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牛养殖大国,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疾病,这会影响到牛的饲料转化率,使养殖户蒙受经济损失。巴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需要得到养殖户的高度关注,及时诊断出疫病。对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概述,讨论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分析如何对巴氏杆菌病预防和治疗,希望对牛养殖业具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4,(8)
牛放线菌病称为"大颌病"、亦称"木舌病",病原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较特殊,不易与其他传染病混淆,易诊断。文章介绍了"手术切除+抗生素+碘化钾"的治疗方法,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务川黑牛寄生虫病比较多,对养牛业的养殖效益影响较大,常见寄生虫病有牛绦虫病、牛球虫病、牛虱、牛肝片形吸虫病、牛螨病等。通常防治措施以加强牛群管理、做好牛舍消毒与环境清洁卫生等方法。发现患病及时用药驱虫,及时治疗,做好隔离,避免感染其他牛只。根据常发寄生虫病,每年做好春秋两季预防性驱虫,可以避免牛群因寄生虫病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介绍了务川黑牛常见5种寄生虫病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方法,以期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6,(7)
牛瘤胃积食在笔者区养牛业中危害较大,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多的一种病。牛非传染性内科病中,消化器官疾病占80%以上,牛瘤胃积食在消化器官中又占75%以上。病牛多由过食,暴食饲料引起该病,临床症状多见病牛鼻镜干燥、结膜发绀、呼吸困难、反刍、肌肉颤抖,并伴有排出少量稀粪的假象,体温一般正常,呼吸、脉搏随积食时间和积食数量不同而各异。该病一般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成本高。文章对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牛巴氏杆菌病是养牛业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从病牛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结合实验室检查,对巴氏杆菌病进行正确诊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对病牛进行综合治疗,并且指出了该病的预防措施,给畜牧兽医工作者防治牛巴氏杆菌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牛巴氏杆菌病时有发生,发病情况多为散发或局部爆发。发病原因则是因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所造成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毒能够潜藏于病畜身上各个部位,在遇到较为恶劣的环境时会引起病发。主要从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怎样防治动物胎衣不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继承 《畜禽业》2007,(9):44-45
本文从中西医的角度综述了猪、牛、马等动物胎衣不下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措施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7,(8)
牛传染性口炎又称牛丘疹性口炎,引发该传染病的主要原因是牛丘疹性口炎病毒,其主要特征为病初体温升高、流涎,随后口腔黏膜、舌黏膜、齿龈坏死、溃疡、脱落。根据近年来对患牛的诊治,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的观察,结合中西兽医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7,(8)
牛沙门氏菌病为养牛临床常见病,病原为沙门氏菌,常见的种类为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和纽波特沙门氏菌;牛感染后表现消化道症状和全身症状,母牛引发流产;选择性培养基可对该菌进行鉴定,用于实验室诊断;预防该病需要强化牛场管理,加强消毒和增强牛群的综合抵抗力,抗生素对该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21,(7)
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牛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和血浆中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称红细胞孢子虫。该病主要引起牛高热、黄疸、全身皮肤变红、腹泻、尿血、贫血、可视黏膜苍白等临床症状,犊牛属易感群体。对德宏州一例牛感染附红细胞体病的诊防进行总结,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牛出败又称牛巴氏杆菌病,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该病是牛的常见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近年来笔者诊治牛出败患牛15例,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治愈13头,治愈率86.6%,获得较好的疗效,现简单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患牛体温39.5~41.5℃,脉搏80110次/min,流涎,呈白色泡沫状从口角流出,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常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21,(6)
牛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牛生病的情况,在诸多的牛病中,发热黄疸型的影响和危害比较大,而且引发牛患这种病的因素比较多,需进一步加强诊断与治疗。以发热黄疸型牛病为论点,对其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做了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员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赖永雄 《畜禽业》2007,(8):28-29
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牛附红细胞体病。通过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治疗5头病例,5d后检查血液,4头无可见虫体,1头见少量虫体,治愈4头,死亡1头,治愈率80%;同时其他牛进行全面检查,对带虫牛进行治疗和预防性投药,经4次净化清理后,全场牛得到迅速康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王学科 《畜禽业》2024,(2):76-78
羊脑包虫病又被称为羊多头蚴病,是一种寄生虫病,能够寄生羊、牛等反刍动物脑部、脊髓等组织,导致反刍动物出现神经机能障碍,给养殖户带来较大损失。目前,针对羊脑包虫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对羊脑包虫病的致病原因、症状表现及诊断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21,(3)
牛出败病是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的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根据病程和临床特征主要分为水肿型、败血型和肺炎型牛出败病,虽然症状不同,但是三类牛出败病发病快、病程短及死亡率高。因此,给养牛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畜牧业健康发展。对牛出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病理变化、鉴别诊断和防治方法进行概述,以期更好地防治牛出败病,确保养牛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奶水牛饲养数量庞大,由于奶水牛布氏杆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可通过病牛及流产物直接传染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综述了奶水牛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牛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又叫大颌病,主要侵害牛。临床症状为下颌出现放线菌肿。该病在建水县临安镇罗卜甸村时有发生,据2005—2012年7月20日资料显示,该村共发本病158头,占总数的15.1%,主要对2~5岁的牛产生危害。文章就笔者多年来参与本疫病防治工作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前胃弛缓在龙陵县是牛的一种多发病,目前的发病率高达43.6%以上,该病在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牛都可发生,特别是舍饲的牛更为常见。这是因管理不当和营养不良所造成的,对奶牛危害极大,对畜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发病原因复杂,有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在治疗时必须正确诊断,方能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现根据引起牛发生前胃弛缓的病因及临床症状,提出防治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奶牛消化不良是奶牛一种易发生的内科病,在发病后常常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主要有腹泻、厌食、瘤胃运动停止、便秘等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导致牛自身的生产性能下降,机体的免疫力有所降低,牛感染其他病原的风险加大,饲养的经济效益下降,饲养价值降低。给养殖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针对奶牛消化不良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为奶牛养殖场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4,(6)
文章主要介绍牛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症状与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综合防治方法等,供同行及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