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促进退化海岸防护林更新,提升防风功能,在沙质海岸木麻黄基干林带引种8个树种进行林下套种试验,并对其生长及防风效果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沙质海岸带虽然风大干旱、土地贫瘠,但台湾海岸防护树种和部分乡土树种在林下套种中,生长效果及防风效能均表现良好.引进树种均能较好适应沙质海岸木麻黄基干林带立地环境,造林成活率均达80%以...  相似文献   

2.
沿海防护林工程是能缓解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弥补海岸生态脆弱性,提高抗御风暴、大潮、风沙、盐蚀等自然灾害能力,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保障农业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泥质海岸沿海基干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的高低对于整个海防林体系效用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总结多年的研究经验和技术成果,用以指导生产,对于提高泥质海岸沿海基干林带的建设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建设技术泥质海岸大多都是盐碱地区,  相似文献   

3.
采用样线法,对福建平潭长江澳木麻黄基干林带及工程沙障各季度防风效能和粗糙度进行评价,并将防风效能指标与测树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基干林内各季度各梯度林带随着距迎风面距离的增加,风速逐渐下降,防风效能和粗糙度逐渐上升;(2)各季度基干林内0~150 m范围,在2 m、1.5 m 和0.5 m 高度处,总体上分别存在3个、5个和4个差异显著(P〈0.05)的风速梯度,3个、4个和4个差异显著(P〈0.05)的防风效能梯度,4个差异显著(P〈0.05)的粗糙度梯度;(3)工程沙障各季度均存在较明显的防风效能和粗糙度;(4)除了冬季防风效能、粗糙度、树高和胸径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各季度各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风速与防风效能、粗糙度、树高和胸径呈负相关,可决系数R^2≥|-0.680|,防风效能、粗糙度、树高和胸径间呈正相关,可决系数R2≥0.490;(5)根据目前木麻黄基干林带的经营方式,至少应营建150 m宽的基干林带,才能有效降低海岸风口风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浙北嘉兴泥质海岸基干林带现状调查,按照新建国家标准前沿海堤、地方标准海堤和新围垦海涂三种典型立地类型,分别采取护堤平台宽林带造林、老海堤林带修复完善和农林间作方式,研建了前沿海堤宽林带模式、双重海堤复合林带模式、围垦海涂农林复合经营林带模式等三种浙北泥质海岸基干林带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5.
木麻黄基干林带类型划分和更新造林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1992年以来,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和惠安县赤湖林场,通过对海岸风口木麻黄基干林带典型调查、防风效能流动观测和更新改造技术系列研究,提出依据地貌类型、海风强弱、微地形、林木生长、林带结构特征和防风效能等相结合的基干林带类型分类系统,把当地林带分为9种主要类型,并提出基干林带分类更新理论.由于基干林带分类理论研究的突破,带动了林带更新方式和造林技术的不断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造林的顺利发展.在林带更新方式方面,按照不同类型林带研究结果,提出带内隔带、林冠下造林和疏伐套种更新方式等,以及应用时的更新带宽度、郁闭度和疏伐强度的控制等各项关键技术.根据树种适应性、速生性和防护功能相结合的原则,提出用于不同类型林带的更新造林树种,如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刚果12#按、湿地松和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等.这些优良树种和无性系已繁殖700×104株,陆续在邻近市县推广造林.在林带更新造林关键技术方面,因应不同类型林带秋冬季大风、干旱、土壤缺水贫瘠等不良生境条件,研究提出挖深穴整地、放适量客土、施磷肥、拌泥浆、春季雨天冒雨造林,容器苗大苗深栽和幼林培土保墒抚育等系列化抗旱造林技术,多数树种造林成活率达到90%左右.3a幼林,主要造林树种平均树高3~5m,均已郁闭成林,开始发挥防护作用,更新林带内相对风速比造林前减少10%左右.这是海岸风口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技术研究的重大突破之一.这一技术已为当地林业生产单位认同,并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6.
沿海木麻黄防护林基干林带防风效能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福建省东山赤山防护林场的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 :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得到的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预测方程预测精度较高。影响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的主要因子为胸径、冠幅和树高 ,地貌类型和林分密度对基干林带的防风效能有显著的影响 ,而枝下高的影响很小。把得分值小于 0 440的一代木麻黄基干林带 (指生长后期的林带 )定义为低效防风林带 ,应及时进行更新改造。另外 ,把防风效能的预测值 0 .61 3作为判断基干林带进入防护成熟初期和防护成熟末期的阈值。  相似文献   

7.
景观型防护林是现代防护林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在简要回顾沿海防护林发展过程、介绍景观防护林概念及一般设计原理的基础上,以舟山普陀东港新城基干林带为例,提出了景观防护林建设的技术方案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惠安沿海沙地木麻黄基干林带下进行了潺槁造林试验,对12年生的试验林生长、防风和土壤肥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木麻黄基干林带的郁闭度增大,潺槁生长量降低;木麻黄基干林带下种植潺槁后,林带的防风效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木麻黄基干林带套种潺槁后,土壤的肥力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平阳县沿海防护林泥质、岩质基干林带的现状分析,根据基干林带存在的建设质量、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森林火灾、病虫害、造林用地、建设资金等方面问题,提出了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林带修复等恢复措施,以实现平阳县基干林带的全面合拢.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日照市沿海基干林带建设现状及有关经验做法进行阐述,并对日照市沿海基干林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其他沿海地区基干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浙江省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现有基干林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列举了近几年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中出现的新理念,并对海防护林基干林带造林技术和树种选择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针对现阶段基干林带建设中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干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主体,是抵御自然灾害的第一道屏障和生态防护线。文章阐述了福建省沿海基干林带发展历程、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初次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全省基干林带长度、断带率、平均宽度等相关指标,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加强基干林带建设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蕉城区沿海基干林带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基干林带是国家规定的特殊保护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沿海地区抵御台风和风暴潮的第一道、最重要的防线。本文阐述了蕉城区沿海基干林带建设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沿海基干林带建设的几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蕉城区2017年森林资源建档数据为基础,辅以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观测数据及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权威部门发布的公共数据,从物质量和价值量两个方面,对蕉城区沿海基干林带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蕉城区沿海基干林带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6 836. 0万元,单位面积价值7. 4万元·hm-2;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合计占服务价值总量的83. 5%,是蕉城区沿海基干林带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方面;沿海基干林带主要植被类型中马尾松(组)占服务价值总量的66. 1%;木麻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大,但因面积少,生态服务功能贡献有限。  相似文献   

15.
沿海基干林带营造技术沿海基干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点工程,它主要营造于距海岸较近的滨海盐碱地上,滨海盐碱地一般地势平缓,地下水位高(一般在1~1.5m左右),土壤盐分中以氯化钠为主,属氯化钠盐土,pH值8~8.5。因此,根据其环境条件,营造沿海基干...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沙地木麻黄基干防护林带是沿海地区抵御风沙的生态屏障,在改善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建立的生态定位监测站,利用长期观测的年序列数据针对沿海风口木麻黄基干林带不同季节、风向的防风效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春季、秋季和冬季主风向以NNE、NE和ENE为主,夏季以SSW、SW为主,主风向上风速等级高频率也大。主风向在不同季节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风速增加,防风效能降低;林带内垂直于林带的风向,防风效能最小,而随着角度的减少,防风效能逐渐增大;水平方向上,林带后1 H防风效能最大,垂直于林带的风向防风效能最大,随着角度的减少,防风效能逐渐减小,林带后5~20 H随着距离的增加防风效能下降,但趋势变缓。  相似文献   

17.
福建沿海基干林带保护利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海基干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中最基础、最主要的林带,是抵御自然灾害的第一道屏障和生态防护线。简单介绍了福建沿海基干林带保护利用的现状、成效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基干林带保护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沿海基干林带是国家规定的特殊保护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文章介绍了连江县沿海基干林带的区划工作思路及界定的原则。根据最新区划结果,初步分析了全县沿海基干林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明确了沿海基干林带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余姚市地理概况和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思路、建设技术措施、建设成果,并提出了建设施工建议,为今后杭州湾一带的沿海林带设计与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分析位于浙江慈溪杭州湾南岸的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成效,年生态效益,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以服务湾区经济、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从工程建设和科技创新两方面进行提升,全面提高杭州湾沿海基干林带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