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气候变化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当前全球都呈现出气候变暖态势,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详细介绍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针对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与农业产业具有密切耦合关系,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水资源变化、种植结构和产量变化等因素将影响粮食生产。气候变化引发的粮食消费习惯、粮食产量和结构变动将影响粮食贸易和流通。我国为确保粮食安全,针对气候变化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农业领域目前还没有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门立法,缺乏稳定的法制保障。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应完善粮食安全法制保障能力,增强粮食安全的法律保障意识,构建粮食安全法律规范框架,调整修改完善粮食安全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对中国现在及未来的农业生产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严重地危害到国家粮食安全并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发展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业种植结构、技术的调整和改进等为方向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创新农业开发理念,采取必要的策略和政策以保障农业综合开发的顺利实施.从而使农业生产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在促使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同时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永续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客观存在并在继续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01评估报告指出,最近20多年来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冬季变暖非常突出.黑龙江正处于这一纬度位置,是我国对温度变暖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在气候变化诸多方面影响中,农业是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的产业.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正效应同时也有负效应.IPCC报告(2001)指出中纬度的农业生产在气候变暖几摄氏度以下,一般为正面影响,超过这个范围为负面影响.现从气候变暖对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种植结构、农业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加以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垦》2010,(2):37-39
我国是一个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减轻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增强农业抗御气候风险的能力,应当成为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摘要:受到很大影响。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确保粮食安全。主要分析陕西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全省总体上平均气温升高、降水总量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气象灾害造成损失逐步增加的趋势,结合陕西农业生产实际和粮食生产以及未来气候预测.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确保粮食安全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气候变化和保障全球粮食安全,联合国提出了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的理念与实践途径,目标是实现提高农业生产力、适应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个方面的共赢。笔者阐述了气候智能型农业产生的背景、内涵和相关的技术方法,并介绍了不同国家的实践模式和成功案例。结果表明:气候智能型农业是全球农业转型发展的新方向,可通过土壤、水分、遗传资源和产业价值链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引导当前农业系统做出必要改变,以共同解决粮食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中国亟待从全球经验和本国国情出发,推动气候智能型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保障粮食安全是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中国是气候变化带来灾难最严重的国家。气候变化会带来恶劣天气与气候灾害频繁出现、农作物生产量与国民生产总值降低、自然承受能力与环境可持续生存能力降低。在以后的20~50年,我国农业会受到气候因素的严重冲击,并影响到粮食生产的安全性。本文主要针对气候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粮食安全始终是保障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议题,而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就是要保障粮食生产力,确保粮食在国际局势动荡、重大自然灾害等关键时刻能够产得出、供得上。虽然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力提升,但仍面临着耕地非粮化倾向呈扩大趋势、种粮劳动力持续转移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在新时期要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等措施,提升我国粮食生产力,确保粮食稳定供给,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赵姣  杨晓光  王志敏 《农学学报》2015,5(9):117-124
[目的]为适应气候变化和保障全球粮食安全,联合国提出了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的理念与实践途径,目标是实现提高农业生产力、适应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三个方面的共赢。[方法]该文阐述了“气候智能型农业”产生的背景、内涵和相关的技术方法,并介绍了不同国家的实践模式和成功案例。[结果]“气候智能型农业”是全球农业转型发展的新方向,可通过土壤、水分、遗传资源和产业价值链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引导当前农业系统做出必要改变,以共同解决粮食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结论]中国亟待从全球经验和本国国情出发,推动“气候智能型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下,给全球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重要的影响,进而直接导致我国北方的农业种植制度、栽培措施与种植面积发生改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浪潮的推进,我国粮食生产趋势得到增长。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水稻的主要种植大省,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水稻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气候变化导致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因素,提出了水稻生产与种植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对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通过激化引起全球饥饿的驱动因素如经济衰退和下滑、冲突与不稳定等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具体而言,疫情干扰了全球粮食供应链的稳定和畅通,削弱了脆弱国家和人群获取粮食的能力,加剧了政治不稳定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极影响也折射了治理体系不平等、粮食体系缺乏适应性和韧性、粮食贸易脆弱性和波动性频发等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困境。新冠肺炎疫情与粮食安全相互影响,需要以人类安全的整体视角来治理。短期来看,抗击疫情需要大国承担责任,共同提供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畅通和稳定全球粮食供应链等全球公共产品,提升对弱势国家和群体援助的协同性和有效性。长期而言,国际社会需要建设更加公正、合理、以人为本的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提升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能力,利用数字转型提升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贸易能够促进粮食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在全球粮食安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粮食供应的不确定性引发了一系列出口限制措施的实施,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负面影响。WTO成员就粮食贸易措施提出的建议主要以实现粮食安全为目标,包括永久取消部分农产品关税且不使用出口限制措施、限制使用出口限制措施、提升透明度、推动WTO体系内农业贸易制度改革等。粮食出口限制在价格波动期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安全政策工具,取消出口限制并不必然会支持粮食安全。应考虑在WTO制度框架内对出口限制措施的实施加强纪律约束,确保其实施不对粮食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并考虑发展中成员的特殊情况。此外,支持各成员建设有韧性的农业部门也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发展中成员应充分利用WTO给予的政策空间,加强此类措施的规范与实施,并继续推动WTO有关规则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2月2日,FAO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会议上表示,维护生物多样性对粮食生产、保护基础生活和农村生计至关重要。生物多样性是粮食安全和营养的根本保障,它确保营养丰富和充足食物的可持续生产,并使农业、林业和渔业适应如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等全球性挑战。通过可持续的做法减少农业部门的生态足迹将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1,(1):10-10
联合国粮农组织2010年10月28日发表《"气候智能型"农业:有关粮食安全、适应和减缓问题的政策、规范和融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将使许多粮食已经严重短缺地区的农业生产力、稳定性和收入进一步下降,若要满足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全球农业产量还须在未来40年间增加70%,亟需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气候智能型"农业是一种既能够增加森林面积,  相似文献   

16.
宗何 《世界农业》2004,(3):55-55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2004年2月12~13日在意大利罗马总部主办了全球稻米大会。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泰国等国家的专家和政府官员代表出席了大会。与会代表就国际稻米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及其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如何加强农民种植稻米的积极性,如何应对新经济和政策等给稻米生产带来的新挑战,以及利用科学和新技术增加单产和可持续生产力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呼吁国际社会加强稻米的可持续生产系统,确保全球的粮食安全。作为一个主要粮食来源,稻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粮食安全、脱贫和改善生活至关重要。但…  相似文献   

17.
笔者于1990—1991年,曾两次应邀出席了由美国环境保护署(简称EPA)召开的题为“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粮食生产的影响”国际研讨会,现将EPA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的研究介绍如下。 一、粮食生产 EPA目前主要选用两种成功的作物模型,即CERES(作物—环境资源综合系统)和SOYGRO(大豆生长模拟模型)作为效应模型,并与上述区域性气候变化情景耦合,分别在当前气候(BASE)与各种CO_2倍增气候情景下运行,以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美国和全球粮食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极端气候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提出了极端气候背景条件下确保粮食安全的措施,包括科学规划农业生产格局、依靠自己的力量、适时加大粮食储备、重视农业气象预测预报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得到了一些初步结果,但与国外目前进展状况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加之,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应当把适应气候变化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优先战略,把促进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一、气候变化使农业生产面临突出问题一是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加大。据估算,到2030奶牛、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  相似文献   

20.
非洲农业产量对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文娇  陶福禄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6):3157-3166
非洲是全世界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地区,而非洲农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敏感。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非洲农业和粮食安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提高气候变化对非洲作物产量影响的理解,揭示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及时、正确和有效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本文综述了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作物机理模型、统计模型和经济模型目前研究这一问题的三大主要方法,系统阐述了非洲农业对过去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及适应措施。未来气候变化对非洲农业的可能影响,不同的研究在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随着气候情景、研究方法和作物种类的不同,影响程度的结论差异性较大:作物机理模型方法显示的影响范围是-84%-62%;统计方法评价的影响范围则是-57%-30%;而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显示的影响范围是-100%-168%。随着气候变化对非洲农业的影响得到公认,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选育抗旱品种、发展保护性农业、完善灌溉设施、调整技术管理等适应措施将有可能对粮食安全带来更大的益处。另外,加强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增强气候预报、有效结合气候变化制定农业生产种植和管理措施、调整作物布局、发挥区域和国际组织(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在非洲应对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合作和对非洲的援助等措施均可提高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本文进一步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数据、方法、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气候变化的间接影响、缺乏综合研究等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非洲农业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为解决非洲粮食安全问题和消除非洲贫困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也为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