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朱斌  刘晓燕  陈秀红  丁同华  王华 《蔬菜》2016,(11):39-40
为发挥东台市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大、技术强的优势,探索出了大棚西瓜复种西兰花高效种植模式。具体生产中通过西瓜选择适宜地块、提早搭建大棚、应用优质品种、坚持适期播种、采取多层覆盖、科学运筹肥水、人工整枝授粉、及时防治病虫以及适时采收;西兰花选用优质品种、适期播种育苗、适时适龄移栽、坚持科学用肥、适时除草松土、及时防病治虫和适期采收保鲜等技术运用,取得了高产、高效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2.
秋冬茬辣椒种植供应春季的主要茬口,北方一般7月播种育苗,苗龄60天左右,10月陆续采收上市.秋冬茬大棚种植辣椒,外温落差较大,前期高温后期低温危害,辣椒落花落果严重,秋冬茬种植辣椒要做好保花保果管理增产增收. 1 培育壮苗 1.1 育苗 7月播种,大棚保温好的适当晚播.棚辣椒栽培须从幼苗期在塑料薄膜覆盖条件下生长,适应大棚条件.苗期保持适宜光照和温度.苗床位置选择地势高地,防雨水冲苗床.  相似文献   

3.
《中国瓜菜》2019,(7):76-77
豫西山区的高海拔地区夏季气温适宜高山蔬菜生长,笔者介绍了豫西山区嵩县高山夏秋季花椰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择优良品种、培育优质壮苗、适时移栽、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期采收等生产环节管理,2018年实现667 m2单季产值约7 500元,经济效益较好,对推动当地高山蔬菜产业发展、促进豫西山区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夏邑县秋季大棚辣椒种植面积大,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秋季辣椒生长前期温度高、光照强,而生长后期温度低、光照弱,若栽培管理不当,容易造成大幅减产,降低种植效益。该文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整地施肥、适时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夏邑县秋季大棚辣椒高效栽培技术,供气候条件相似地区的椒农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塑料大棚设施,通过科学选用品种,精心设计播种、适期移栽,进行大棚西兰花双季栽培;通过合理株行距配置建立高质量群体,适时覆盖薄膜、合理通风调节温湿度,科学肥水管理、病虫综全防治等,提高大棚西兰花产量和品质,错峰上市供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早春设施大棚西瓜的品种选择、温室育苗、适期定植、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内容,本文就早春设施大棚西瓜五膜嫁接栽培技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9,(5):80-81
根据四川地区早春气候特色,结合辣椒早熟栽培生产实际,通过选择早熟优良品种,秋季9月下旬至11月下旬播种,大棚内越冬育苗,翌年1—2月适时在大棚内定植,定植后加强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生长期的主要病虫害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形成了一套适合四川盆地早春大棚辣椒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菜农获得较高生产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民增收奔小康,满足市场需要,经2年试验示范,摸索出罗甸县旱地低海拔富热地区春白菜-夏秋辣椒-秋冬莴笋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研究总结出选择适宜种植区域;合理衔接茬口;选适宜优良品种,适时播种、移栽;采用科学的育苗方法等为重点的全年高效栽培技术,并进行示范,使667 m2三季产值约达3万元。  相似文献   

9.
桂北春提早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北地区春提早大棚西瓜栽培一般于1月下旬2月上旬播种,3月下旬4月上旬采收,西瓜上市期与桂南地区的露地西瓜错开,经济效益较高。广西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结合当地瓜农的生产经验,总结了一套桂北地区春提早大棚西瓜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搭建大棚、播种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供当地和相同气候条件的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辣椒种植面积非常大,四川是喜欢吃辣椒的地区,一年四季均有种植。成都平原有春大棚、春露地、秋延栽培这几种种植模式。秋延大棚栽培7月育苗,8月移栽,国庆节前后上市。种植品种以四川杂交二金条为主,以青椒上市供应本地消费市场。在大棚种植可免受霜冻影响,一直采收至12月底。依据成都平原的气候特点,从品种选择、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介绍了成都平原地区秋延辣椒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经实践总结,形成了两膜覆盖马铃薯复种辣椒高效种植模式,包括栽培茬口、品种选择、整地播种、肥水管理、两膜覆盖、绿色防控、收获及收后处理等马铃薯栽培技术和复种辣椒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与采收技术,该模式平均每667 m2纯收益16 340元,比传统的两膜马铃薯复种大白菜模式增加效益7 940元,而且通过轮作降低了土壤连作障碍,适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连彩虹  漆文选 《蔬菜》2019,(6):47-50
为了改进渭源县蚕豆传统种植中的管理粗放、缺乏相应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弊端,充分发挥当地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及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经过多年的试验摸索,总结出了667 m~2产量为200~250 kg的蚕豆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有效遏制了近年来日益明显的蚕豆品种种性退化、病害严重、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的趋势,通过优选良种、合理选茬、精细整地、留根养土,以及广施农家肥、补施优质化肥、适时早播、宽窄行种植、促发壮苗、早防病虫害、科学收贮等一系列高效栽培措施的应用,保证了渭源县蚕豆的传统特色优势,同时达到了大面积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花椰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松花菜的种植面积和市场占有率迅速增长的情况,从种植情况、种子研发企业和松花菜栽培情况3大部分展开,介绍了京津冀地区花椰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列举了京津冀地区花椰菜品种品质、育种技术及商品物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如加强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花椰菜新品种选育,重视花椰菜现代育种技术的创新,加强育种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推进京津冀花椰菜产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高花青素含量的芥菜新品种——客家紫芥1号的广泛种植,对其进行试验和生产探索,挖掘客家紫芥1号的特征特性及保健优势,其表现为叶片颜色深紫、花青素含量高、纤维少、口感甘醇,667 m~2产量3 000~4 000 kg;并从播种育苗、整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一套高效栽培技术。客家紫芥1号具有普通(绿叶)叶用芥菜所不具备的营养保健功能及食品添加剂开发利用前景,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制种成本高的问题,在东帝汶进行了辣椒制种研究。2015—2017年对湘研1586在东帝汶进行了杂交制种,整个生产周期约5个月,平均产量达510 kg/hm2(2017年),表明湘研1586较为适合在东帝汶进行制种。从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采花授粉、脱粒晾晒及病虫害防治方面总结了湘研1586在东帝汶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华南地区夏秋季十字花科叶菜的生产成本,实现绿色、安全的生产方式,总结了十字花科叶菜在双层防虫网覆盖条件下的夏秋季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内外防虫网室的材料选择和搭建方法以及相配套的地块整理、品种选择、播种方式、合理施肥、水分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利于满足当地居民对绿色、安全、优质蔬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翠宝4号”是邯郸市蔬菜研究所利用雄性不育系培育出的高产、抗逆F1代杂交球茎甘蓝新品种,肉质脆嫩,有甜味,品质优,耐贮存,耐寒,抗抽薹,抗病性好,适宜全国各地春秋露地和保护地栽培。其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特征特性、培育壮苗、适时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可实现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市场对肉质细腻、口感香糯、味道甜美香芋南瓜的旺盛需求,充分发挥其茎蔓细小、侧枝分生能力旺盛、坐果能力强的品种优势,在反复试验和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适合南方地区香芋南瓜早春生产的技术方案,提出了适当密植和多蔓整枝的措施,技术方案集成了幼苗培育、定植方式、压蔓整枝、辅助授粉、水肥管理、及时采收和病虫害防控等步骤和内容的生产技术,可用于指导和规范南方地区早春季节香芋南瓜生产,以达到高产、提质、增效目的。技术实施后,每667 m~2产量可达2 200 kg,产值6 6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贵阳市大蒜生产管理粗放、种植方式参差不齐、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的现状,充分发挥大蒜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及蒜苗、蒜头产品市场需求旺盛的优势,总结出了贵阳地区大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重点包括选择优良品种,精细整地,科学施肥以及合理密植、适时播种、肥水管控、病虫害防治等,以期指导当地大蒜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20.
摘要:绿宝宝是以TJH2-2为母本,以CT2522为父本培育而成的中熟一代杂交种,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较旺盛,果实长椭圆形带突尖,较耐贮运,成熟果绿色,平均单果质量40 g左右,口感佳,产量52 500 kg/hm2 左右。为实现其高产、高效栽培,综合生产实践,探索出早春栽培技术,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