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发生在棉花中后期,遇干旱年份,红叶茎枯病的危害程度超过其他棉病造成的损失.2003~2005年棉花红叶茎枯病在我市连续大发生,病田率在60%以上,一般病株率在30%~60.1%,最高达92.3%.发病植株矮小,结铃少而小,吐絮早,纤维品质差,部分严重田块可造成绝产.  相似文献   

2.
红叶茎枯病又称"黄叶枯病"或"凋枯病",是棉花中后期经常发生的暴发性生理性病害,一般在初花期开始发病,盛花期至结铃期发生普遍且严重。棉花发生红叶茎枯病这一生理性病害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缺少钾(k)引起的,发病的棉花植株维管束颜色通常不发生改变,与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病症状想区别。最近几年,我国农民两市作用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地降低,旱地作物,尤其是棉花的种植在不断地提升,但是棉花种植以及管理技术并没有跟上,所以,棉花在不同生育时期发生红叶茎枯病的几率比较大。本文对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棉花叶片发红一种情况是棉花在中后期发生棉花红叶茎枯病;另一种情况也可能是棉花缺钾症。棉花红叶茎枯病棉花红叶茎枯病是棉花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非侵染性病害,又叫黄叶枯病或凋枯病,是棉花中后期经常发生的爆发性病害。症状主要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由于棉花生长中后期雨水天气较多,致使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逐年加重。一、发病症状 红叶茎枯病一般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发展。染病棉花根系粗短,须根少,发育不良。病叶先现黄色,随后产生红色斑点,最后全叶变红,叶脉仍为绿色。茎秆及叶柄基部常发生褐色至黑褐色的条状或不规则的病斑。  相似文献   

5.
棉花红叶茎枯病是由于棉花缺钾而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一般在棉花蕾期开始显症,在结铃吐絮期发病最重。在7~8个月有效生长时期如遇干旱,尤其久旱下暴雨,或连续阴雨,最易导致红叶茎枯病迅速暴发。  相似文献   

6.
棉花红叶茎枯病是由于棉花缺钾而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一般在棉花蕾期开始显症,在结铃吐絮期发病重要。在7-8个月有效生长时期如遇干旱,尤其久旱下暴雨,或连续阴雨,最容易致红叶茎枯病迅速暴发。  相似文献   

7.
<正>棉花红叶茎枯病是由于棉花缺钾而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一般在棉花蕾期开始显症,在结铃吐絮期发病最重。在7~8个月有效生长时期如遇干旱,尤其久旱下暴雨,或连续阴雨,最易导致红叶茎枯病迅速暴发。1发病症状红叶茎枯病主要从主茎顶端或果枝的枝梢开始发病,自上而下,自内向外发展。叶片初呈暗绿色,叶肉逐渐由黄色变成暗红色,叶质增厚变脆,皱缩反卷;叶脉仍  相似文献   

8.
棉花红叶茎枯病又称"黄叶病"或"凋枯病",是棉花中后期经常发生的暴发性生理性病害。近几年在深州市发生比较严重,在盛铃期叶片脱落或整株枯死,幼铃脱落,成铃铃重下降,衣分降低,不能正常吐絮。据调查,一般棉田病株率达5%~10%,重病地块达20%~30%,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初,102团棉花发生了大面积的红叶茎枯病,发病率达30%,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10.
<正>棉花红叶茎枯病又称凋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一般在初花蕾期开始发病,盛花至结铃期发病较重且普遍。受害轻的植株叶片发黄,铃少且小,纤维短,吐絮不畅;发病重的植株则提前枯死,造成棉铃不能成熟,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2014年,南皮县红叶茎枯病严重发生,棉田发生面积占植棉面积的46.3%,其中重病田占发病田的13.3%,给棉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近几年在曲周县发生比较严重,在盛铃期叶片脱落或整株枯死,幼铃脱落,成铃铃重下降,衣分降低,不能正常吐絮.据调查,一般棉田病株率达5-10%,重病地块达20-30%,最高达40%以上,严重影响了棉花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对宁河县棉花红叶茎枯病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其发病原因与土壤、施肥、气候及栽培管理等密切相关,特别与钾肥供应量关系极大.提出了防治棉花红叶茎枯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睿 《河北农业》2006,(5):16-16
2005年。邢台市桥西区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生较重,对棉花生产产生了较大影响,现就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丰南区常年种植棉花面积0.67万hm2,由于连年种植及相应栽培管理措施的滞后,使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棉花生产。近几年,对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生与预防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摸索出了一套防治红叶茎枯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棉红叶茎枯病是棉花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本文主要介绍了棉红叶茎枯病的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爱优518”     
分析棉花红叶茎枯病的症状表现、发生规律及发病条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棉花红叶茎枯病的症状表现、发生规律及发病条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棉花中、后期,特别是重茬棉田有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它使成铃减少,铃小,衣分低,严重时全株早衰,早死,对棉花品质和产量影响极大。红叶茎枯病主要从主茎顶端或果枝的枝梢开始发病,叶片初呈暗绿色,叶肉逐渐由黄色变成暗红色,叶质增厚变脆,皱缩反卷  相似文献   

19.
我市有相当一部分棉花常发生红叶茎枯病。发病严重的,8月上旬棉叶全部脱光造,成产量锐减。1981年以来,我们对棉花红叶茎枯病的成因与防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棉花红叶茎枯病与土壤缺钾密切相关,施用钾肥有明显的防病效果。 研究采取大田调查与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小区试验,随机排列,每亩基施水粪肥10担、含9%P_2O_5的过磷酸钙50公斤,追施蕾肥碳酸氢铵15公  相似文献   

20.
山东棉花病害主要有19种,根据其发病部位和为害特点,一般分为四大类:苗期病害、枯黄萎病、铃部病害及叶部病害。在抗虫棉田,苗期病害、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尤为突出,选用种衣剂,可提高苗病防治效果,用抗病品种防治黄萎病是重要措施,对红叶茎枯病采取追施和喷施磷钾肥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