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防控猪高热病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兰君 《畜禽业》2010,(1):32-33
<正>"猪高热病"是一种高热、厌食、黄尿为特征的疫病。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等特点。"高热病"为多种病原引起的以高热症状为主的一种非常难治的猪病,引起高热病的病原很多,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高热病为多种病毒、细菌、原虫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09,(9):12-12
“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变异毒株引起,并引发猪瘟、圆环病毒Ⅱ型感染。喘气病、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疲病原发或继发感染的综合性疾病,很多发病及死亡的猪只是因猪瘟的感染或一些细菌疾病的继发感染造成。如果把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看作是猪高热病的祸首,那么猪瘟就是罪魁,圆环病毒Ⅱ型感染就是帮凶.其它病原的原发或继发感染就扮演了乘虚而入、  相似文献   

3.
多数学者认为生猪高热病的流行基本上由多病原混合感染引发,且与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猪弓形体等密切相关。本试验通过连续4年对本地规模猪场上述5种病原的抗原和抗体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发现猪瘟的抗体合格率为79.8,抗原检出率为34.1,证明猪瘟野毒抗原存在,是引发猪瘟持续感染而导致猪场高热病的一个主要病因;猪蓝耳病抗体为75.6,低于80,也是造成高热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猪圆环病毒感染率为49.6,但感染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伪狂犬为12.9,弓形体为14.8,基本可以排除本市生猪高热病与该2种病原的相关性。此外,从检测结果来看,2009-2010年猪瘟野毒抗原阳性率高,猪瘟免疫抗体下降,而猪圆环病毒、猪蓝耳病的血清阳性率在上升,可以证明与生猪高热病的流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该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引发,多与猪瘟、圆环病毒病等混合感染,病原异常复杂。该病以高烧持续不退、呼吸急出促、全身发红为主要特  相似文献   

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目前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和流行,是危害养猪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PRRSV也是造成2006年以来我国猪高热病的主要病原。本文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病毒形态和理化特性、基因组结构、病毒蛋白及功能,基因组的变异,分子生物学诊断等五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繁殖及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是免疫抑制性疾病。文章介绍了猪蓝耳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症状及病理变化,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预防程序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赵福琴 《畜禽业》2007,(3):27-28
“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包括猪瘟病毒(HC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感病毒(SIV)、伪狂犬病病毒(ADV)、猪圆环病毒2型(PCV—Ⅱ)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链球菌属2型(SS—Ⅱ)、副猪嗜血杆菌病(HP)、多杀性巴氏杆菌(PM)、猪支原体肺炎(MH)、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猪霍乱沙门氏菌fSO)等细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正>"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以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为特征的疾病。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  相似文献   

9.
<正>2006年夏秋的"无名高热病综合征"以高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佳、饲料报酬率降低、母猪繁殖率障碍、生长速度下降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下降等为特征。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等科技攻关,发现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阳性率80%以上),同时猪瘟、猪支原体肺炎、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10.
吕纪增  李东高 《畜禽业》2006,(23):39-40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orcine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是一种多因子性疾病,它是由病毒、细菌、不良的饲养管理条件及易感猪群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疾病综合征,体现在较高的死亡率、增加治疗成本、降低饲料效率、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使养猪生产蒙受严重损失。1发病原因猪呼吸道病综合征主要由二类病原引起:一是潜在的原发病原,常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猪支原体肺炎、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等多种病原体;二是继发病原,主要有猪链球菌属2型、副猪嗜…  相似文献   

11.
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与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芳慧 《畜禽业》2013,(7):24-27
<正>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多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从2006年5月份开始,我国华南地区不少养殖户暴发了此病。该病危害严重,具传播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造成猪只大量死亡,并逐渐扩散和蔓延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5,(7)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TGE)的病原。TGE以呕吐、严重腹泻和二周龄以内仔猪的致死率高(通常100%)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赵福琴 《畜禽业》2007,(3):71-72
<正>“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包括猪瘟病毒(HCV)、猪繁殖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5,(11)
<正>猪水疱病(SVD),是由猪水疱病毒(SVD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发病过程中以身体不同部位出现,特别是口鼻腔黏膜、蹄部出现水疱、溃烂为特征。本文将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治等方面,就猪水疱病作一简述,为兽医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些参考。1病原猪水疱病病原为猪水疱病病毒(SVDV),属于微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病毒  相似文献   

15.
汪腊发 《畜禽业》2011,(3):18-19
<正>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病原为猪瘟病毒,病猪及潜伏期猪是该病传染源。病毒通过粪便及其它分泌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再通过口腔粘膜及扁桃体侵入肌体引起发病。该病无明显发病季节,不同日龄、性别、品种的猪均有发病史,致死率极高,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6.
殷振清 《畜禽业》2008,(5):38-39
<正>2007年夏天,我市暴发了生猪高热病,生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为近年来罕见。猪高热病其实不是一种病,它是多种病原的混合交叉感染,是综合征。根据省专家诊断,此病可能是猪瘟、蓝耳、附红细胞体,伪狂犬、弓形体病等病的多重感染。根据我镇发病生猪的症状来看,主要是猪持续高热,体温达41 ̄42℃,个别病例达43℃,用抗菌素治疗,体温有时下降,但极易反复,基本无效。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潮红,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09,(7):69-69
高热痛中最主要的病毒性病原是猪瘟和伪狂犬病,支原体感染使病症加重,蓝耳病和附红细胞体病造成的死亡率虽然不高.但能引起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发生高热病的中小型猪场和农村养猪户,在加强猪瘟等病毒性疾病免疫的同时,生产中应该主要以控制气喘病,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以及继发感染的细菌病为主。  相似文献   

18.
任忠义 《畜禽业》2008,(5):37-38
<正>"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  相似文献   

19.
猪呼吸道病复合症(PRDC,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是由多种病原(病毒、细菌等)侵入呼吸系统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这些病原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肺炎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波氏支气管败血杆菌等。由于病原复杂、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严重,以及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所带来的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20.
林兆京 《畜禽业》2008,(9):46-49
就主要发生在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的高热综合征的病名与内涵进行说明。详细叙述了引起猪高热综合征的诱因,气候与环境、管理与营养、防疫与消毒等应激因素。证明了猪高热综合征是由一种或多种病毒、细菌、支原体、弓形体等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在某些应激因素的诱发下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病原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猪流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链球菌2型、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菌、副猪嗜血杆菌以及附红细胞体、弓形体、肺炎支原体等。阐明了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为主的混合感染、以猪瘟为主的混合感染、以附红体为主的混合感染、以附红体和猪瘟为主的混合感染和以附红体、猪瘟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为主的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的特点以及先入为主,误诊错判等诊断误区,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