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痢一般认为系湿热引起。笔者用郁金散合白头翁汤加减,结合对症疗法,治疗重危症血痢20余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治愈率达90%以上。中药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秦皮苦参白头翁板兰根郁金木香旱莲草槐花地榆白芍甘草方解:前八味以清热燥湿、凉血止痢为  相似文献   

2.
白头翁汤加减治疗牛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头翁汤出自《伤寒论》 ,是临床常用的方剂之一 ,主要用于大肠热毒伤于血分的湿热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笔者曾用来治疗牛出血性乳房炎 5例 ,湿热痢 8例 ,脑炎1例 ,现介绍如下。1 出血性乳房炎大通县城关镇铁家庄村 1头黑白花奶牛 ,因乳汁带血 ,前来求诊。主诉 :该牛近日饲喂麻渣及多量精料 ,乳汁发红已有1d。临床检查见乳房无明显肿胀 ,触诊疼痛敏感 ,乳汁稀薄 ,且带有血液。证属湿热内侵 ,脾气受困 ,治宜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处方 :白头翁、黄连、黄柏、栀子、秦皮、苦参各3 0g ,焦荆芥、焦莆黄、焦地榆各 2 0g ,服药 1剂后…  相似文献   

3.
白头翁汤拆方抗腹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头翁汤由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圆味药物组成,从白头翁汤的组方来分析,白头翁苦寒而入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尤善清胃肠湿热和血分热毒,是治疗热毒血痢之要药,  相似文献   

4.
正白头翁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版二部中收录的方剂,由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四味中药组方而成,主治湿热泄泻、下痢脓血。方中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清大肠血热而专治热毒血痢,为君药;黄连、黄柏助君药清热解毒、燥湿止痢,共为臣药;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通过药典规定的显微鉴别方法,可以观察到白头翁,黄连,黄柏等主要成分的显微结构,是白头翁散直观简单的定性方法。  相似文献   

5.
“三黄五炭”指黄连、黄芩、黄柏、地榆炭、荆芥炭、栀子炭、生地炭、蒲黄炭。笔者用以治疗耕牛和犊牛便血、血痢50余例,疗效甚好。主方为“三黄五炭”。其加减:血痢者,加白头翁、秦皮、大黄、苦参、郁金、木通、生甘草;实热型或湿热型便血者,加大黄、寸冬、花粉、炒槐米、滑石、生甘草;虚寒型或寒湿型便血者,加党参、白术、枳壳、乌梅、诃子、焦山楂、炙甘草,去三黄。剂量按患牛年龄、体质状况而定。例1 1983年 5月 1日,太和县寺同大队邓灿禹的3月龄黄牛犊,发病已3天,粪便带大量鲜红血液,吃奶、反刍减少,喜饮水,好卧懒动。在当地医治无效。  相似文献   

6.
笔者应用白头翁汤加减,共治愈出血性乳房炎5例,湿热痢89例,现将病例介绍如下:1出血性乳房炎1995年6月14日,大通县城关镇铁家庄村马某某一黑白花奶牛,因乳汁带血前来就诊。检查:乳房无明显肿胀,触诊疼痛敏感。乳汁稀薄,且带有血液。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白头翁、黄连、黄柏、桅子各3Og,苦参、焦荆芥、焦蒲黄、焦地榆各2Og,水煎服。服药2剂后,乳汁红色变淡,继服上方2剂,4天后随访痊愈。2犊牛湿热血痢1996年7月23日,城关镇寺咀村一头犊牛,因排血便前来求诊。检查:屡排混有血液的稀薄粪便,有时带有脓样粘液,气味腥…  相似文献   

7.
白头翁汤加味治疗牛血痢黄昌刚(共和县畜牧兽医站,813000)白头翁汤原方出自《伤寒论》一书,在兽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家畜湿热痢疾、热泻等。笔者以此方为基础方治疗牛血痢6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于下。1方剂组成及简析处方: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相似文献   

8.
犬血痢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犬病之一.本病发展极为迅速,用抗生素治疗时疗效甚微或无效,且多预后不良,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是人医临床上治疗血虚痢久伤阴的代表方剂,出自〈金匮要略〉.2001年3月至2002年12月,笔者应用白头翁合甘草阿胶汤治疗犬血痢48例,治愈46例,治愈率97%.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中白头翁汤,为厥阴病而设,常治“热痢,下垂者、“下利、欲饮水者”.吾据方意,谨守病机,应用该方治疗家畜湿热淋证52例,2剂用药痊愈50例,占96%;湿热48例,2剂用药痊愈45例,占94%,收效甚佳.兹录病案,以期同仁验证.  相似文献   

10.
<正>白龙颗粒处方由白头翁、龙胆和黄连三味中药组成,主要用于禽类的泻痢、热毒血痢的治疗。白头翁含原白头翁素、白头翁素、三萜皂苷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结核杆菌皆有抑制作用,并能杀灭阿米巴原虫和滴虫,对肠黏  相似文献   

11.
牛湿热血痢,为湿邪热毒郁结胃肠所致,其主症为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发病急,诊治不当,则后果严重。笔者近年收此病13例,用自拟椿矾汤治疗,疗效均较佳。(一)处方椿根皮(炙)150~200克、黄连60克、白头翁60克、苦参60克、石榴皮90克、白芍(炒)60克、木香45克,水煎取汁,加入明矾(明  相似文献   

12.
血痢是临床上常见的犬病之一。该病发展迅速,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笔者在5年内应用《伤寒论》中的白头翁汤试治藏獒血痢1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发病急骤,精神沉郁,发热口渴,鼻端干燥;痢下脓血,多为紫红色或鲜红色,里急外重;少食,肠音减弱或沉衰;舌质红绛,苔黄,脉滑数或弦数。2方药白头翁20 g,黄连15 g,黄柏15 g,秦皮10 g,水煎2次,取汁约500~600 mL,分上下午2次内服。加  相似文献   

13.
犬养殖业的兴起,无疑大大增加了犬疾病的发生率,其中湿热痢是犬常发疾病之一。治疗此病在临床上已有多种方法,如西医疗法,中兽医疗法和综合疗法等。笔者通过临床实践,根据传统兽医学特点,在辩证分型的基础上,采用加味白头翁汤曾治疗犬湿热痢12例,取得了较明显疗效,为研究和提高祖国中医药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犬在犬病治疗中总结传统中兽医医药的治疗经验,现将笔者用加味白头翁汤时犬湿热痢病证的治疗情况介绍于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肉牛血痢是兽医临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易发于春季与夏季,犊牛和12月龄以下牛高发,病程短、病势猛,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将严重危害养牛业发展,尤其是随着规模养殖的发展,该病多呈地方性流行。笔者通过多年对数百例肉牛血痢进行辨证施治,取得明显效果,现分析于后。1牛肉血痢辨证施治1.1湿热蕴结型1.1.1病机多发于夏秋高温暑湿季节,由于圈舍排风不畅,养殖密度大,湿度较大,湿热交织蕴结体内,气血壅  相似文献   

15.
黄牛湿热血痢,为湿邪热毒郁结胃肠所致,其主症为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浓血,发病急。如诊治不当,则后果严重。笔者在2003—2005年,用自拟椿矾汤治疗此病15例,疗效均佳。1治疗方法椿根皮150g,木香40g,苦参50g,黄连50g,白头翁60g,石榴皮80g,白芍60g,水煎取汁,加入明矾5g,待凉一次灌服。连服1~3剂,体温升高者,加连翘、银花;腹痛重者加元胡、砂仁;便血多而严重者加地榆、槐花;体质虚弱者加党参、黄芪、山药;食积消化不良者加莱菔子、三仙、三棱、莪术。日服1剂。连服两天痊愈。2典型病例乐都县引胜乡李家台村李某饲养1头3岁的黄牛,患病就诊,主…  相似文献   

16.
血痢兽医临床极为普遍,仅用西药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笔者用“白头翁汤”合“槐花散”治疗屡屡见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血痢是临床上犬的常见病,此病发展迅速,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用抗菌素药物治疗往往无效。笔者用白头翁汤试治犬血痢15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白头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白头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2005年版《中国药典》和2005年版《中国兽药典》收载的白头翁系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括(Bunge.)Regel的干燥根。白头翁在兽医临床广泛应用,2005年版《中国兽药典》收载由白头翁组方的制剂有白头翁散、鸡球虫散、鸡痢灵片、鸡痢灵散、雏痢净、七清败毒颗粒、白龙散等,主要用于治疗热毒血痢、雏鸡白痢、鸡球虫病、鱼肠炎等。其中白头翁散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白头翁汤组方,一直延用至今。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理中汤和白头翁汤对寒湿和湿热泄泻大鼠的影响,采用番泻叶+寒湿、湿热环境建立寒湿泄泻和湿热泄泻大鼠模型,给予理中汤和白头翁汤进行治疗,检测大鼠腹泻指数,血常规,胸腺、脾脏指数,观察结肠、回肠病理组织变化。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结果显示,理中汤和白头翁汤可分别改善寒湿和湿热泄泻大鼠腹泻指数,血常规,胸腺、脾脏指数,改善结肠、回肠病理组织损伤,降低血清中的IL-6、IL-1β和TNF-α含量,提高血清中SOD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表明理中汤和白头翁汤用于治疗寒湿和湿热泄泻具有显著效果,而理中汤对湿热泄泻、白头翁汤对寒湿泄泻无效果,提示临床应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20.
以呕吐和便血为主症的犬血痢,一年四季均见发生,但以夏秋为发病盛期,且以引进的狼犬发病率较高,而土种犬则对本病有较强抵抗力。笔者近年来共诊治犬血痢20例,根据中兽医理论辨证分析,可分为三个基本证型,其中17例为湿热藴结型、2例为血瘀滞留型、1例为气不摄血型。用中药治疗,共治愈19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