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桔梗种子为试材,采用Plackett-Burman-Central Composite Design(PB-CCD)设计优化桔梗种子预处理的工艺。以萌发率为指标,采用PB设计试验,研究浸泡时间、浸泡温度、GA3浓度、预冻时间和料液比对桔梗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CCD设计对筛选出的因素进一步优化,确定桔梗种子预处理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桔梗种子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18h,GA3浓度3g·L~(-1),浸泡温度27℃。利用该优化方案对桔梗种子进行预处理,萌发率为92.3%,与模型预测基本一致,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干旱与盐胁迫对剪秋萝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浓度的PEG与Na Cl溶液胁迫下剪秋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与发芽峰值。结果表明,剪秋萝种子对干旱胁迫有一定的耐受力,在PEG浓度不大于15%的轻度干旱条件下能保持较良好的萌发状态;种子对Na Cl胁迫较敏感,在Na Cl浓度为50mg/L时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下降显著,浓度达到200mg/L时种子萌发不良。  相似文献   

3.
以桔梗为试材,观察露地和大棚栽培条件下各年份桔梗的形态特征,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测量桔梗根中有效成分桔梗皂苷D含量,并测定盐和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盐和干旱胁迫下,野生桔梗种子萌发率、发芽势随处理浓度的升高均呈现显著降低的趋势,种子能耐低于0.05 mol·L~(-1) NaCl溶液和0.10 mol·L~(-1)PEG 6000溶液,具有一定的抗逆性,桔梗种子直播时能耐低盐渍化和稍干旱的土壤。露地种植的各年份桔梗根中桔梗皂苷D含量略高于大棚种植桔梗,在相同种植条件下,二年生桔梗形态较佳,桔梗皂苷D含量在栽培种中最高,一年生和三年生次之,一年生盆栽苗侧根和须根极多,有效成分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火棘种子为研究材料,用摩尔浓度为0mmol/L、5mmol/L、10mmol/L、20mmol/L、30mmol/LCaCl_2溶液条件下培养火棘种子,观察种子萌发情况;以不同浓度CaCl_2溶液中浸泡火棘种子0min、20 min、40 min、60 min后,在质量分数10%的PEG6000溶液中培养,研究不同浓度CaCl_2处理对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火棘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aCl_2处理下,火棘种子发芽率未超过对照发芽率;20mmol/L CaCl_2处理下,火棘种子发芽指数要比对照高8.7%;CaCl_2在干旱胁迫培养下对火棘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其中5mmol/L CaCl_2浸泡火棘种子20 min后在10%的PEG6000溶液培养的发芽率是对照的6倍。  相似文献   

5.
谭勇  刘雨婷  汝梅  谢凤凤  纪薇  韩凯 《北方园艺》2019,(11):112-116
以中药材知母种子为试材,采用聚乙二醇(PEG)干旱胁迫和混合盐胁迫的方法,研究知母种子在胁迫条件下的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胚根与胚芽长等生长性状指标,以期为知母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和NaCl与NaHCO3(1∶1)混合溶液浓度的增加,知母种子萌发均受到抑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胚芽与胚根长度与直径都与之呈显著的负相关。PEG不同浓度梯度胁迫下,知母种子发芽势由16%降至4%,发芽率由80%降至52%,且知母种子萌发的致死浓度为15%;NaCl与NaHCO3(1∶1)混合溶液胁迫下,知母种子发芽势由16%降至6%,发芽率由80%降至14%,且知母种子萌发的致死浓度为1.20%。知母种子有一定的耐干旱及耐盐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阴行草为试材,采用控制变量和分析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阴行草种子萌发抗旱能力的影响,以期为阴行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种子萌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聚乙二醇(PEG)浓度增加,种子萌发抑制作用增强.GA3浸种有利于缓解干旱胁迫对植物种子的影响,但高浓度GA3则会与干旱同时对种子萌发产生双重抑制效果.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时,在全黑暗条件下1%GA3浸种最适宜阴行草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7.
PEG引发对葫芦种子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EG-6000不同渗透处理浓度和时间对葫芦种子活力和PEG-6000浸泡12h对葫芦种子外渗液电导率和萌发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PEG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研究结果表明,25%PEG-6000溶液浸泡12h为葫芦种子的最佳引发方式,可显著提高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降低种子外渗电导率,提高POD和S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硅缓解聚乙二醇(PEG)渗透胁迫抑制黄瓜种子萌发的调控机理,以‘新春4号’黄瓜(Cucumis sativus L.)种子为试材,PEG模拟干旱胁迫,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硅处理(0.5 mmol ? L-1 Si)、PEG处理(10% PEG)、PEG与硅共处理(PEG + Si)对黄瓜种子萌发、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抗氧化酶系统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 PEG处理显著抑制黄瓜种子的萌发,其发芽势、发芽率、芽苗全长及鲜质量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升高,PEG + Si处理可显著缓解干旱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发芽势、芽苗全长及鲜质量显著大于PEG处理,MDA及Pro的含量显著低于PEG处理,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正常条件下,Si处理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苗全长、鲜质量、MDA含量、Pro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在种子萌发0 ~ 48 h,10% PEG处理的淀粉含量高而可溶性糖含量低,同时降低了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萌发36 h时,黄瓜种子α–淀粉酶(AMY)和β–淀粉酶(BMY)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EG + Si处理显著降低了淀粉含量,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显著上调了AMY和BMY基因表达水平;Si处理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对照一致且无显著差异,显著上调了BMY的基因表达,对AMY无显著影响。可见,在干旱胁迫下,Si通过提高黄瓜种子抗氧化酶活性、淀粉水解酶活性、减少MDA积累量和上调AMY、BMY基因表达水平,缓解了干旱胁迫对种子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了碳水化合物的转化速率,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9.
以大穗结缕草为试材,研究了光照/黑暗、温度、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大穗结缕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萌发为非需光种子,种子萌发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当NaCl浓度为100mmol·L~(-1)时,大穗结缕草种子最终萌发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种子发芽势和活力指数与对照有明显差异。当浓度为150~200mmol·L~(-1)时,显著抑制大穗结缕草种子的萌发。种子耐盐临界浓度和极限浓度分别为144.12、244.12mmol·L~(-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萌发进程所用时间增长,最终萌发率也显著下降,50g·L~(-1)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种子的耐旱临界浓度和极限浓度分别为90.95、155.05g·L~(-1)。综上所述,大穗结缕草种子在萌发期表现出一定的抗盐性和抗旱性。  相似文献   

10.
以神香草种子为试材,采用滤纸培养皿法,研究其在不同浓度盐(NaCl、NaHCO3、Na2CO3)溶液、聚乙二醇(PEG 6000)溶液中的萌发特性,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并通过相对发芽率与各处理浓度建立的函数方程确定其种子的耐受性,以期为盐碱地区神香草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盐胁迫的增强,神香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萌发起始时间逐渐延迟,发芽速率减慢。2)神香草种子对盐胁迫具有一定适应性,但不同盐溶液对神香草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具有差异性,神香草种子对中性盐胁迫的耐受性较强,对碱性盐胁迫较敏感。3)神香草种子在轻度干旱条件(PEG 6000 5 g·L-1)下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升高,随着PEG 6000溶液浓度的增大,神香草种子发芽起始时间推迟,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种子的萌发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对‘星火’、‘可奇思’、‘猎狗六号’3个高羊茅种子的萌发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时间并无显著差异,且在高浓度时均未发芽。低PEG浓度(5%)对‘猎狗六号’和‘星火’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高浓度(15%~25%)对3个品种种子的萌发都表现为抑制作用。3个品种的抗旱性顺序为‘星火’>‘猎狗六号’>‘可奇思’。  相似文献   

12.
以荒漠严酷环境下植物种子适应性为科学问题,运用生理生态学原理,以采自不同生境的5个梭梭种群的种子为试材,在实验室模拟基础上,研究了梭梭种子萌发对干旱和盐分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在PEG溶液和盐溶液中,来自不同生境梭梭种群的种子其萌发率均随水势的降低而下降,分别到-2.26MPa和-4.15MPa时,所有种群梭梭种子萌发率均接近于零。在水势相等的情况下,所有种子的萌发均受到NaCl和等渗PEG溶液的抑制,并且等渗NaCl溶液对梭梭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要显著小于PEG溶液,说明渗透胁迫是影响梭梭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当解除盐胁迫后,梭梭种子恢复萌发率较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高盐诱导休眠现象。水势相等条件下,PEG溶液中恢复萌发率低于NaCl溶液中恢复萌发率,表明离子效应对梭梭种子的影响要小于渗透胁迫。可见,梭梭种子萌发对盐分和干旱胁迫适应性强,是该种群恢复和保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硬枝碱蓬种子为试材,在最适的温光条件下,研究不同NaCl和PEG(分子量为6 000)处理对硬枝碱蓬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盐(NaCl浓度为100mmol/L)显著缩短了硬枝碱蓬种子的萌发进程,但对硬枝碱蓬种子的最终萌发率无显著影响;中等或高浓度的盐(NaCl浓度为200~500mmol/L)显著延长了硬枝碱蓬种子的平均萌发时间,降低了种子的最终萌发率。轻度干旱(外界渗透势为-0.2MPa时)显著促进硬枝碱蓬种子萌发,缩短平均萌发时间,快速达到最终萌发率,完成萌发进程,最终萌发率最高,为99%,显著高于对照;中度和严重干旱(渗透势在-1.2~-0.4MPa范围时)显著抑制硬枝碱蓬种子萌发,随着外界渗透势的降低,种子最终萌发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平均萌发时间延长,达到最终萌发率的速度较慢,完成萌发进程用时延长;在外界渗透势为-1.2MPa时最终萌发率最低,仅为28%。硬枝碱蓬种子的耐盐(NaCl)阈值和极限值分别为394.30mmol/L和894.30mmol/L;硬枝碱蓬种子的耐旱(PEG-6000)阈值和极限值分别为-0.88MPa和-1.79MPa。综上所述,硬枝碱蓬种子萌发时表现出较强的抗盐性和抗旱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赤霉素浸种处理对PEG模拟干旱条件下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3个品种茄子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浓度(0、100、300、500 mg/L)的赤霉素浸种24 h后置于20%聚乙二醇(PEG)胁迫处理下进行种子发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0 mg/L赤霉素浸种处理明显提高了3个品种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并且降低了芽抑制率及根抑制率,能明显缓解干旱对茄子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赤霉素浓度为300 mg/L。  相似文献   

15.
以"架豆王"架豆角为试材,研究了NaCl胁迫与种子大小及其互作对架豆角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影响架豆角种子的发芽率、幼苗根长、芽长及鲜重。当NaCl浓度≤50mmol/L时发芽率的抑制程度不显著,而当NaCl浓度>50mmol/L时,盐分对发芽率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NaCl浓度达到150mmol/L时,种子发芽完全被抑制。幼苗的根长和芽长在所有的NaCl浓度下都表现出显著的抑制,而幼苗的鲜重只是在NaCl浓度>50mmol/L时才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种子大小的差异对架豆角种子幼苗的根长及芽长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对发芽率和幼苗的鲜重表现出显著的作用。NaCl胁迫和种子大小的互作在发芽率、幼苗根长、芽长及鲜重4个指标中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火棘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10℃、15℃、20℃、25℃、35℃5个温度处理梯度寻找最适发芽温度,以质量分数为0%、5%、10%、15%、20%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及PEG不同处理干旱胁迫24 h后复水培养对火棘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在不同处理下火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结果表明:火棘最适发芽温度为25℃,质量分数为5%、10%、15%的PEG6000溶液处理下火棘发芽率为25.56%、8.33%、8.89%,20%的PEG6000处理下火棘种子无发芽迹象,低浓度的PEG6000处理火棘种子24 h后复水能加快种子的萌发,缩短萌发时间,10%PEG处理下比CK发芽指数提高48.58%。  相似文献   

17.
基于种子萌发试验,测定了10℃低温对实葶葱种子发芽的影响及浓度为0%、10%、15%、20%、25%、30%的PEG处理对实葶葱种子低温吸胀1、2、3、5、7 d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10℃低温吸胀持续时间超过临界时间(1 d)时就会抑制实葶葱种子的萌发.10℃低温吸胀通过PEG的渗透调节,可显著改善实葶葱种子的萌发,其中以处理浓度15%时效果最好,并随着低温吸胀时间的延长PEG的作用越明显.各浓度PEG处理10℃低温吸胀的实葶葱种子1d时种子萌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以小白菜种子为试材,采用200 g·L-1聚乙二醇(PEG 6000)作为渗透介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海藻精浸种和叶面喷施对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海藻精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小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和根干质量、叶绿素、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提高。外施适宜浓度的海藻精溶液可以明显促进干旱胁迫下小白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降低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提升叶绿素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其中以1500倍稀释液浸种和2000倍稀释液喷施效果最佳。综上所述,适宜浓度的海藻精处理能减轻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果,提高小白菜的抗逆性,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9.
以菘蓝种子为试材,采用培养皿发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不同质量分数PEG 6000对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促进菘蓝在非适宜条件下的生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引发剂处理对菘蓝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高度、相对电导率均有所影响。PEG 6000引发可提高菘蓝种子萌发率,并在同一温度下,随着PEG 6000浓度增大,发芽率降低,但均高于未用引发剂引发的对照组(CK);随着温度升高,种子萌发期缩短。在低温(10℃)下使用引发剂后,种子发芽势、相对电导率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试验可以推测,使用PEG 6000引发剂可以预防菘蓝苗期的冻害,且最佳质量分数为10%,有利于菘蓝出苗整齐、长势健壮,提高幼苗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不同浓度NaOH处理对蒙古栎种子萌发过程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了10%、20%、30%、40%以及蒸馏水5种不同的浓度处理条件下白桦种子SOD、POD、CAT、G6PDH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30%浓度NaOH浸泡处理,浸泡白桦种子12h能有效促进植物体内SOD酶、CAT酶以及G6PDH酶活性,抑制其体内POD酶活性,提高白桦种子生理生化进程,从而有效促进白桦种子快速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