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临清市唐元乡良种场黄福贵1989年夏配玉米掖单4号4亩,秋后收获玉米种1830公斤;创全市夏玉米制种平均亩产457.5公斤的高产纪录。现将其技术措施分析如下: 一、重视前茬小麦管理 1.重施底肥。小麦播种前,亩施优质圈肥2500公斤,饼肥50公斤,复合肥15公斤。这样不仅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也可  相似文献   

2.
80年代末,我国农业传来令人鼓舞的喜讯:1亩耕地生产1吨粮,它比全国耕地平均亩产高出3倍多,为我国长期徘徊的粮食生产带来了新希望。据农业部报道:1989年全国吨粮田开发面积1961.5万亩,绝大部分亩产达到或接近吨粮,还出现大面积高产的吨粮县、吨粮乡、吨粮村。在黄淮海平原的山东省,有127万亩小麦玉米两作实现吨粮;河北省有37万亩小麦玉米两作实现吨粮;地处黄淮海平原北缘的北京郊区,也出现了6个亩产吨粮村。有关专家认为,这类吨粮田一般按习惯亩计产,比标准亩要略大一些。另一类是科研单位的试验田,经过测产或实收按标准亩所得的产量。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河北省廊坊市试验,1251亩小麦玉米两作平均亩产923公斤(按测产85%折算),有252亩两作亩产1029公斤。北京农业大学在河北省吴桥县试验,3000亩小麦玉米两作测产1036.4公斤,其中小麦亩产464.6公斤,玉米亩产571.8公斤;河北省农业科学院在河北无极县推行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重视两作不同熟期品种的合理搭配,连续3年亩产900—1000公斤。山东省莱州市农民育种家李登海种植的玉米高产田,连续3年亩产超过吨粮。1989年有14.9亩紧凑型夏玉米,经单打实收亩产1008.6公斤,加上前茬小麦,亩产接近1500公斤。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小麦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2012年种植面积3.6亿亩,总产1210亿公斤,单产332公斤/亩,2012年全球产量最高的英国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13.3公斤,与世界发达国家比我国的小麦生产还有很大的增产空间。为配合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做好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工作,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2013年9月向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等省市植保站下发通知,于2013~2016年组织实施"小麦高产创建植保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项目支持单位为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014年6月3日,正是小麦收获的季节,  相似文献   

4.
目前围绕农业生产能否高产高效的问题展开了一场讨论,这是关系到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大问题。在河北省无极县壤土地上进行的小麦夏玉米两熟连作制多年定位试验研究,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为1%左右,全氮0.1%左右,全磷0.185%左右,粗肥用量为前一年小麦秸秆全部通过猪圈沤制还田折纯N187.5公斤/公颂,P2O582.5公斤/公顷),小麦夏玉米两熟最高产量施氮量的氮肥累加  相似文献   

5.
2009年度河南省小麦种子产销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小麦种子生产情况 据统计,2009年度全省各地安排小麦种子生产基地423万亩,较2008年度增加50万亩,因南部麦区收获期遇雨,部分种子田出现霉变和穗发芽现象,报废种子田面积33万亩,可以收获的种子田面积390万亩,预计产种15.6亿公斤。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6月10日,山西省农科院技术推广处组织省市县有关专家对我所承担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糯小麦基地建设与深加工技术示范"项目核心示范区洪洞县辛村乡马三村、西李村、尧都区吴村镇洪堡村小麦示范田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1000亩小麦标准化示范田亩产量达570.65公斤;200亩糯小麦示范田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7.
目前山西汾阳一带玉米制种采用的父母本行比是1:4或2:8的老办法,父本多,母本少,产量上不去。1987年县种子公司在老基地朝阳坡村的18亩玉米制种地上进行母本宽窄行条播、父本梅花形点播制种试验获得成功,亩产玉米190公斤,比对照(常规法制种)亩增产62.5公斤,提高49.2%。收获前经过地、县有关部门和全村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6月2日,我所与襄汾县农委、农发办、农机局组织襄汾县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机手160余人,对我所承担的"临汾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新品种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高产样板田进行田间观摩,同时进行了小麦无垄联合耕播机田间作业及室内技术培训。项目推广的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均匀种植技术,小麦增产效果明显。通过田间调查和测产,150亩小麦高产田,田间亩穗数53.6万穗,比传统行播增加8万穗,产量达630公斤,增产15%左右;使用小麦无垄联合耕播机,实现秸秆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中低产小麦而积比较大,据资料估计,1986年我国小麦平均单产为193.3公斤/亩。山东省同全国一样,也有着大面积的中产麦田,产量在150~350公斤/亩。对高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但对中产小麦群体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报道的不多。特别是在中产条件下,小麦群体与产量  相似文献   

10.
小麦、玉米是北京郊区两大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09万亩,占粮田播种面积的79.4%。80%以上平原地区实行一年两熟的种植制度。近年来,虽然出现了小麦、玉米两季亩产850~900公斤的高产田,但大面积生产仍在5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省丹阳市云阳镇横塘村的种田大户万夏军,因为今年夏收的小麦每亩亏了400元,让这位已有16年种田史的大户有了在水稻季进行多元化种植的想法:160亩种水稻,200多亩种大豆,剩下的种植蔬菜。如今已过收获季节,万夏军的调结构种植效果如何呢?12月16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水稻今年种了40亩南粳52、20亩镇糯19号和100亩南粳5055。"万夏军说,南粳52平均亩产600公斤、镇糯19号平均亩产600公斤、南粳  相似文献   

12.
玉米制种产量的高低,对于降低种子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值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推广了加大密度,改进行比等技术措施,玉米制种的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在播期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产量很不稳定。例如1982年苑曲村张艮玉制种1.2亩,于5月中旬播种,共产种270公斤,折合亩产225公斤;1983年又制种22亩,于4月14日播种,总产2059公斤,亩产只有93.2公斤。1985年县良种场制种120亩,4月12—22日播种,  相似文献   

13.
40万亩夏玉米亩产超千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套种面积480万亩左右。为了综合运用玉米增产的新技术、新成果,进一步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促进玉米大面积高产,于1989~1991年我所和市农业局等单位共同承担了山东省科委下达的“40万亩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亩产吨粮高产开发”课题,三年实施的结果是,1989、1990、1991年玉米平均亩产分别为551.29公斤、574.60公斤、586.60公斤,平均增产26.86%。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所谓麦-瓜/苞-稻,就是在一块田里秋播小麦或大麦,春季在小麦或大麦田里套种西瓜和春玉米、西瓜、玉米收获后,种植水稻。一年可收三季四熟。一、麦瓜苞稻设想的提出1.从提高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来看,我市历年小麦下水田面积为14万亩,主要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5.
引言豫东平原人多地少,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适宜多种粮、经、瓜、菜的生长。目前种植的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为主。地处豫东平原的周口地区常年麦棉套种面积达到300万亩,占全区麦播面积的30%以上,全区概算:麦棉套种的农田,小麦单产一般在250公斤左右,棉花单产在60~75公斤,亩经济效益可达600~700元。近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河南、安徽等黄淮地区小麦已进入成熟期,大规模麦收已从南向北陆续展开。据统计,截至5月26日,全国已收获小麦5159万亩,其中机械收获面积3614万亩。当日投入联合收割机15.2万台,日机收小麦面积536万亩,标志着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作业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由于受暖冬现象的影响,小麦播种已推迟到寒露前后。在春花生播种地区,农民主要是在春花生收获后接茬播种冬小麦,这样种的小麦出苗后苗壮、苗齐,长势较好,农民称之为"甜茬"。而今年由于夏秋连旱,墒情极差,农民收获花生以后只得撂荒等雨。而夏玉米播种地区,农民主要是在夏玉米收获以后接茬播种冬小麦,这样种出的小麦苗期长势不如接花生茬种植的小麦好,所以农民称之为"乏茬"。今年夏季由于长时间的干旱影响导致夏玉米的播种时间后移,自然也就导致冬小麦播种时间推迟。直到9月30日,山东终于  相似文献   

18.
我场地处江苏省东海县东部湖荡洼地的中心,属于海湾古泻湖相浅洼平原。全场面积12.5万亩,可耕地7.2万亩,98%以上为湖黑土,质地粘重。长期复种连作,稻麦单产一直排徊在350~400公斤/亩和150~200公斤/亩水平。为适应农业发展迈向新台阶的需要。1980  相似文献   

19.
1986年黔西南州农技站在兴义、安龙两县连片示范推广杂交玉米10275亩。其中:单作杂交玉米4051亩,平均亩产352公斤;杂交玉米与花生间作4994亩平均亩产玉米197公斤,花生53.4公斤;杂交玉米与大豆间作957亩,平均亩产玉米338公斤,大豆30.5公斤;杂交玉米与芭蕉芋间作273亩,  相似文献   

20.
刘东辉 《作物杂志》1989,5(4):14-15
玉米是肇州县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作物,占耕地面积70%以上。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制约,长期产量不高。1980~1982年平均亩产仅166公斤,属黑龙江省玉米中产区。1984年全县推行500公斤栽培技术以来,示范田面积逐年扩大,玉米生产大改观。1984年7个试点农户,150亩平均亩产600公斤;1985年5万亩,平均亩产519公斤;1986年15万亩,平均亩产594公斤;1987年全县102万亩玉米平均亩产416公斤;1988年全县95.3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