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成立于1978年,是目前我国唯一的水源涵养林专业研究机构。作为全国最早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成员单位,三十年来,共承担了《祁连山北坡森林涵养水源效益研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外援项目、《祁连山药用植物研究》、《祁连山土壤呼吸沿环境梯度变化规律研究》等部、省、地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外援科研课题(项目)62项,取得科研成果34项,  相似文献   

2.
由国家林业局下达的《森林价值评估》课题,经甘肃省生态环境监督监测管理局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历时三年的调查研究完成了,这是我省首次在全省范围内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标志着在森林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与创新运用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Costanza等人的方法估算了祁连山水源养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在气候调节、土壤形成、废物处理、生物防害、食品生产、原材料、休闲游乐和文化方面的价值分别为:3840.32万美元,436.40万美元,3796.68万美元,174.56万美元,2182.00万美元,1091.00万美元,1571.04万美元和87.28万美元。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总计为13179.28万美元。  相似文献   

4.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车克钧  傅辉恩 《林业科学》1992,28(6):544-548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净化水质的有益作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河西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基础,是经济建设的保障,是河西人民赖以生存的命脉。本文宗旨是探讨森林涵养水源的机理,筛选涵养水源功能最佳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祁连山自然环境及植被分布特点、祁连山水源林功能及其重要性,分析了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可持续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6.
天祝减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中部、祁连山东端、黄河流域中上游和石羊河流域源头位置,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的林业生态大县。全县有森林而积41012万亩,森林覆盖率38.26%;有现代冰川65条,而积17.7平方公里。森林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为主,占整个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总而积的40%,是下游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西北内陆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维护生态安伞和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7.
祁连山是我国著名的高大山系之一,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林区总面积265.3万公顷,现有水源涵养林4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6.44%。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森林、草原、荒漠、水域、冰川等多种生态系统,这些系统奠定了林区内生物多  相似文献   

8.
莫失祁连山——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综述新华社记者李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千里河西走廊的“绿色屏障”。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向大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在祁连山林区乱捕滥猎、乱砍滥伐等违法现象时常发生,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安全构成了越来...  相似文献   

9.
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生态水文学理论,充分利用祁连山森林生态站长期生态监测数据及其研究成果,在流域尺度上,围绕水源涵养林的重要性、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及经验进行论述。内容涉及森林水文、森林气象、冻土水文等领域,尤其关注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水分动态及时空分配、森林对降水及河川径流的调节、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的水文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阐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研究动态,分析了建立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的7个标准,28个指标,其目的是探讨祁连山水源函养林合理经营的理论依据,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祁连山的天然林资源,并取得较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永昌县传统的天然林区,西大河水源涵养林又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大河水源涵养林分为上、下游两部分。上游的水源涵养林以大河坝水系汇集而成,今为西大河水库,西起白石崖、大乌龙、小乌龙、老龙泉、鸾鸟口、  相似文献   

12.
以可持续经营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经营现状及目标分析,提出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1988年成立以来,旗帜鲜明地坚持生态建设、生态教育、生态保护三位一体的建设原则,依法保护管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东端地处天祝藏族自治县,甘肃省中部,属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所辖祁连山保护区其中的6个自然保护站,所属森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整个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总面积  相似文献   

15.
甘肃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河西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命脉,它的兴衰成败,直接关系到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建设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就是保护和建没我们的家同,也是保护和建设我们的“生命线”。一、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要作片用1.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内陆河贮水、供水中心。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共管体系建设 搞好森林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夏玛自然保护站地处祁连山最东端,位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东北部,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陆河石羊河的源头区,在维系当地农牧业生产、工矿企业用水  相似文献   

17.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及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祁连山生态林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建群种-青海云杉的经营对策进行了浅谈,从理论上确定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中青海云杉林抚育采伐强度为20%,抚育间隔期为15年。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综合效能的计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车克钧  傅辉恩 《林业科学》1992,28(4):290-296
以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建立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综合效能的评价模型:E=E_d+E_e+E_s;以E与生产投资I的比值为计量水源林的效能指数T,T=E/I。并以祁连山寺大隆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实测资料和社会调查数据为计量评价参数,确定其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系统。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综合效能指标为11.93;其中生态效能和社会效能分别是直接经济效能的4.51倍和6.05倍。说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现行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利用的经营方针是正确的。建议河西各受益部门应按水资源效能总收入的0.5%缴作水源林再生产费,以确保国民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北坡)水源涵养林类型划分与组成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主要由干性灌丛林、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湿性灌丛林4种森林类型组成,组成简单、结构单一,呈现高寒半干旱气候特点;青海云杉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体,相对其它森林类型,其组成、层次结构复杂;干性灌丛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先锋林型,分布在立地条件较差的浅山地带;湿性灌丛林是地带性顶极群落类型,分布在山地森林草原带上限,调节水资源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20.
以祁连山地区水源涵养林为例,通过实物资源核算和环境资源价值量核算,论述了该区水源林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