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陵山区稻瘟病流行原因分析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流行年份我国有的地区发生面积50%以上,如四川省1984、1985年大流行,两年发生面积1600万亩,损失稻各8亿公斤。武陵山区位于我国湘、鄂、川、黔四省交界区,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地区。全区共有43个县、市(其中近40个县属于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  相似文献   

2.
<正> 一、概述辽盐2号是我所从丰锦变异株中经系选而育成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好:高产、多抗、优质,潜在生产力高。1988年六月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确认该项育种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同年冬季,辽宁省区试网会决定辽盐2号为我省常规水稻中晚熟组的对照品种,从而取代和结束了日本品种“丰锦”作为对照的权威地位。1989年7月被国家列为“八五”攻关重点扩繁推广项目,并居全国粳稻新品种首位,1992年在辽宁及北方稻区年扩繁推广指标为400万亩。  相似文献   

3.
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于1986年12月26~29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了年会。会议交流了各省(区)、市一年来杂交水稻生产、科研和种子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杂交水稻生产的形势与发展趋势,研究了 “七·五”期末可能达到的目标和1987年杂交水稻生产规划,讨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1986年全国杂交水稻生产情况 1.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创历史最高纪录。据这次会议统计,1986年南方13个省市加辽宁、北京等15个省(区)、市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达1.36亿亩,不但恢复了1985年退下来的面积,而且比最高的1984年超过200万亩。现在面积超过2000万…  相似文献   

4.
<正> 前言河北省冀东稻区是全省水稻集中产区,水稻面积200万亩左右,占全省水稻面积的2/3以上。为使本稻区的水稻栽培技术由传统经验模式向数学模型化发展,“七五”期间开展了水稻稳产高产优化栽培技术研究,经过三年多点实验,并对历史积累资料进行筛选,经计算机处理,形  相似文献   

5.
一、水稻细条病的发生与为害水稻细条病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tnhomonas oryzicola Fang et al)的简称。它是亚热带稻区一种细菌性病害,也是国内水稻检疫对象之一。该病全国最早在广东发现,1985年先后在广西、贵州、福建等11个省130多个县发生,现已扩展到长江以南的稻区,并有继续蔓延的趋势。我省六十年代仅在沿海地区偶尔零星发生,到八十年代初开始从闽南、闽东逐渐向闽西闽北的龙岩、明溪、大田等地蔓延并逐年扩展。例如龙岩地区1985年发病面积为1.2万亩,  相似文献   

6.
常熟市农科所自1984年参加苏州市科委组织的水稻育种协作攻关及江苏省“八五”、“九五”农业重大攻关项目———太湖稻区早 (中 )熟晚粳新品种选育 ,以及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优质、高产、多抗粳稻新品种选育”以来 ,围绕高产、优质、早熟、抗病育种目标 ,经过18年努力 ,先后育成了“太湖粳1号”、“太湖粳2号”、“常熟黑米”、“常农粳1号”、“常农粳2号”5个水稻新品种。同时还获得了一批很有希望的苗头品系。2001年有8个品系参加全国、省、市区试、品比和联鉴 ,还有172份材料正在鉴定选拔之中 ,选育各代材…  相似文献   

7.
王洁  冯瑞英 《中国稻米》2003,9(5):17-18
2002年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共组织了豫粳6号组、中作93组、金珠1号组、秋光组、吉玉粳A组、吉玉粳B组和长白9号组共7个熟期组的区试及豫粳6号组、中作93组、秋光组、吉玉粳A组共计4个熟期组的生产试验。供试品种 (组合 )共计91个 ,来自北方稻区16个省 (市、自治区 )的46个  相似文献   

8.
“闽科早22号”是以“四丰×竹科2号”作母本和“78130”杂交而育成的早中熟早稻新品种,1989年全省示范3~4万亩。1990年全省示范10万亩,现将示范结果汇总如下: 产量表现“闽科早22号”1989年参加福建省水稻中熟组预试,平均亩产410.2公斤,比对照种“119”增11.6%,达极显著,产量名列第一;199年继续参加中熟组省区试,16个区试点平均亩产391.8公斤,产量也位居首  相似文献   

9.
新稻35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从日本引进的晚熟黑粳品种奥羽368变异株中选育而成的粳稻新品种,2008—2009年参加自治区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611.44kg/667m^2。2010年3月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集优质、丰产、营养价值丰富、抗病、抗倒于一体,适合南、北疆≥10℃积温在3200℃以上稻区种植,是一个推广应用前景良好的特种稻品种。  相似文献   

10.
王洁 《中国稻米》2004,10(6):24-25
2003年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试验共组织17豫粳6号组、中作93组、金珠1号组、秋光组、吉玉粳组和长白9号组6个熟期组的区试及生产试验,供试品种(组合)共计83个,来自北方稻区16个省(市、自治区)的48个农业科研与良种繁育单位承担了试验,试验点次共78个。经过对试验资料的分析总结和区试年会讨论,有13个品种(组合)在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优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优质早稻研究进展和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稻米品质改良的现状(一)自1985年农业部在长沙召开全国优质米生产座谈会以来,水稻育种家随即改变育种方向,集中主要精力,主攻优质稻品种,经12年的曲折历程,优质稻研究有了显著进展。80年代中后期湖南农科院率先投放了优质早稻新品种湘早籼15号,结束了我国早籼米质差的历史,1995年推广了190万亩以上。90年代中国水稻所投放了中优早3号,并通过审定,1995年推广了160万亩。江西省育成的赣早籼19号,经省审定后,1994年推广120万亩以上。广东省根据该省自然生产条件和稻米市场的要求,提出了优质米的选择标准为:10粒精米长:宽:…  相似文献   

12.
七优2号原名台杂2号,是浙江省台州地区农科所配组的粳型杂交水稻组合。它具有株 型紧凑、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稳大粒多、较抗病虫害,:一以及中熟晚粳较耐低温和秧龄弹性较大等特点,是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适宜作连作晚稻,产量潜力较大的粳型杂交组合。 温岭县从1985年开始试种,1988年示范500余亩,1989、1990两年参加南方稻区杂交粳稻开发利用,先后建立七优2号百亩方、千亩片和万亩示范区,试种结果表明,该组合表现丰年大增产、灾年能保产。1988年晚稻生育期间风调雨顺,马公乡下香村中心示范50.4亩七优2号平均亩产600.4公斤,比对照杂交税稻…  相似文献   

13.
吉宏6号吉林省全禾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水稻新品种,201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吉审稻2014019。是目前吉林省审定的首个带香气的圆粒优质水稻新品种。生育期138 d,分蘖力适中,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333.4 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2.1%。适应于吉林省中熟及中熟以上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秀字号大麦新品种选育始于1979年,至今历时20年之久,前后育成大麦新品种秀麦1、2、3号以及新品系秀80-7等,1985~1998年14年来在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1400万亩以上,对促进大麦生产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麦新品种申麦3号是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和金山县种子公司合作,在1986年用y80-81(现名申麦1号)和85-10(现名沪麦10号)杂交的F1代再用y80-81回交的后代经多年选择而成,原编号为B89-3-1,1996年5月通过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经过多年多地试种表现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等特点之外,在熟期上出现了超亲优势,成为本市首次育成的高产、持早熟大麦新品种,同时对双亲中存在的黑穗病“玻璃麦”,和难脱粒等缺点有了改良。该新品种1995~1996年度全市已种植1.3万亩。今年秋播达5万亩以上。1产量表现根据多年市县区试比较,以…  相似文献   

16.
《中国稻米》2004,(3):5-5
2004年4月14~18日,全国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会和超级稻育种技术论坛在海南省的三亚召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指出,我国在水稻高产理论和育种技术方面的科研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据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博士介绍,目前,我国水稻专家已经初步揭示了水稻超高产的遗传和生理基础奥秘,至今共培育出9个超级水稻新品种,以及10多个超高产杂交稻品种。超级稻新品种在过去5年累计播种面积已超过746.7万hm2(1.12亿亩) ,单产比现有品种增产10%以上,高的达到了30%。超级稻计划又称水稻超高产计划。“超级稻”的概念由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首…  相似文献   

17.
九稻39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九稻39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选育出的水稻新品种。种植实践表明:该品种平均产量9 000 kg/hm2以上,对苗瘟、叶瘟有较强的抗性,并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米质经检测达国标二级以上。该品种2005年~2007年连续3 a被吉林省农委确认为吉林省中熟稻区主导品种,近两年种植面积约占吉林省中熟稻区的1/3左右,2007年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400万亩。目前常规粳稻种植面积500余万亩,只占历史上可种面积的40%左右,大部分面积披杂交籼稻代替,而近年杂交籼稻优势下降、病害加重,作双晚栽培更因穗期不耐低温,不能稳产保收。“七五”期间我省推广杂交粳稻34.96万亩,平均亩增稻谷50公斤以上,总增优质稻谷1748万公斤,增值千万元。特别是1989、1990年南方稻区杂交粳稻科研推广协作组成立以来,在“1038”示范活动推动下,经两年努力,示范范围扩大,产量水平有所提高,制种技术和产量也有新的突破,组织管理上有了新的经验,现将两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杂空间精…  相似文献   

19.
甬优9号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所与宁波市种子公司联合选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2009年闽北建阳、邵武、武夷山等烟后稻区引进试种,2010年扩大示范面积,2011—2013年在闽北作烟后稻大面积示范推广。主要介绍了甬优9号在闽北作烟后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郭嘉诚 《中国稻米》1994,1(1):17-17
四川省沿袭4000多年的水稻水田育秧技术正在被旱育秧代替。1993年.全省13个地、市、州数十个县示范推广旱育秧水稻130多万亩,平均每亩增产56公斤.最高增产90多公斤,全省由此增加稻各3640万公斤。涪陵县20万亩旱育秧示范稻田的亩产量,比当地地膜育秧或温室两段育秧增产17.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