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 1 为害种类 白腐病和褐斑病是蘑菇栽培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 2 发生部位 可为害蘑菇菌伞、菌柄、菌盖等部位。初发病时,这些为害部位表现出褐色斑点、凹陷,病菇失去韧性,呈畸形,严重时病部形成灰白色霉层,最后皱缩、软化、溃烂,病部流出褐色液体,并散发出特殊恶臭。褐斑病与白腐病的区别是病菇腐烂慢,无褐色黏液流出和恶臭味,其它症状则相似。主要由接种工具消毒不严、培养料处理不严格、菇房潮湿高温或通风不良所引起。  相似文献   

2.
普陀水仙是浙江省的名优花卉,也是舟山市的市花,连作易发生大褐斑病,降低大球率,轮作田块调剂较为困难。采用早稻—水仙轮作技术,不但可以稳定粮食生产,节约水资源,提高水仙商品球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分别从品种选择、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早稻—普陀水仙的轮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为害玉米较重的一种叶部病害。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杆,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为白色至黄色小斑.渐变成褐色或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成疱状.有时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后期病斑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斑多发生于节的附近.遇风易倒折。  相似文献   

4.
<正>花生叶斑病有褐斑病和黑斑病两种,在花生栽植区均有发生,这两种病害多混合发生于同一植株的同一叶片上。花生发病后,茎、叶机能减退甚至叶片脱落、植株早枯,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1症状识别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都为害花生叶片、叶柄和茎部。褐斑病发生较早,约在初花期即开始在田间出现;黑斑病大多在  相似文献   

5.
水仙茎线虫病是水仙鳞茎最严重的病害.我国南方各省发生严重.被害水仙植株萎缩畸形,鳞茎腐烂,使水仙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6.
郭伟旗 《河南农业》2008,(19):15-15
花生叶斑病以黑斑病和褐斑病为主。两种病害均以为害叶片为主。花生发病时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出现症状,后逐步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早期均产生褐色的小点,逐渐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斑病病斑较大,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圈,而黑斑病病斑较小,颜色较褐斑病浅,边缘整齐,没有明显的晕圈。天气潮湿或长期阴雨,病斑可相互联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叶片焦枯,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蘑菇褐斑病又名干泡病.分布较为普遍,在菇床上常有发生,危害很大. 1 症状 发病时多在菌柄、菌伞、菌褶上形成褐色斑点,并凹陷,病菇往往失去坚韧性,呈畸形.严重时蘑菇腐烂.幼菇发病多产生变形现象.菌伞边缘呈锯齿状缺刻,或菌柄弯曲.有的形如葱头,菌柄粗于菌盖.在大菇上发病时多产生局部的褐色班点.病菇后期变干,革质化.在病部产生灰色霉层.与白腐病不同之处是病菇腐烂较慢,且不流出褐色粘液,也没有恶臭.褐斑病发生早期与白腐病的症状常相似.  相似文献   

8.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为害玉米较重的一种新病害,多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开始发生,抽穗至乳熟期为显症高峰,严重时叶片干枯,对产量影响很大。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杆,以叶和叶  相似文献   

9.
<正>甜菜褐斑病俗称叶斑病、斑点病、火聋秧子等,是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在我国各甜菜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在气温较高、降雨多而频繁地区或灌溉栽培的区域发病重,对甜菜产量影响极大。一、甜菜褐斑病的症状甜菜褐斑病侵染原料甜菜和采种植株的叶片、叶柄、花枝和种球。甜菜褐斑病的症状主要在中层和外层叶片和叶柄上出现褐色或紫褐色圆形病斑。初期斑点很小,以后逐渐扩大,直径为3~4毫米,后斑点周围由花青素形成紫褐色边缘。后期病斑的中央呈灰白  相似文献   

10.
柑橘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特色水果,在长期低温贮藏中易发生果皮褐斑病.发病初期仅在果皮油胞层产生圆点状浅褐色革质斑点,之后颜色变为青铜色、褐色至黑色,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商品价值.通过文献分析,理清柑橘果皮褐斑病的研究范畴和热点,从褐斑病病原体、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入手,为全面深入研究褐斑病机制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为柑...  相似文献   

11.
正水仙为秋植球根类温室花卉,喜阳光充足,生命力顽强,能耐半阴,不耐寒。水养水仙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2℃—20℃,湿度在85%以上。根据水仙的生长习性,在室内于春节前30—35天开始水养,可使水仙在春节期间开花。水养水仙以选择大而饱满充实的水仙球为佳,水养前先将水仙花头护泥枯根去除,剥去鳞茎棕褐色表皮,以避免水养时鳞片或根受污染而霉烂,不作雕刻的可直接放水中养植、一般用利刀在鳞茎中心两侧白L而下直接纵切,不要太  相似文献   

12.
月季黑斑病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生产中为害月季的病虫害有20多种,其中以黑斑病(又称褐斑病)发生最重,为世界性病害。我国自安徽省蔷薇属植物上首次发现该病后,在南北各地月季栽培区已广泛发生和流行,发病严重的植株中下部叶片落光,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及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大葱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全贞 《河南农业》2008,(19):19-19
一、主要病害 (一)大葱褐斑病 1、症状。大葱褐斑病又称叶尖黄萎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易从上部开始。初为水浸状黄褐斑点,继而生成梭形病斑,一般长10~30mm,宽3~6mm,斑中部灰褐色,边缘褐色,斑面上易产生黑色小点,即子囊壳。严重时,几大病斑融合,导致叶片局部干枯。  相似文献   

14.
1 甜(辣)椒疫病的田间为害症状 其为害具体症状是:发病区有明显的中心病株.发病初期植株萎蔫,叶果不脱落,不变色,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植株茎基部一周变褐色,甚至缢缩。严重时上部茎叶果均染病.湿度大时,果实上产生白色霉层,干枯皱缩后,仍挂在枝上,叶片严重染病后,由暗绿色水浸状病斑迅速扩大软腐,干燥后斑变为淡褐色,此时果叶易脱落:茎易在根部分枝处首先发病,严重时皮层软化腐烂易折断2 甜(辣)椒疫病的发生原因2.1 气候条件是疲病发生和流行的决定因素 当气温条件适宜时,一  相似文献   

15.
我省玉米田的病害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穗腐病和粒腐病、玉米病毒病等. 一、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也叫条斑病.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在大发生年份,感病品种减产50%左右. 症状:本病以侵染叶片为主,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水浸状青色病斑,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温度高时,病斑在叶正反两面生大量灰黑色霉层.病斑能结合连片,使植株早期枯死.  相似文献   

16.
芦笋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主要病害及防治1.1褐斑病。①症状。该病主要为害芦笋的茎、枝和拟叶,但以小枝和拟叶为主。病斑初为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卵圆形,  相似文献   

17.
玉米褐斑病(Physoderma maydis Miyabe)是近年来为害玉米较重的一种新病害,多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开始发生,抽穗至乳熟期为显症高峰,严重时叶片干枯,对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黄颢 《农业知识》2023,(8):27-28
<正>黄瓜褐斑病是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和叶柄等部位,田间发病率高、危害大,菜农需做好防治工作。一、发病症状黄瓜盛瓜期是褐斑病的高发期,从植株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散蔓延,初期症状表现为叶面生出许多灰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为大小不等的病斑,呈边缘不规则的圆形或近圆形,颜色为淡褐色或褐色,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呈灰白色,边缘灰褐色。周围湿度大时,病斑两面生有稀疏淡灰褐色霉状物,  相似文献   

19.
万寿菊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方山县首次引种200公顷万寿菊,平均每667平方米收入在1000元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好。2003年种植总面积达400公顷。要保证万寿菊正常生长,必须做好其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褐斑病主要为害叶部,发病后叶片上产生褐色病斑。褐斑病属真菌病害,种子带菌,因此防治主要抓好育苗关  相似文献   

20.
1发生为害(1)霜霉病。以适温高湿的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重,先从基部叶片开始发病,重时可致整株枯死。如果8月下旬至10月雨水多,也能引起重发。(2)斑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初于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斑。后期湿度大时,病斑中央出现不明显的小黑点。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致整个叶片变黑,但病叶不易脱落。(3)病毒病。叶片变黄、皱缩,重时植株矮小,生长受阻。(4)菊瘿蚊。幼虫在菊株叶腋、顶端生长点及嫩叶上为害,形成上尖下圆的桃形虫瘿,为害重的菊株上虫瘿累累,植株生长缓慢,影响坐蕾、开花。发生时期4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