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我国三熟制早熟油菜新品种选育获得重大突破,该所培育的三熟制早熟油菜新品种"阳光131",在江西吉安、湖南衡阳等表现出良好的极早熟和高产优势,解决了我国三熟制油菜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据介绍,"阳光131"实现了三熟制早熟油菜单产突破。该品种单产达到147.7公斤/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获悉,我国三熟制早熟油菜新品种选育获得重大突破,该所培育的三熟制早熟油菜新品种"阳光131",在江西吉安、湖南衡阳等地表现出了良好的极早熟特性和高产优势,解决了我国三熟制油菜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据介绍,"阳光131"实现了三熟制早熟油菜单产突破。该品种单产达到147.7公斤/亩,比传统品  相似文献   

3.
正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消息,该所针对早熟油菜单产偏低、抗病性差和耐寒性弱三大难题,选育出满足双季稻区冬季生产的极早熟高产油菜新品种"阳光131"已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效,为破解三熟制冬闲田利用瓶颈提供了品种支撑。据介绍,"阳光131"苗期生长势强、田间菌核病发病轻、耐寒性好、抗倒性强,生育期仅173天左右,  相似文献   

4.
江西三熟制产区早熟高产多抗油菜新品种(组合)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找出适合江西三熟制产区的最佳早熟油菜品种(组合),对自选及引进的9个早熟油菜品种(组合)进行了多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三熟制产区,丰油737、丰油730、9812均在4月25日之前成熟,平均产量均在1 800 kg/hm2以上,是适合江西稻-稻-油种植的早熟高产多抗油菜新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加快优异早熟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满足油菜生产对早熟油菜新品种的迫切需求。【方法】2012年以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高含油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蓉A0068为母本,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早熟优质恢复系68R为父本,进行早熟油菜新品种选育。【结果】成功组配出早熟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南油868,该品种在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中,2015年、2016年2年平均产量2 518.34kg/hm~2,比对照(德油早1号)增产16.09%;平均产油量1 130.63kg/hm~2,比对照增产19.20%;芥酸含量为0,硫苷含量20.06μmol/(g·饼)、含油量44.86%;低抗菌核病、抗倒伏。【结论】南油868于2016年12月通过四川油菜(2019)510103],适宜于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及类似生态区秋播种植。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油菜耕种技术繁琐,费工、费时、费力,单产低、成本高、效益差,加上当前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从农劳力严重不足,使稻—稻—油三熟制地区季节紧,劳力严重不足,制约了三熟制地区油菜生产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吉水县经过几年探索和示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育适宜青海地区种植的早熟、优质、高产白菜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以双低不育系167A和双低恢复系235R为亲本组配育成白菜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油19号(组合235).该品种在2009-2010年青海省特早熟组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2 412.3 kg/hm2,比对照(浩油11号)增产18.94%;全生育期124 d,比对照(浩油11号)晚熟6d.在2011-2012年青海省特早熟组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单产2 106.00 kg/hm2,比对照(浩油11号)增产6.27%;其杂种F2代种子的芥酸、硫甙、含油量分别为0.17%、33.65 μmol/g饼、44.52%.于2012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青油19号,适宜在青海省海拔3 000 m左右的早熟白菜型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正湖南省"双季稻区油菜早熟品种选育和机械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院士和他的团队,已培育出多个特早熟油菜品种(16NA、C868等),填补了我国早熟油菜品种的空白。早熟油菜新品种和机械栽培的大面积推  相似文献   

9.
科技博览     
花生新品种问世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邮码:3-93-10266601,电话:0532-7626723)曹玉良等人前不久选育成功早熟高产大花生新品种“鲁花14号”。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30天,夏播100天,高产田小面积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706.75公斤,创我国早熟花生单产新纪录。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达78.36%,耐储性好,抗倒伏、抗旱,高抗网斑病和晚斑病。(山东王晓枫)甘肃选育成功西葫芦新品种甘肃飞天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甘科瓜菜种苗分公司(邮码:730070,电话:0931-7615761)选育的西葫芦新品种“玉女”,前不久通过了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该品种较早熟,幼果长筒状,淡绿色…  相似文献   

10.
《湖南农业》2012,(7):14
湖南省“双季稻区油菜早熟品种选育和机械牛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院士和他的团队.已培育出多个特早熟油菜品种,填补了我国早熟油菜品种的空白。早熟油菜新品种和机械栽培的大面积推广,将有力推进我省“稻稻油”种植模式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早熟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赣油杂100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育和推广应用早熟油菜,避免或减轻江西3熟期油菜产区油菜生育后期的高温逼熟或干热风等灾害的危害,为三熟制早稻等后茬作物及早腾地,保证后茬作物的高产、稳产并确保我国粮油安全供给。[方法]恢复系和不育系主要通过系统选育,综合性状和适应性主要通过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进行鉴定和筛选。[结果]"赣油杂1009"在江西省早熟组各点试验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早熟性,开花较早,终花早,具有较好的高产、稳产性能和增产潜力,综合农艺性状优异。[结论]早熟性育种重点是进行花期选择,油菜初花和终花期的迟早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油菜成熟期的早晚,可以作为生育期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选育出的不育系144A、保持系144B和恢复系1131R进行三系配套选育出青杂10号新品种,该品种是早熟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全生育期185d左右,适宜在南方双季稻三熟制冬油菜产区种植,如云南、广西、贵州、福建省、江西和湖南省南部。芥酸含量0.13%,饼粕中硫甙含量21.08μmol/g,含油量为41.31%,三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产量达到1677.3kghm-2。于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合赣抚平原油菜—中稻—再生稻三熟制模式的油菜品种,通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对供试的10个油菜品种产量、经济性状、生育进程的特征特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丰油730、圣光127、湘油420是适合油菜—中稻—再生稻三熟制模式应用的优质、高产、早熟性好、成熟一致性好的油菜品种;早熟三月黄虽产量一般,但早熟性好,可作为油菜—中稻—再生稻模式中茬口衔接的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选育出适宜云南省种植的早熟、高稳产型山地油菜新品种,满足山地油菜品种更新换代,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研究通过引进国内优异品种,与本地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主栽品种杂交,经过多代筛选鉴定,结合品质分析,育成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的早熟、含油量高、稳产性强的油菜新品种‘玉红油3号’和‘玉红油4号’。笔者重点阐述了‘玉红油3号’和‘玉红油4号’的选育过程,并总结出一套适宜‘玉红油3号’、‘玉红油4号’良种繁育技术。这2个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对云南油菜育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促进全省油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油菜是湟中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油菜新品种选育对促进油菜品种更新换代和油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观察早熟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一步扩大良种覆盖面积,为大面积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我们进行了2年的生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青杂4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油菜新品种,当前已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特征特性属特早熟甘蓝型杂交油菜,农户不能自行留种,必须选用有生产杂交油菜资质的单位生产的种子。经试验表明,改良后的"青杂4号",可在门源地区高海拔冷凉湿润区域,即浩门镇以东地区广泛种植。1试验目的为测定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选育的双低、特早熟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4号",在2700~3000米高海拔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育适合安徽省种植的早熟双低油菜新品种。[方法]以皖油14为对照,利用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QA与恢复系R51配组,筛选出最佳组合。[结果]选育的组合天油早1号表现早熟、强优势、适应性广、高产稳产,芥酸含量0.95%,硫苷含量为27mol/g,含油量为41%;产量为3 000 kg/hm2,比对照皖油14增产10.3%;符合省区试双低油菜标准,无品质缺陷。2006年7月提交安徽省区域试验(早熟组),2011年通过安徽省审定。[结论]早熟双低油菜新品种天油早1号适合在安徽省地区作早熟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8.
宜春早熟油菜新组合(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津农业科学》2015,(5):124-127
在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早熟油菜新组合(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油菜新组合(品种)产量均比对照增产,且50%以上的产量达2 250 kg·hm-2。参试油菜新组合(品种)生育期均在186 d以内,符合早熟高产油菜的特征,该结果可为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是我国油菜主产省份之一,种植面积达到30万hm2,旱地油菜面积占55%,针对山地油菜生产中对早熟、高稳产型油菜品种的迫切需求,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种子管理站于2006年引进国内优异品种,与本地优质、高产、抗逆性强主栽品种杂交,经一年多代筛选鉴定、品质同步检测育成早熟、高含油量、高稳产油菜新品种玉红油3号、4号,玉红油3号2014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 滇审油菜2014003号),玉红油4号2016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 滇审油菜2016004号)。早熟、高含油量山地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成功,促进了玉溪市及云南省油菜产业发展。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玉红油3号、4号良种繁育技术主要是严格遵行原原种、原种和生产种繁育技术和隔离制度,确保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20.
《农家顾问》2005,(10):32-34
油杂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单产(667平方米产量,下同)195.10千克。含油量40.86%,品质达到“双低”优质油菜标准。菌核病发病率15.5%,病指8.0,病毒病发病率9.2%,病指3.23。全生育期218.4天。适于湖北省两熟和三熟制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