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花绣球花新品种是降低生产难度和成本、提高利润、带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该文从育种目标、亲本选择、去雄和授粉、收获和储存种子、培养杂交后代、后代筛选等方面介绍了大花绣球花品种的选育技术。  相似文献   

2.
杂交制种工作对夺取番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从亲本选择、杂交时期、蕾期去雄、花粉采集、授粉方法、采种时期、采种方法以及栽培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番茄人工杂交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阿拉善盟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是向日葵制种的理想区域。本文从向日葵制种清杂、花粉采集、人工辅助授粉等环节详细阐述了杂交制种的关键技术环节,为向日葵杂交制种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传统的人工自交和杂交对利文斯顿雏菊的6个色系进行研究,分析其花粉生活力、自交不亲和性、杂交结实率,对利文斯顿雏菊的育性做一个初步的推测。结果表明:利文斯顿雏菊花粉的最佳培养基是250 g/L蔗糖+0.03 g/L硼酸;花粉活力的比较准确的染色法为I2-IK染色法;6个色系中,橙黄色系的花粉生活力最强;6个色系的雏菊基本为自交不亲和;橙色系和西瓜红色系在杂交中适合作父本,而玫红色系则适合作母本。  相似文献   

5.
保存温度对梨花粉发芽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果树大多为异花授粉结实植物,花粉发芽率大小,直接影响着授粉受精过程,左右着坐果率的高低和产量的丰欠。果树的花粉贮藏,不仅对生产上的花期人工辅助授粉,而且对杂交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打破杂交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本试验研究3个梨品种花粉的室温、低温和超低温保存技术,为梨花粉的保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番茄人工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风 《西南园艺》2001,29(1):33-34
番茄杂交制种主要靠人工杂交制种 ,但如果技术、方法不当 ,容易造成花期不遇、假杂交 ,或种子产量低、芽率低等。笔者通过多年从事番茄人工杂交制种的研究和生产指导 ,总结出较为实用的番茄人工杂交制种技术。1 适期播种、培育壮苗、促进花期相遇1 .1父本提早 1 5天播种 父本苗期生长缓慢 ,应比母本提前 1 5天以上浸种、催芽、播种 ,才能保证供应足够的父本花粉。1 .2浸种催芽 每 6 6 7m2 用种量父本 1 0 g、母本30 g。用手搓掉种皮茸毛 ,用 2 5~ 30℃的温水浸种 8h ,再用 5 5℃温水消毒 1 5min并逐渐冷却至2 5~ 30℃。用纱布包好…  相似文献   

7.
华文 《花卉》2011,(9):14-15
绣球花(Hydrangea macrophylla)又名八仙花、紫阳花或粉团花,是虎耳草科绣球花属的落叶灌木,原产于中国和日本。野生绣球花在我国湖北、四川、浙江、江西、云南、等省均有分布.花期自夏季一直开到深秋。人工培育的绣球花花大色艳,花色有蓝色、白色、紫红、粉红、桃红等色,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木。  相似文献   

8.
茄果类蔬菜杂交制种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制种的关键是确保授粉的质量。在保证父本花粉纯度的前题下,人工去雄杂交制种,要抓住人工去雄这一关,即及时、全部除母本的雄蕊,打有授粉标记的果;两用系杂交制种,应及时准确地识别并全部拔除可育株。  相似文献   

9.
阐述根据无性系茶树品种的特征特性,经过多年试验摸索出的双无性系茶树品种人工杂交技术,包括杂交亲本的选配、亲本园的特殊培育、母本园隔离、父本花粉的采集与贮藏、人工授粉、授粉后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柑桔花粉超低温保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和杂交授粉,通常需要早期采集和贮藏花粉。尤其是在杂交育种中,为解决亲本花期不遇和远距离杂交等问题,更需要保存有生活力的花粉。近年来,随着花粉原生质体分离以及花粉遗传转化研究工作的开展,花粉保存取得了新的进展,超低温贮藏已应用于植物的花粉保存。自从Knowlton1992年第一次报道花粉超低温保存以来,已进行了30多种植物花粉的超低温保存研究。刘燕等对26个不同类型梅花品种的花粉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研究,检验了保存前后花粉的萌发率及格粉后的结实率,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1.
绣球花工厂化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绣球花扦插种苗的需求量大,工厂化育苗可保证高质量种苗按时和足量供应,保障了绣球花规模化和促成栽培。本文从品种选择、温室消毒和扦插基质选择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绣球花嫩枝工厂化扦插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猕猴桃人工辅助授粉生产的优势。详细介绍了猕猴桃人工辅助授粉集成技术,内容包括:猕猴桃排花粉采收技术、花粉加工技术、花粉活力及纯度检测技术、花粉贮藏保存及运输技术、授粉前果园管理技术、人工授粉技术、授粉后果园管理技术。供种植者参考,以促进猕猴桃高效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13.
提高茄子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杂交制种主要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的方法。但生产中存在产量不高和不稳的问题,为此我们根据多年分析总结出提高茄子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即主要抓住选好制种基地及地块,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适时去雄、授粉,制取新鲜量足的花粉,做好种果的采收和贮藏,抵卸不可抗拒自然因素危害,达到茄子制种产量的提高并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14.
沪黑6长茄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设施园艺研究所茄子课题组选育的杂交一代茄子品种,耐寒耐热、适应性强、商品性好,露地和保护地栽培均可。为提高沪黑6长茄杂交种的产量和品质,作者从育苗、制种田选择、定植、田间管理、授粉、采收、种子制备等方面介绍了沪黑6长茄杂交种的繁育技术。该制种技术优化了种植密度,既可减轻病害,又可提高单株果实质量;电动采粉器可快速大量收集父本花粉,在保证花粉活性的同时节省了人工挑取花粉的时间;使用专用玻璃授粉管授粉,较传统授粉方法避免了对柱头的损伤,提高了授粉效率和花粉利用率;种果后熟可提高种子的成熟度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15.
温度敏感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微量花粉活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ldnensis(Lour.) Olsson]的欧洲油菜(Brassica napus L.)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411-7和CMS7311为试材,通过人工低温诱导产生微量花粉,研究了不同育性级别花药中的相对正常花粉率以及1~2级花药中花粉的相对生活力和杂交竞争力。结果表明:诱导产生的1、2、3级花药中的花粉量分别相当于正常花药的73.5% ~84.4% 、47.6% ~51.5% (半不育)和28.4% ~32.5% ,4级花药中均无花粉;1、2级花药中的花粉具有授粉能力, 自交单荚结籽3.9粒,相当于低自交不 亲和;在提前4 h授粉的情况下,1、2级花药中花粉的杂交竞争力仅是紫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L.var.purpurea Bailey)正常花粉的9.1% ~16.6% ,即正常花粉的1/6~1/10。最后提出了利用温度敏感胞质雄性不育制杂交种时应注意的问题,讨论了利用人工诱导微量花粉进行不育系自身保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辣椒别名番椒、辣子、海淑,秦椒等。为 茄科辣椒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天然杂交率为10%,属常异花授粉作物。辣椒杂种优势较强,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深得农民喜爱。杂交辣椒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并进入了规模化商品生产阶段,为获得高质量的杂交种子,我们进行多年的试验研究,现把人工杂交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严格隔离 虽然辣椒是常异花授粉作物,且花粉随风力传播的可能性小,但辣椒花很吸引昆虫,容易引起生物学混杂,影响种子质量。因此,辣椒制种田与其他辣椒品种隔离距离要求在500m以上。 2、适期播种 辣椒花粉萌发的最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业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不再只是单纯地追求种植结果,更多地专注于如何培养植物,长出更好的果实。绣球花以其独特的外形深受人们喜爱,分析了绣球花的颜色与种植技术,提出适合绣球花生长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观察记录了温室栽培条件下长瓣兜兰(Paphiopedilum dianthum)的花部特征和开花进程,同时通过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测定、杂交指数估算及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等对其繁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瓣兜兰6—9月开花,单花花期45~55 d,2~5朵花,单株花期75~90 d。在花朵开放过程中,花药凝聚形成的花粉团始终位于蕊柱两侧且有一定距离,相对位置不变。盛花期(开花6~34 d)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最强。长瓣兜兰杂交指数(OCI)为4。无论去雄与否,套袋后的花均不结实。人工自花授粉、人工同株异花授粉和人工异株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83.30%、90.00%和96.70%,显著高于自然传粉。说明长瓣兜兰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具有高度被动自交和异交的能力,繁育系统是需要传粉者自交和异交混合交配的系统。  相似文献   

19.
用果肉硬溶质、花粉不育性水蜜桃重阳红为母本 ,与大久保有性杂交 ,研究了杂交后代的花粉能育性、果肉硬溶质、果实大小和品质的遗传特点。同时从杂交后代中选出了不同成熟期的果肉硬溶质、花粉能育性优良单系  相似文献   

20.
对茄子杂交制种的植株调整、花粉制作、去雄授粉、种果采收等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结合长期的杂交制种实践,从栽培管理和制种技术两方面进行介绍,总结出简单、实用、纯度高的制种技术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