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犬泌尿道处方粮对犬膀胱炎症的防治调理效果,选用24只比格犬为实验动物,分别进行预防调理试验和治疗调理试验。在预防调理试验中,将24只试验犬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预防组6只、造模组12只,在第0天和第7天对预防组和造模组的犬采用75%的医用酒精灌注膀胱构建膀胱炎模型,每次0.6 mL/kg。对照组和造模组犬饲喂普通犬粮,预防组犬饲喂泌尿道处方粮;在治疗调理试验中,保留原对照组6只,将造模组12只犬随机分为自然恢复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对照组和自然恢复组犬饲喂普通犬粮,治疗组犬饲喂处方粮,共饲喂两周。试验期间,每天观察犬的临床症状,并于试验的第0、7、14、21和28天分别采集所有犬的血液和尿液进行实验室分析。结果显示,与造模组相比,预防组膀胱炎性反应较轻,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TNF-α、IL-6等指标上升较少;预防组犬肾功能的损伤较轻,尿素氮与肌酐的检测结果与造模组相比显著降低。结果表明,用75%医用酒精膀胱灌注的方法可以成功复制犬的膀胱炎模型,并且犬泌尿道处方粮对犬的膀胱炎有一定的缓解和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7,(6):179-185
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应用到促进犬角膜溃疡的修复上,通过模型建立、临床观察及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价PRF对犬角膜溃疡的修复作用,探讨角膜损伤修复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将32只试验犬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每组8只。A、D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妥布霉素点眼,每日6次,每次1滴,连续2周;B组使用自体PRF膜,C组使用自体PRF膜联合妥布霉素,B、C组分别将相应PRF膜覆盖、固定于角膜表面,并行上下眼睑暂时缝合术,C组妥布霉素于试验眼内眼角滴入,点眼方法同A、D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 d进行角膜溃疡及炎症评分、泪液量测试,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治疗14 d后,B、C组角膜溃疡评分均显著低于A、D组(P0.05),B、C、D组角膜炎症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各组新生血管长度及面积基本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B、C组处于角膜修复后期,A组处于炎症和溃疡期,D组处于溃疡期。研究表明,自体PRF对犬角膜碱烧伤组织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眼表修复医学材料。  相似文献   

3.
试验通过建立兔部分软骨损伤模型,采用外源性注射透明质酸钠和软骨下钻孔两种治疗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修复效果及早期修复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试验选用36只哈白兔建立膝关节软骨损伤模型后随机均分为3组:自愈组(阴性对照)、用药组(透明质酸钠注射)、钻孔组(软骨下钻孔)。术后1、4、6、8周,采用RTPCR方法检测修复物中Ⅱ型胶原(ColⅡ)、蛋白聚糖(Agg)、Ⅹ型胶原(ColⅩ)、Ⅰ型胶原(ColⅠ)及Runx2的mRNA表达量;术后8周,制作软骨切片进行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分析3组的修复效果及修复机制。结果显示,两试验组软骨损伤都被明显修复,染色结果显示修复组织中软骨细胞增多,具有软骨典型的陷窝样结构,用药组阳性着色优于钻孔组。用药组软骨的特异性基因Agg和ColⅡ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钻孔组(P0.05),软骨细胞肥大相关基因ColⅩ和Runx2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钻孔组(P0.05)。自愈组ColⅠ的mRNA表达量最高,钻孔组次之,用药组最低。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及钻孔对关节软骨损伤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修复作用,自愈组修复物成分主要为纤维组织,透明质酸钠治疗后产生了较多的透明软骨成分,而钻孔修复后的表层覆盖薄层纤维软骨成分,在骨缺损短期修复中,透明质酸钠的修复效果优于钻孔疗法。  相似文献   

4.
犬膀胱炎是指发生在膀胱的炎症,是一种犬的常见病,兽医诊断学上指发生在膀胱黏膜和黏膜下肌层的炎症。一、病因引发膀胱炎的原因在西医诊断学上有以下几点:(一)感染病原微生物。其主要由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引起,还有其它特殊类型的膀胱炎。特异性感染指膀胱结核而言。非特异性膀胱炎系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以犬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向试验犬膀胱内按0.6 m L/kg的量灌入酒精的方法,复制了犬膀胱炎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治疗。采集灌入酒精前的尿液、灌入酒精48 h后的尿液以及治疗后第1 d、第2 d、第3 d的尿液进行目测、镜检以及尿常规检测。向犬膀胱灌入酒精后,试验犬出现精神沉郁、频尿、体温升高等症状;尿常规检测结果显示:膀胱炎的模型建立后,蛋白质的含量和白细胞的含量明显增加,亚硝酸盐呈阳性;治疗后,随着病情的好转,血尿、频尿等症状明显减轻,尿常规各指标显示: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和白细胞的含量也明显减少,亚硝酸盐呈阴性。结论:向试验犬膀胱内灌入75%医用酒精的方法成功建立膀胱炎模型,用抗菌消炎、膀胱冲洗等治疗方法治疗病犬,病情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6.
膀胱炎是多种微生物侵入膀胱黏膜及其黏膜下层所致的炎症.近3年来,我们采用八正散加减治疗犬猫膀胱炎3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病因 膀胱炎的发生与细菌感染、机械性刺激或损伤、邻近器官炎症的蔓延以及毒物影响或某种矿物质元素缺乏等因素有关.中兽医则认为膀胱炎主要由于湿热下注引起.由于外感秽浊之邪侵入膀胱,热结化火,火毒炽盛伤及于肾所致.肾虚下元不固,失其所司,致使膀胱气化不力,开合无度,则出现排尿异常的各种表现.  相似文献   

7.
犬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断及各方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应用伍氏灯法以及刮片镜检来诊断真菌性皮肤病,并选用ZBPZ药物的方法对犬进行真菌性的治疗,同时把48条犬分为A、B、C、D 4组,A组12条犬内服Z(真维宁)、B(保肤康软胶囊),外用P(皮康舒)、Z(真菌克星)药物综合使用;B组12条犬使用内服ZB 2种药;C组12条犬外用PZ 2种药;D组12条犬为对照组,不用药正常饲喂。治疗3周,治疗前、治疗后和每个疗程结束时用伍氏灯检查。结果表明,A组ZBPZ药物综合用药治愈率90%,而B组60%,C组为45%。结果表明用ZBPZ法治疗犬真菌性皮肤病,疗效显著,犬的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8.
试验探讨超微粉中草药添加剂对热应激蛋鸡血清中酶、pH值、无机离子、HSP70的影响。选取105只伊萨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21只。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E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1.5%、2.0%的中草药超微粉添加剂,进行7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D、E组血清ALT比A组显著降低(P<0.05),C、D组血清ALP较A组显著提高(P<0.05),D、E组血清CK较A组显著下降(P<0.05);B、C、D、E组血清pH值较A组显著降低(P<0.05),B、C、D、E组的血清K较A组显著增高(P<0.05),D、E组血清Ca较A组显著增高(P<0.05),B、C、D、E组P较A组显著增高(P<0.05);C组血清HSP70与A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D、E组血清HSP70比A组显著提高(P<0.05),超微粉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明显改善蛋鸡血液有关生化指标,诱导HSP70的表达,缓解热应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广州市增城地区农村犬狂犬病抗体水平现状,比较不同免疫程序对该地区农村犬狂犬病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抽样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抽取该地区一定数量的农村犬,随机分成4组:春秋两季2次免疫组(A组)、仅春季免疫组(B组)、仅秋季免疫组(C组)和春秋两季均不免疫组(D组)。对不同组别的试验犬只实施不同的免疫程序,并进行试验前后两次血清采样和抗体ELISA检测。[结果]试验前的采样检测结果显示:最后一次免疫在2014年10月和11月的试验犬只,抗体合格率分别是35.7%、36.4%;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试验犬只抗体合格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后的采样检测结果显示:A组、B组、C组和D组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100.0%、66.7%、94.6%和34.8%,春防免疫与秋防免疫主效应明显,交互效应不明显。试验犬只抗体滴度(Titer)均值和抗体合格率统计分析显示:A组与B组、A组与D组、B组与C组均差异显著;B组与D组Titer均值差异不显著,抗体合格率差异显著。[结论]综合认为,犬的性别和年龄对免疫效果影响较小;全年免疫一次的抗体合格率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及国家要求的全年维持在70%以上的标准;实行全年两次免疫,能有效提升犬只狂犬病的抗体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通过建立兔部分软骨损伤模型,采用外源性注射透明质酸钠和软骨下钻孔两种治疗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修复效果及早期修复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试验选用36只哈白兔建立膝关节软骨损伤模型后随机均分为3组:自愈组(阴性对照)、用药组(透明质酸钠注射)、钻孔组(软骨下钻孔)。术后1、4、6、8周,采用RT-PCR方法检测修复物中Ⅱ型胶原(Col Ⅱ)、蛋白聚糖(Agg)、Ⅹ型胶原(Col Ⅹ)、Ⅰ型胶原(Col Ⅰ)及Runx2的mRNA表达量;术后8周,制作软骨切片进行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分析3组的修复效果及修复机制。结果显示,两试验组软骨损伤都被明显修复,染色结果显示修复组织中软骨细胞增多,具有软骨典型的陷窝样结构,用药组阳性着色优于钻孔组。用药组软骨的特异性基因Agg和Col Ⅱ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钻孔组(P < 0.05),软骨细胞肥大相关基因Col Ⅹ和Runx2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钻孔组(P < 0.05)。自愈组Col Ⅰ的mRNA表达量最高,钻孔组次之,用药组最低。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及钻孔对关节软骨损伤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修复作用,自愈组修复物成分主要为纤维组织,透明质酸钠治疗后产生了较多的透明软骨成分,而钻孔修复后的表层覆盖薄层纤维软骨成分,在骨缺损短期修复中,透明质酸钠的修复效果优于钻孔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