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114只15日龄“伊莎”公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用组),每组57只.实验组以151x的照度、9L:3D:5L:7D的间歇光照周期补加光照,使每天的光照时间达14h,对照组仅接受自然光照.结果表明:不同日龄实验组鸡的血浆睾酮含量均略高于相应的对照组;实验组鸡的精液品质高于对照组.各日龄实验组鸡左、右侧睾丸的重量和体积均略大于相应的对照组,精细管管径均显著地大于相应的对照组;150日龄时,实验组鸡精细管管壁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实验组鸡睾丸内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各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的超微结构未见差异.  相似文献   

2.
饲料中粗蛋白水平与钙含量对父母代种公鸡精液质量及受精率的影响@李志芳¥江苏省通州市畜牧兽医站饲料中粗蛋白水平与钙含量对父母代种公鸡精液质量及受精率的影响■李志芳(江苏省通州市畜牧兽医站226300)我们在饲养伊莎父母代种鸡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用不同...  相似文献   

3.
公牛精液品质的季节性变化与环境温度的关系T.J.Parkinsonotal著夏丽艳译用十七头公牛做12个月的精液品质调查并进行血浆中孕酮、睾酮和精液中睾酮含量的测定.在中冬和完夏,精子的产量两次处于最低点.在夏季精子产量的低点.精子的畸形率最高,冻后...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繁殖期三黄种公鸡精液品质及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按单因子6水平设计,日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每千克10.5MJ、10.9MJ、11.3MJ、11.7MJ、12.1MJ和12.5MJ,选取32周龄三黄种公鸡24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6种试验饲料。结果,能量水平极显著地影响精液的pH值和精子密度(P0.01),显著影响有效精子数(P0.05)。极显著地影响血清睾酮、精清总胆固醇含量。当能量水平为11.7MJ/kg时,公鸡的精子密度最大,有效精子数最高,精液量最多。能量水平为11.3MJ/kg时精子活力最高,pH值最高,血清中睾酮含量最高。结果提示,广西三黄鸡种公鸡繁殖期日粮能量的适宜水平为11.3MJ/kg~11.7MJ/kg。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美系长白、大白和杜洛克种公猪睾丸体积、精清中睾酮含量与精液品质的关系。研究采集了44头杜洛克、31头长白和22头大白种公猪的精液并测定其精液品质,测量其睾丸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结果表明,种公猪睾丸体积从大到小依次为大白、长白、杜洛克;长白在精子密度、活力和畸形率方面是较好的,杜洛克精液品质是3个品种中较差的;睾酮含量与精液品质呈弱相关,睾酮含量与睾丸体积不相关,精液品质与睾丸体积不相关。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E和维生素A是公鸡必不可少的维生素,饲料中含量的多少与精子的发生、成熟有关,绝大部分种鸡场都重视这一问题,且研究得也较深入。大部分认为维生素E、维生素A分别为10毫克、15000单位时能满足机体需要,笔者按照本市种鸡场可配种公鸡使用频率高的实际情况(一般1周用5天,歇2天,我们用9天歇1天),在此含量的基础上在每千克饲料中再添加维生素A5000单位,维生素E10毫克,以观察精液品质和受精率。现把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在经过外貌评定、精液品质测定等过程后,选择性能相似的伊莎父母代…  相似文献   

7.
泰和公鸡外周血浆睾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自从70年以来,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禽类血液中睾酮含量已陆续有些报道,在家鸡方面;Furr等(1970)Schrocksnadel等(1971)和Schanbac-her等(1974)曾先后报道了家鸡血液中的睾酮水平。国内这方面开展得较少,祖国医药学中早已用作配制乌鸡白凤丸的主药——泰和鸡(别名乌骨鸡、武山鸡),其血液中睾酮水平,迄今仍为空白。为研究泰和鸡的种质特性,寻找提高其生产性能的途径,我们在研究泰和鸡母鸡血液激素含量的同时,也测定了泰和鸡公鸡血浆睾酮含量,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探究蜂花粉对公鸡外周血浆代谢激素与精液品质的影响。选用90只26周龄公鸡,采用单因素方差随机试验,随机的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含有0(对照)、0.5%、1%、1.5%、2%蜂花粉日粮,试验时间为65 d。结果表明,公鸡外周血浆胰岛素浓度,0.5%、1%、1.5%、2%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随着日龄增加胰岛素浓度逐渐增加,公鸡外周血浆甲状腺素浓度第65 d 1.5%与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随着日龄增加浓度增加。结果说明:蜂花粉通过代谢激素影响公鸡精液品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了秦川牛公牛血浆睾酮、17β一雌二醇的变化水平,研究了这两种性激素水平之间以及与其体尺、体重、精液品质六项指标的关系,分析了4月令血浆睾酮水平不同的公牛后期生长发育(12月龄)、精液品质(23月龄)以及性激素水平不同的公牛后裔初生重的差异;并对性激素水平能否应用于公牛早期选种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血浆睾酮、17β一雌二醇具有逐月龄增长、季节性差异的变化。两种激素水平之间无相关。11头青年公牛血浆睾酮的平均水平为4.44±3.22ng/ml,17β一雌二醇为45.02±8.13pg/ml,两者的比例为100∶1。血浆睾酮水平与精液量.精子活率、精子密度、精子存活指数均具有显著的(相关γ=0.6499、0.6245、0.7173、O。665,η=11),而17β一雌二醇与精液品质指标的相关不显著。公犊4月龄血浆睾酮水平与年均睾酮水平、16月龄睾酮水平,以及12月龄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日增重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O.81(η=7)、0.92(η=5)、0.83、0.94、0.84、0.79 0.92(η=10)]。4月龄血浆睾酮水平高的公牛,后期生长发育快(12月龄),精液品质优(16月龄)。利用4月龄血浆睾酮水平对公牛后期若干主要种用性状进行早期选择可收到好的效果。测定公犊4月龄血浆睾酮水平,挑选其中水平高者留种,辅以外貌鉴定和血统分析,进行种公牛的早期选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深入探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崇仁麻鸡快羽品系和慢羽品系的公鸡的精液品质测定,结果显示快羽和慢羽公鸡在精液品质方面无显著差异,表明快慢羽基因不影响崇仁麻鸡公鸡的精液品质。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家禽生产中,种公鸡的选择和高效利用对于鸡产业的发展和良种品系的建立至关重要。精液品质是种公鸡重要的繁殖性状,是选择良种公鸡的重要指标。精液品质的测定费时费力,研究精液品质与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可为精液品质的间接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文章综述了家禽精液品质与表型性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家禽生产需要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血清、精清中锌和睾酮含量与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头种公牛连续测定5次血清、精清中锌和睾酮的浓度,研究了锌、睾酮和精液品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血、精清中的锌和睾酮含量呈正相关(P<0.01),血、精清锌与精液 冻后活力和顶体完整率呈正相关(P<0.01),与精子畸形率呈弱负相关(P<0.05)。精液品质与血、精清中睾酮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8只公火鸡自然光照下饲养,每隔10d收集一次血样和精样,连续5个月(6-10月份)。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浆的促黄体激素及睾酮浓度,并用常规方法估测精液品质。结果表明,血浆LH浓度从6月上旬到10月下旬逐步降低,其与白昼长度及湿度呈显著的相关性(r分别为0.553和-0.586)。血浆睾酮浓度的变化趋势与LH相似,血浆睾酮浓度与LH浓度、白昼长度呈显著的相关性(r分别为0.747和0.953)。射精量的变化与白昼长度的变化一致,相关系数为0.655。本实验还表明,LH与射精量呈弱正相关,而与精子密度和死亡精子百分数呈中等强度正相关(r分别为0.368、0.591和0.553)。睾酮浓度与精液品质指标皆呈弱正相关。公火鸡换羽时,血浆LH浓度、射精量,精子密度及死亡精子百分数显著低于非换羽期,睾酮浓度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黄羽祖代公鸡精液在禽白血病(AL)净化中的作用,选取广东某黄羽祖代种鸡场a、b、c三个品系的公鸡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无菌操作逐一采集a、b、c三个品系公鸡的泄殖腔拭子及其相对应的血液与精液样品。采用ALV p27抗原ELISA的检测方法对泄殖腔拭子进行直接检测,用DF-1细胞分别对血浆和精液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公鸡的泄殖腔拭子ALV p27抗原ELISA检测、血浆病毒分离为阴性的样品,从其对应的公鸡精液样品中能分离到外源性ALV,并且发现黄羽祖代公鸡精液阳性样品及其相对应的泄殖腔拭子阳性样品与血浆阳性样品相互之间不能完全覆盖;分别仅单独检测种公鸡的泄殖腔棉拭子、精液或血液中的ALV时存在漏检。因此,精液作为黄羽祖代公鸡禽白血病净化的检测材料是可行的,在针对黄羽祖代公鸡进行AL净化时,不应忽略精液样品的检测,为了提高检出率,加快净化进程,应考虑不同样品组合的复合检测。  相似文献   

15.
1种公鸡的饲养管理   育成时期,最好不要把公鸡和母鸡混饲.种公鸡饲养密度不能过大,保证公鸡有充分活动空间,让公鸡的体质在充分运动中加强,精液品质和数量就可以保证.在经过选择和精液品质检查之后进入成鸡舍,为了减少争斗,最好单独饲养.单笼饲养的种公鸡其采精量、精子密度、体重、采精成功率、精液清洁度、公鸡存活率等方面均高于双养或一笼三养.种公鸡的水槽应坚持每日擦洗干净,一日多次加入干净的清水.料糟添料要少放勤添,注意一定不要喂发霉变质饲料.饲料中黄曲霉的含量超标则对精液的品质影响最大.在采精的开始阶段,饮用补液盐、宝矿维、速补14等来减缓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公鸡在精液品质方面彼此间存在很大差异,据统计只有1/3~1/2的公鸡其精液品质良好。精液品质的好坏,受其各项生理指标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7.
鸡的人工授精成功与否,主要与公鸡采精质量、人工授精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采精、授精的消毒卫生状况、精液贮存及人工授精操作技术等有直接关系。以下分别以公鸡精液的品质和强化鸡的人工授精技术两方面来讨论提高种蛋受精率问题。一、提高公鸡精液品质的技术措施(一)...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旨在探讨种公鸡精液禽白血病病毒(ALV)检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种禽场禽白血病净化材料的选择与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对绿壳蛋鸡种公鸡精液不同处理和检测方法效果,以及不同精液稀释度对病毒分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将确定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绿壳蛋鸡、矮脚鸡和芦花鸡3个地方鸡种合计551只种公鸡的检测净化中,同时与血浆病毒分离或血浆斑点杂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以血浆病毒分离为标准,精液样品经稀释离心后,取上清接种DF-1细胞,确保在培养基中最终稀释度为1∶28~1∶56时病毒分离效果最佳。初步应用结果显示,不同鸡种精液p27抗原ELISA检测阳性率均最高,但并不能将血浆和精液病毒分离检测为阳性的鸡均检出,存在"假阴性";同一鸡种血浆和精液病毒分离阳性率高低不同,在绿壳蛋鸡和矮脚鸡种公鸡中,二者阳性符合率均低于50%,两种方法不可互相取代;芦花种公鸡精液病毒分离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浆病毒分离,亦高于血浆斑点杂交,二者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0%和36.4%,精液病毒分离效果优于血浆病毒分离。结果表明,对种公鸡精液进行ALV检测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由于不同鸡种净化进程不同、带毒排毒状态不一,检测方法也应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9.
蜂花粉对热应激种公鸡精液品质及内分泌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志跃  张玲  周秀丽 《中国家禽》2002,24(24):15-17,43
选用44只48周龄新扬州鸡公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1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的蜂花粉,作为试验Ⅰ、Ⅱ、Ⅲ组探讨蜂花粉对种公鸡精液品质及内分泌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1.5%的蜂花粉均能显著提高公鸡的精液量、精子活力和精子密度,而对公鸡的精子畸形率和精液的Ph值影响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5%蜂花粉的试验Ⅲ组的公鸡血浆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皮质醇含量显著降低,甲状腺素(T4)显著升高。上述结果提示;在热应激条件下,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蜂花粉可有效缓解热应激,显著提高夏季种公鸡的繁殖性能并影响其内分泌机能。  相似文献   

20.
选用10头么拉水牛种公牛,探讨添加补肾生精散对种公牛血浆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睾酮T浓度和精液品质的影响.用药后血浆LH浓度上升,FSH和T浓度下降,种公牛鲜精量、鲜精活力、冻精活力有所改善,说明补肾生精散可改善水牛种公牛精液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