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园用药安全性指标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20余种化学农药在茶树上降解动态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茶园用药安全性指标设计的概念。从农药被喷施在茶树上到随茶汤进入人体整个过程,在影响人体安全的因素中,作者选用了农药的5个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参数作为选择农药在茶园中适用性的安全性指标,也可供有针对性地合成农药结构设计时参考。上述5项指标中有4项属农药常用参数。这5项指标是:①在茶树鲜叶上的半衰期;③蒸气压;⑧水中溶解度;④允许每日摄入量(ADI);⑤大白鼠口服急性 LD_(50)。每项指标分为4级,其累计值即为该农药的安全性评价值。累计值低于或等于10属  相似文献   

2.
化学防治是当前茶树病虫害综合治理中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正确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是有效防治茶树病虫害、提高茶叶品质和增加茶园经济效益的关键。部分农药由于性质稳定、残留高,有的具有强烈异味,有的尚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在茶园施用将会严重影响到茶叶品质和出口贸易,还会污染环境并危及人体健康,这类农药不适合在茶园中施用,属于茶园禁用农药,为了引起广大茶叶生产者的重视,现根据有关资料将茶园禁用农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白云山地处湖北咸安区大幕乡,属幕阜山脉,最高海拔高度为695米,整个山地面积约5万亩,其中有林面积约3.5万亩,茶园面积1100多亩。该地自上世纪70年代在山上兴建茶园以来,茶农从没有在茶园里施用过农药,但茶树至今一直没有受到茶叶害虫和病菌的侵害,这在整个茶叶生产中是十分罕见的。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最近笔者随茶叶专家到白云山茶园进行了实地采访和调查。茶园长期无害虫侵害主要原因有四点:  相似文献   

4.
茶树上的害虫种类很多,为害性大。如广东省已记载的茶树害虫就有120种。近年来,随着栽培制度和技术的改进,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茶园中害虫的种群相已发生了显著变化,较为突出的就是一些新种类的出现,一些原来不为害茶的种群转而为害茶树,且数量日益上升,为害猖獗;一些原先在茶园发生很少的,属次要的害虫变为优势种群,对茶叶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报道的是广东茶区当前发生较多、威胁性较大的几种茶树新兴害虫。  相似文献   

5.
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园生态环境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由于较长时期来对茶树害虫的防治过多地使用农药,导致了茶园生态平衡的破坏,造成农药残留,影响制茶品质.因此,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作为害虫综合防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而近几年在茶园生物防治工作中,又以昆虫病毒的试验应用引人注目.国内各主要产茶省区近几年来已在近20种茶树害虫  相似文献   

6.
茶虫王防治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虫王是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最近推出的茶园专用低毒高效新品农药 ,据产品说明介绍 ,它对茶树多种虫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由于常规农药在茶园长时间使用而导致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影响了防治效果 ,为寻求更新茶园使用的农药品种 ,我县 1999年夏季引进了该农药。笔者在胡源乡章村茶场对茶虫王的适用浓度及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以下对比测定试验1 试验材料供试农药 :2 5%茶虫王乳油 (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防治对象 :假眼小绿叶蝉 ,黑刺粉虱2 田间试验方法试验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属梯级茶园 ,不设保护区。试验设 2 5%茶虫王乳油 2 0…  相似文献   

7.
为论证镉污染土壤种植茶树的安全性与可行性,通过盆钵茶园试验研究了湖南9个主栽茶树品种在不同镉含量土壤中对镉的吸收积累特性和茶汤中镉元素的浸出率。结果表明,在pH值4.1的土壤中,通过根系吸收的镉元素从根系到主干,再到侧枝枝干和茶树叶片的转运过程中,各器官的镉含量依次递减,茶树嫩芽(叶)中镉的富集系数仅0.13~0.24;茶树种植在土壤镉含量低于3.0 mg/kg的土壤中,茶叶没有出现镉超标现象;镉元素在茶汤中的平均浸出率为9.87%,利用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模型对茶叶和茶汤中的镉含量进行风险评估,表明供试茶叶样品中的镉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1995,(3):18-19
茶黑毒蛾(Dasychira baibarana Matsumura)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准确调查茶园中茶黑毒蛾的卵量,对预测预报及防治均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此虫大发生的年份进行了茶园中卵量的分布调查,现将调查结果作一报道。 调查方法 一、取样调查方法 选取不同卵量密度的代表性茶园5块,每块茶园调查45~2,即5(行)×20(丛),以茶丛为样方单位,计100个样方。调查时逐丛检查,记录卵块数及卵粒数,并分别记录杂草、茶树叶片、活枝干、枯枝、落叶等部位上的卵量。 二、分析方法 1.产卵场所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统计总卵块数和总卵数,计算每一样方的平均卵块数和卵量,同时分析这些卵在不同场所的分布。 2.分布型检验 根据调查所得的各组资料,以每样方卵粒量桉0、1~10、11~20、21~30……分别以统计值0、1、2、3……进行聚集度指标Ⅰ值、负二项  相似文献   

9.
吴雪原  盛旋  樊玮  汤锋  岳永德 《茶叶科学》2007,27(2):141-146
选择三唑磷、硫丹、氯氟氰菊酯三种农药,在生长均匀的茶园喷施,采摘施药后第2、5、9、14天和21天的茶树鲜叶加工成绿茶,获得含不同浓度农药残留的成茶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农药在成茶、茶汤和茶渣中的残留含量动态,研究表明:成茶和茶汤中的残留水平随施药间隔天数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茶汤中农药残留的浓度与成茶中的浓度呈正相关且为线性关系,平均浸出率分别为29.06%(三唑磷)、5.11%(硫丹)、1.73%(氯氟氰菊酯),不溶于茶汤的农药残留大部分存留于茶渣中。将人体因饮茶而摄入的农药残留量与农药ADI相比较,结果表明饮茶摄入的此三种农药的残留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非常小,仅在10-3~10-5 水平上。  相似文献   

10.
《茶叶》80年第4期刊载“两种农药的使用问题”一文后,菱湖化工厂李宁尔同志写了不同意见的文章,认为乙酰甲胺磷在茶叶生产上“大有前途”(载《茶叶》82年第1期)。特就此问题与李宁尔同志商榷。一、什么样的农药适合于茶园应用。农药对茶树主要病虫的防效是选择的一个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对茶树这样一  相似文献   

11.
联苯菊酯等菊酯类农药在茶叶上使用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规范使用农药,容易造成茶叶中农药残留,危害茶园环境,影响消费者健康。联苯菊酯是茶园中较为常用的农药。有研究表明,菊酯类农药在茶树上降解量的约45%是由生长稀释引起的。按照推荐浓度施用,7天安全间隔期后残留量可以降低至安全限量(5 mg/kg)以下。加工过程中联苯菊酯降低24%左右,主要发生在干燥工序。茶叶中的菊酯类农药在茶汤中浸出较少,绿茶和红碎茶中联苯菊酯在冲泡中分别溶出4.4%和4.6%。通过田间喷施降解剂(包括微生物制剂、氧化剂等)、辐照处理干茶等也有进一步降解联苯菊酯残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国家标准GB 2763.1—2018作为增补标准于2018年12月2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新增茶叶中百草枯和乙螨唑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值。百草枯和乙螨唑分别是我国茶园中禁限用农药和未登记农药,不允许在茶园中使用。然而,百草枯曾是我国茶园草害防治的主要化学农药之一,由于其理化特性与环境行为,导致茶叶中仍存在百草枯残留的风险隐患。尽管乙螨唑未在我国茶树上登记使用,但由于茶树害螨发生以及乙螨唑的防治效果,茶叶中存在违规使用未登记农药的潜在风险。因此,国家标准新增两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应引起业界对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视,实时监测茶叶中百草枯和乙螨唑的残留水平,确保茶叶农药残留低于限量标准,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和茶叶消费安全。  相似文献   

13.
水仙属半乔木型茶树,适合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土地上栽植。为了探讨闽南水他在不同茶园的长势,笔者选择了良岗山茶场,对闽南水仙在南坡的缓被、坡地和北坡的缓坡、坡地四种茶园的茶树进行长势观测,初步得知水仙在不同坡度、坡向的长势都有差异。观测结果如下表:从上表可以看出:①水仙茶树在南坡向的树冠结构是缓坡茶园比坡地茶园长势好;而北坡向茶园水仙茶树的树冠结构却是被地茶园比缓坡茶园好。原因是北坡向比南坡向阴,日照时间短,制造光合产物较少,因此,坡地茶园的茶树需要有较强壮的枝条和根系从土壤中得到养分。②水仙茶树不论…  相似文献   

14.
茶园农药须注意更新换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更新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更新限用或禁用农药名单,加之茶园害虫已对部分农药产生较高抗性,因此茶园农药须注意更新换代。本文梳理了目前茶园农药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推荐了几种用于防治茶树害虫的新农药。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茶叶试验场今年有7项试验,即:茶园施肥中耕方法试验;茶园复盖试验;茶树剪枝更新试验;茶树采摘试验;茶树轻修剪试验;茶树深修剪试验;原有茶园增产综合试验。这几项试验都要精确地记载青叶产量,因此我们感到试验区的采茶工作是很繁重的。采茶工多系临时雇来的短工,采  相似文献   

16.
茶树良种早期鉴定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属多年生作物,在遗传组成上又都是异质结合的,后代有广泛的分离。Wight(1939)的研究,认为在东北印度生产茶园中,约10%的茶树产量仅占总产的2%,而0.5%的茶丛产量比一般茶丛产量高二倍以上。Cohenstuart研究发现同一群体茶园  相似文献   

17.
茶园常用农药及其应用农药防治具有见效快,防效高的优点。在防治时,关键是要合理使用农药,首先要慎选农药品种。 (一)根据茶树生长特点选用农药茶树收获的对象是新梢,在一年中多次分批采收,采摘的新梢就是直接施药部位,而某些农药往往  相似文献   

18.
“茶树病虫害科学治理”课题在宁德市农校教学实习茶场,设立无公害茶园试验基地1.5bm^2。试验基地在虫情普查的基础上,设立了病虫测报网点,对茶树主要害虫进行了系统测报,分期研究制定防治指标,及其综合治理措施。几年来,宁德市农校教学茶园的病虫危害逐年减轻,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茶叶质量逐年提高,茶叶产品(1998~2004年)已达到农残未检出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仅就农校教学实习茶场无公害茶园建设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从60年代开始研究N、P、K三要素在茶叶产量、品质和茶树生长上的作用,70年代研究茶园复合肥的选型及施用效果,80年代研究茶树营养配方,90年代研究茶园土壤养分的丰缺指标,开发茶树专用复混肥。长期以来对湖南省茶园进行土壤肥力的分析监测,推行茶园平衡施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茶园平衡施肥技术的研究茶树营养具有一般作物的共性,即土壤类型与肥力水平的差异,导致的茶树营养要求多样性;同时茶树营养还有显著的特性,即茶树是多年生作物需肥有连续性;茶树生长的季节性和节奏性使其需肥具有集中性和阶段性;收获对象是营…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山东等北方茶区绿盲蝽为害越来越严重。绿盲蝽虽然只在春茶期为害茶树,但是绿盲蝽为害后,茶树鲜叶品质明显下降,由于春茶产值占全年茶叶产值的比例高,如何有效控制绿盲蝽在茶园的数量,又不造成农药残留,成为北方茶园管理技术中的一项难点。绿盲蝽喜食豆科植物的特性,资料中早有记载,但是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