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刚察县草地面积为71.20×1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3.82%,草地可利用面积为69.07×104hm2,占草地面积的97.01%,构成了以草地畜牧为基础的畜牧业生产。全县共有6个草地类,5个草地亚类,7个草地组,28个草地型,分别占全省草地类组型的66.7%,25.93%和30.11%。在该县的天然草地上退化草地面积37.88×104hm2,占全县天然草地面积的53.20%,全县约有1/2的草地退化,有1/4的草地已进入中度和重度退化,实施草地保护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门源县草地资源及生产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源县有天然草地48.51×104hm2(包括门源种马场和浩门农场),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41.47×104hm2,草地可分为8大类、27个组和59个型.本文着重阐述了草地类型的特征、组成,并对产草量和载畜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都兰县天然草地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生立 《青海草业》2005,14(3):51-55
利用现场取样的方法,对都兰县天然草地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全县现有天然草地212.66×104hm2,有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高寒草原、草原化荒漠、山地草甸、高寒沼泽、灌丛草甸、疏林类草场等共十二大类。各类草地在全县的分布、面积和生产力各不相同。其中,高寒草原类面积最大,为75.25×104hm2,山地草甸类面积最小,仅0.03×104hm2。高寒沼泽类年生物量最高,平均产可食鲜草5335kg/hm2。全县可利用草地155.42×104hm2,可载畜140.94万羊单位。草地生产力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水分不足和鼠害,草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夏、秋草场分配不合理,有的放牧过度,有的利用不足。提出解决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曲麻莱县实施退牧还草后的草地面积将减少到100.87×104hm2,全县理论载畜量为43.67×104个羊单位。按照以草定畜户的畜牧业生产模式,每年可出栏成幼畜24头(只),牛羊的出栏率分别达到30%和42%;全年户均总收入9182.5元,人均收入为2040元,基本达到2003年的全县乡村人均收入水平,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海晏县草地退化原因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啟良 《青海草业》2003,12(4):56-57
海晏县是以牧为主的牧业县。全县土地总面积为3117k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24.17×104hm2,占总面积的77.55%。草地类型主要有高寒草甸类、温性草原类等。分别为14.57×104hm2,占草地总面积的60.4%和5.67×104hm2,占草地总面积23.5%。近几十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全县天然草地退化严重,退化草地面积已达7.92×104hm2,占草地面积的32.75%,而且退化面积正在逐年扩大。1.草地退化现状1.1 草地植物群落发生了演变草地建群种和优势种逐渐减少或消失,而被一些毒杂草所取代。例如高寒草甸类中的苔草+针茅草地型逐年退化成以橐吾为主的…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草业生产条件及发展潜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旭谦 《青海草业》2004,13(2):30-33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封闭的内陆盆地,现有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414.25×104hm2,耕地5.30×104hm2。据调查,还有可开发的宜农荒地资源29.80×104hm2。本文通过对该地区自然条件及草地资源的分析,认为发展盆地草业和草地畜牧业前景十分广阔,并对发展草业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民和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下游,全县总面积1 890 km2,海拔1 600~4 200 m,年降水量350 mm左右,属高原大陆型干旱气候.民和县有天然草地面积11×104 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8.3%,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9.13×104 hm2,占草场总面积的82.8%,人工草地1.1×104 hm2,占全县总面积的5.5%.  相似文献   

8.
据草地资源最新调查,海西州现有天然草地1191.77×104hm2,退化草地752.58×104hm2,因草地所在地区立地条件的差异和该区域草地所受的自然、人为因素影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退化草地在全州的分布格局也不尽相同。本文结合海西州草地资源调查数据,就海西州天然草地退化面积及退化程度进行了统计和比较。  相似文献   

9.
门源县有天然草地48.51×104 hm2(包括门源种马场和浩门农场),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41.47×104 hm2,草地可分为8大类、27个组和59个型。本文着重阐述了草地类型的特征、组成,并对产草量和载畜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绿色家园的耕耘者——门源县草原工作站门源县草原工作站建于1979年12月,现有科技人员15人,其中有中级职称的4人,初级职称7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2人,大专7人,中专1人。建站以来一直从事草地建设、草地灭鼠治虫、草地生产量动态监测等草业科技推广示范工作,具有丰富的草地技术推广实践和重要项目的承担能力。曾获得农业部授予灭鼠治虫先进单位、青海省畜牧厅授予全省种草先进单位和全省草原鼠虫害防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现任站长张宝塔同志,藏族,1951年出生,1968年7月参加工作,1971年11月入党,从1979年12月草原站成立至今,从事草业科技推广示范20余年,2002年担任现职。多年来,门源县草原工作站以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狠抓草原基础设施建设和草地的保护、改良。截止2005年底,全县累计建成围栏草地14.67×104hm2,长度770×104m,累计鼠害防治面积51.05×104m2,其中:地面鼠15.12×104hm2,地下鼠28.39×104hm2,种植多年生牧草0.80×104hm2,灭虫4.80×104hm2,防除毒草0.20×104hm2,种植一年生人工饲草0.87×104hm2,现有农机具130台(套),饲草料加工机械30台(套),建设饮水管道38条,138km,机井92眼,建设永久性暖棚9791栋,面积68.07×104m2。从而,为门源县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为牧区农牧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绿色草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地区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以柴达木盆地为中心,覆含天峻、乌兰、都兰两县,格尔木、德令哈两市,柴旦、冷湖、花土沟三镇,总面积32·58×104km2,占青海省土地总面积45%;天然草地面积602·54×104hm2,可利用面积414·25×104hm2,宜建人工草地1·63×104hm2是青海畜牧业生产和柴达木绒山羊生产的重要基地。但由于草地经营粗放,草畜供求矛盾突出,畜牧经济发展缓慢,探讨草产业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开发草地资源,对于畜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自然、经济、社会特点1.1草地面积大,质量低柴达木地区位于东经90°05′~99°45′,北纬3…  相似文献   

12.
祁连县草地牧草生产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祁连县天然草地生产力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地面积84.9×104hm2,平均产草量为2515.10kg/hm2,其中冬春草地平均产草量2720.00kg/hm2,夏秋草地平均产草量2310.00kg/hm2。天然草地实际载畜量为144.04万个羊单位,与理论载畜量相比,冬春草地超载24.64万个羊单位,夏秋草地略有盈余。为此,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利用、保护和提高天然草地生产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青海草业》2006,15(3):61-61
海南州目前拥有草原工作站6个,其中州站1个,县站5个。共有职工90人,专业人员47人,非专业人员43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1人,初级职称14人,本科学历的有16人,大专学历的有32人,中专学历的有19人。全州现有天然草地面积338.00×104h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299.11×104hm2,占全州天然草地面积的88.5%;冬春草场165.20×104hm2,夏秋草场200.58×104hm2,分别占可利用草地的55.23%和44.77%。天然植被主要由森林、灌丛、草原、草甸、荒漠等组成。草地类型主要有温性草原类、温性荒漠草原类、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温性荒…  相似文献   

14.
李成保 《青海草业》2012,21(2):44-46
经调查,兴海县退化草地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2.31%。其中,严重退化草地面积为1.14×104hm2,中度退化草地8.8×104hm2,轻度退化草地10.97×104hm2;草地退化使草地产草量从1982年的2760kg/hm2下降到2002年的1575kg/hm2,下降了42%;掠夺式放牧、鼠虫害严重、毒杂草蔓延、“四滥”不禁及人口快速增长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建议采取依法治草,加强草地建设,科学合理利用草地,加强教育等措施保护草地。  相似文献   

15.
根据农业部草地资源新标准,2009年通过对共和县12个乡草地牧草产量的调查,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地面积120.94万公顷,平均产草量为3 238.20kg/hm2,天然草地实际栽畜量为231.60万个羊单位,与理论栽畜量相比,饲草资源尚有盈余.  相似文献   

16.
祁连县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全省季节性畜牧业发祥地,以盛产"西宁毛"而享有盛誉.全县共有7个乡镇(其中野牛沟乡、默勒镇、阿柔乡、峨堡镇、央隆乡是纯畜牧业乡镇),44个行政村,有天然草地约117.60×104 hm2,其中可利用草地约100.59×104 hm2,各类牲畜存栏117.5万头(只).  相似文献   

17.
湟中县利用饲草资源发展畜牧业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启光  董伟 《青海草业》2004,13(3):52-53,56
湟中县有天然草地15.88×104hm2,是耕地面积的2.45倍,有耕地6.47×104hm2,年产秸秆1.2×108kg,粮食1.2×108kg,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饲草资源优势。通过对天然草地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和农作物秸秆的加工利用,实现环境改善与畜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都兰县天然草地资源生产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青海省都兰县天然草地面积212.65万hm2,有荒漠草原类、山地草原类、高寒草原类、草原化荒漠类、干荒漠类、山地荒漠类、高寒草甸类、山地草甸类、沼泽类、高寒沼泽类、灌丛草甸类、疏林类草地12类。各类草地在全县的分布、面积和生产力各不相同:高寒草原类面积最大,为75.25万hm2,而山地草甸类面积最小,仅为273hm2;高寒沼泽类年生物量最高,平均产可食鲜草10791kg/hm2,高寒草原类年生物量最低,平均产可食鲜草1945kg/hm2。全县可利用草地155.42万hm2,可载畜140.94万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19.
曾植虎 《青海草业》2011,20(3):50-52
互助县位于海东农业区。2008年农田种草面积达0.8×104 hm2,载畜量达27.74万羊单位,农作物秸秆载畜量达8.2万羊单位,天然草地载畜量为21万羊单位,全县理论载畜量为56.94万羊单位,与现有载畜量相比超载10.9%。  相似文献   

20.
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东与门源、大通县接壤,南与海晏、刚察县相连,西与天峻县为邻,北及西北与甘肃省酒泉、肃南、民乐、山丹县为界,县域土地总面积1.478万km2,折合147.81万hm2,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43%,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1%.全县耕地面积2306.6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15%,林业用地面积16.74万hm2,占11.3%;天然草地面积117.6万hm2,占79.56%;水域、工矿及居用地等2466.67hm2,占0.16%;未利用地12.99万hm2,占8.78%.由此可见全县牧草地比例大,在土地结构中占很大比例.全县天然草地面积117.61万hm2,可利用草地面积100.59万hm2,在可利用草地面积中,冬春草地面积50.31万hm2,夏秋草地面积50.28万hm2.县境天然草地以山地草旬类草地为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