火险。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湖南省森林防火工作水平,保护森林生态建设成果,借助Excel和Matlab软件分析湖南省森林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总体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结合叠加分析方法形象展示湖南省森林火灾应急资源的空间分布结构并评判合理性。评判结果表明目前湖南省火灾应急资源空间分布配置不合理。  相似文献   

15.
贵州黔南州森林空气负离子分布特征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贵州黔南州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日本产ITC-201A型空气负离子测定仪,配合ITC801电脑软件,于2010年4月下旬—5月中旬对黔南州不同植被类型及空地上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测定,并利用单极系数(q)和安培空气离子评价指数(CI)对其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黔南州森林环境中的负离子浓度较高,平均为2 520个/cm3,空地和石漠化山地的负离子浓度较低,分别为740个/cm3和360个/cm3。2)不同林分类型的空气负离子分布特征表现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针叶林,除石漠化山地(360个/cm3)和空地(740个/cm3)外,其余林地的空气负离子含量均在2 000个/cm3以上。3)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海拔高度存在负相关,即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空气负离子浓度下降。4)在不同植被类型中,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竹林的CI值均在2以上,空气质量为A级。结论:黔南州的森林空气质量整体水平处于优良状态,适宜发展以森林为主的旅游业。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市房山区1986-2004年的林火历史数据为基础,结合房山区的地形和林业二类调查数据, 以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 GIS为工具,研究了房山林火发生强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林火发生强度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密切,林火发生强度与风速成正比,与坡度成线性递增关系,与绝对海拔高度成二次抛物线关系;林火强度受坡向的影响,发生在东坡和东南坡的林火强度较大;林火发生强度还受树种的影响,针叶树的林火强度大于阔叶树。  相似文献   

17.
基于3S技术的三维扑火队伍跟踪监控指挥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林火扑救过程中扑火队伍位置难掌握、指挥调度难统一的问题,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网络技术、无线电通讯技术,设计开发了三维扑火队伍跟踪监控指挥系统,应用到森林防火管理中.系统实现了指挥中心通过无线电通讯获取GPS终端定位数据,实时显示在三维虚拟场景和二维电子地图上,同时指挥中心可以向GPS终端发送语音、文字、导航等信息,系统还实现了监控中心通过网络连接GPS服务器,同步获取并显示扑火队伍的定位信息,从而实现对扑火队伍的远程指挥、多级监控,为森林防火决策科学化、指挥快速化、调度实时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GIS在森林防火决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森林火灾的危害,简要介绍了森林防火指挥决策系统,从电子地图管理、信息查询、热点信息查询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森林防火决策系统的各项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