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初步摸清桂北地区茶尺蠖幼虫的基本发生情况,总结茶尺蠖幼虫的发生规律,以便为今后茶尺蠖害虫防治提供可靠依据,并研究出一个及时精准防治茶尺蠖的合理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茶园设置安装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器、LED杀虫灯监测和空白试验3个处理,连续2年于茶树生长季节对茶尺蠖幼虫虫口数量及其发育生长进度进行田间调查研究,并对安装有茶尺蠖性诱捕器试验地块的茶尺蠖成虫进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茶尺蠖幼虫孵化时间基本相同,但茶尺蠖幼虫孵化数量存在明显差异,茶尺蠖第1批幼虫在3月中下旬开始孵化,第2批在5月上中旬开始孵化,第3批在7月上中旬开始孵化。  相似文献   

2.
几种植物源农药防治茶树主要害虫的药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顺玉  尹健  马俊义 《北方园艺》2011,(11):128-130
研究了7.5%鱼藤酮乳油800倍液、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3种植物源农药对防治茶树主要害虫的药效。结果表明:7.5%鱼藤酮乳油800倍液防治茶尺蠖和茶毛虫速效性和持效性好;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800倍液防治茶尺蠖和茶毛虫的速效性较好且持效性佳,其防治小绿叶蝉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好;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防治茶尺蠖持效性尚好,药后7d防效达到83.90%。  相似文献   

3.
南靖县南坑镇高港村、书洋镇储坑村和枫林村、梅林镇官洋村等茶园,第3~5代茶尺蠖大发生,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本文针对南靖县茶尺蠖大发生的原因进行初探,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油桐尺蠖又称大尺蠖、柴棍虫、量尺虫等,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在漳平市的南洋、双洋、永福等丘陵茶区发生最为严重,是漳平丘陵茶区的主要害虫之一。茶园油桐尺蠖年发生代数多,繁殖力强,幼虫食量大,喜取食幼嫩茶叶,夏秋茶受害均较重。发生严重时,老叶、嫩茎被幼虫取食殆尽,致使茶丛变为光杆,不仅严重影响当季茶叶产量,还导致树势衰退,且2~3年难以恢复,对茶叶生产威胁很大。现将茶园油桐尺蠖的发生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害茶树尺蠖类害虫有10多种,其中茶尺蠖和茶银尺蠖是为害豫南茶园尺蠖类害虫的优势种,其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种虫态,以其幼虫蚕食茶树嫩叶为害,危害发生期从4~11月中旬,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控制其危害,总结出该类害虫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天敌是果园害虫的主要控制者,保护和利用好天敌是开展绿色防控的前提和基础。可有效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维持果园生态平衡;减少农药使用,提高果品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兼治农作物、林木、蔬菜的害虫。1改善天敌生存环境1.1保护天敌越冬休眠期刮树皮是消灭越冬病虫害的有效措施,但是小花蝽、捕食螨、食螨瓢虫等好多天敌也在树皮裂缝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保护园林绿地中的自然天敌,以园林植物刺吸害虫及其天敌为调查对象,采用黄板诱集法,研究了园林绿地刺吸害虫及其天敌时序动态及发生规律。结果表明:绿地中京枫多态毛蚜(Periphyllus diacerivorus)、栾多态毛蚜(P.koelreuteria)、居松长足大蚜(Cinara pinihabitans)和白皮松长足大蚜(C.bungeanae)的发生期早于桃粉大尾蚜(Hyalopterus arundimis),且5种蚜虫种群均在夏季高温和天敌共同作用下崩溃;瓢虫和寄生蜂类天敌对碧桃(Pruns perscial f.duplex)上桃粉大尾蚜及捕食螨对碧桃上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的跟随效应明显,而天敌对其它4种植物上蚜虫无明显跟随效应;施药虽可暂时降低阔叶植物上3种蚜虫的种群数量,却大量杀伤了害虫的天敌,停药后3种蚜虫仍爆发成灾,同时使6月后碧桃上山楂叶螨种群爆发和5月中旬后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上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 ununguis)种群数量较多。绿地中瓢虫、草蛉、食蚜蝇和寄生蜂类天敌的发生最高峰均位于5月下旬至6月下旬,除草蛉外,绿地中的瓢虫、食蚜蝇和寄生蜂类天敌在7—8月种群数量均极低。草蛉喜欢在五角枫(Acer mono)上栖息或搜寻寄主。  相似文献   

8.
油桐尺蠖Buzura suppressaria Guenée,属鳞翅目,尺蠖蛾科。又名大尺蠖,俗称拱背虫、量尺虫等。该虫食性杂,寄主广,除为害柑桔外,还为害油桐、茶、油茶、乌柏、苦楝、漆树、松、柏、杉、柿、梨、桃、李、枣、杨梅等果树和林木。主要以幼虫啃食为害叶片,大量发生时可将整  相似文献   

9.
<正>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又称拱拱虫、量寸虫,属鳞翅目尺蠖蛾科。该虫是杂食性害虫,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大豆、豇豆、芝麻、向日葵、菊花和杂草等。以幼虫取食叶片为害。  相似文献   

10.
从茶树幼苗中分离茶尺蠖取食诱导的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抑制差减杂交、差异筛选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从茶树叶片中分离出19个受茶尺蠖取食诱导的基因,所分离的基因参与茉莉酸(jasmonic acid,JA)的生物合成,细胞壁修饰,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糖类代谢,病原菌抗性反应,氧化胁迫保护等,其中15个基因在茶树中首次被分离,4个基因在研究植物与昆虫相互作用时首次被发现。研究结果表明茶尺蠖取食激活一系列抗性相关基因,诱导茶树的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11.
桃蚜作为桃树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寻求有效的生物防治途径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通过田间调查,对桃蚜及其主要天敌的种群动态及其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桃蚜与天敌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桃蚜优势天敌种群为瓢虫;桃蚜与寄生性天敌发生动态一致,而瓢虫的发生高峰较桃蚜延迟14 d;桃蚜、寄生性天敌及瓢虫在东、南、西、北4个不同方位分布无明显差异;桃蚜与寄生性天敌的发生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桃蚜与捕食性天敌发生期(+14 d)的发生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人工鲜叶饲养茶尺蠖的1种方法,研究了它的室内发生代数及每个虫态的大致发生时间,为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的制备奠定了基础,并观察到了一些在野外看不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在广东郁南县利用性引诱剂诱集桔小实蝇,进行其种群动态监测.结果表明,郁南县内有桔小实蝇发生, 6-9月是其发生盛期;10月虫口密度逐渐下降,11月到翌年3月种群数量很低.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为害柑桔的尺蠖据已报导的有海南油桐尺蠖、油桐尺蠖、柑桔尺蠖及四星尺蠖等。1985年福建曾简单报导了棉大造桥虫为害柑桔。浙江省棉大造桥虫连续(1988~1990年)为害柑桔还属首次发现,在局部桔园均较严重,我们对其生活习性、天敌及防治方法作了如下的探讨。 一、生活习性 棉大造桥虫以蛹在3~4厘米深左右土中化蛹,在浙江黄岩4月上、中旬羽化。自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发现有较多幼虫为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南岭生态区天敌瓢虫的资源状况,并加以保护利用,本研究采用黄板诱虫的方法,对南岭山区桃园的瓢虫资源进行定点系统监测及点外普查。结果显示,本试验共监测到天敌瓢虫15种,2018、2019年内分别捕获天敌瓢虫56、58头/1 200 m~2,种群资源较丰富。优势种群为龟纹瓢虫,平均年度丰度、频度分别为41.3%、27.9%,其次为黄斑盘瓢虫和六斑月瓢虫。天敌瓢虫在日均温13.5℃、日均降水量5 mm、日均总辐射值11.4 MJ/m~2的气象条件下,开始活动;种群年度发生盛期在5、10月两个时段内,在日均气温、降水量、总辐射值处于17.6~23.8℃、0~6.8 mm、11.4~18.9 MJ/m~2的气象组合时,种群易出现高峰;11月下旬至翌年3月,天敌瓢虫处于休眠至弱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16.
桂林地区桔小实蝇发生动态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1年在桂林市的灵川县、阳朔县及桂林市郊等柑桔产区进行了桔小实蝇为害情况调查,研究了桔小实蝇雄成虫的田间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性引诱剂和化学农药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受害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早熟柑桔品种(如特早、早熟温州蜜柑等)>中熟柑桔品种(如中熟温州蜜柑、南丰蜜桔、沙糖桔等)>迟熟柑桔品种(如椪柑、金柑、甜橙类等);在桂林市郊及郊县7-11月为桔小实蝇成虫盛发期,高峰期出现在8-9月;性引诱剂甲基丁香酚(诱蝇醚)结合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果农之友》2009,(7):49-50
保护天敌是无公害果树栽培的一项重要内容。果树生长长期遭受多种害虫危害.但捕杀害虫的天敌种类也很多,它是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若害虫一旦失去天敌的控制,将会以惊人的速度繁殖。保护天敌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不能片面理解为不使用农药就是保护天敌的惟一措施。保护天敌的措施,首先要查明本果园害虫与天敌之间的主要种类和其生物学特性。摸清天敌的生态特点,即天敌与害虫、果树、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果园操作对天敌的影响等,然后再制定保护天敌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荔枝蒂蛀虫的各项生物防治技术作了较全面的评述.生物源农药是目前生产上使用最多的生物防治措施,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也仍是主角;中华微刺盲蝽等捕食性天敌有望通过工厂化生产进行大量繁殖和释放,而寄生性天敌由于人工扩繁难、寄生率低等问题目前还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使用信息素对荔枝蒂蛀虫种群数量影响不大,但可应用于测报.  相似文献   

19.
大棚蔬菜西花蓟马的种群动态及其天敌种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北京地区大棚栽培蔬菜上西花蓟马种群动态和天敌种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春茬甜椒在定植30 d内,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增长缓慢,但进入开花期,其数量迅速增长,到6月后持续保持在高数量水平。秋茬甜椒上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明显低于春季,也主要集中在花中取食。西花蓟马的天敌有瓢虫类、草蛉类和花蝽类,以花蝽类昆虫最多,并对西花蓟马种群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浙江台州杨梅主产区油桐尺蠖发生规律和防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台州杨梅主产区,油桐尺蠖一年发生2~3代,全年为害呈3个高峰期(以叶片被害率计),即5月下旬至6月初、8月下旬至9月上旬和10月上中旬。寄主植物、栽培管理、自然天敌和气候条件对杨梅油桐尺蠖发生有较大影响。确立了虫口发生基数与为害、虫口发育进度和农事管理等调查方法,以及发生期、发生量与发生为害趋势的预测方法,提出了物理防治、整形修剪、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已在生产上应用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