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秀水114"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本文介绍了"秀水114"在南湖区种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耐盐碱、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研究了18个水稻品种在东滩盐碱地上的生长情况、生育期、产量和稻米品质,结果表明,杂交稻以"花优14"、"秋优金丰"、"浦优608"较早熟,常规稻以"银香18"、"海丰4号"、"2698"较早熟;"秀水114"、"寒优湘晴"、"海丰4号"品种分蘖力强;"嘉33"、"2698"品种成穗率高;"南粳46"较不抗倒伏;杂交稻以"花优14"、"浦优608"、"申优254"、"秋优金丰"产量较高,常规稻以"清香软粳"、"秀水114"、"秀水134"、"宝农34"、"2698"、"嘉禾218"产量较高;"秋优金丰"、"申优254"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花优14"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宝农34"品尝适口性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5个杂交晚粳稻新组合进行单晚栽培筛选,并用灰色评判法对10项性状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秀水15A/XR73"、"秀水134A/XR78"、"秀水117A/XR78"灰色综评值G〉0.85,为优组合;"秀水134A/XR134"、"秀水15A/XR15"等9个组合的G值介于0.80~0.85之间,为良组合;"秀水134A/XR15"、"秀水31A/XR134"等3个组合的G〈0.80,为差组合。据此,提出"秀水15A/XR73"、"秀水134A/XR78"、"秀水117A/XR78"、"秀水134A/XR134"为继续试种的优选新组合。  相似文献   

4.
"秀水114"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具有熟期较早、产量水平高、米质较优、抗病、抗倒伏等优势。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栽培管理关键技术,主要内容为适时适量播种、有效调控群体、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5.
晚粳秀水114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晚粳秀水114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从适期播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秀水114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大面积推广该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秀水114"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单季晚稻新品种,经引进试种,具有高产、优质、熟期适宜、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宝山区推广种植。笔者在总结各试点种植情况基础上,提出了"秀水114"机插秧的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瓜沥镇水稻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为保证水稻产业的稳产,研究了水稻的食用价值,并总结了瓜沥镇主栽品种“秀水09”、“秀水114”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进行温岭救灾用特早熟晚粳稻品种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产量表现均较好,宁82最迟播期为7月15日,秀水114最迟播期为7月20日,秀水103最迟播期为7月19日,秀水134最迟播期为7月15日。  相似文献   

9.
晚粳稻秀水114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秀水114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嘉兴市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杂交选育的单季常规中熟晚粳稻品种。表现丰产稳产,熟期适中,株叶形挺,穗数较多,生长清秀,抗稻瘟病,米质优等特点。2009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北及类似生态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现将秀水114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氮肥不同用量及其运筹对“秀水128”机插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合理施用肥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笔者于2009年在"秀水128"机插稻上进行了氮肥用量和前后期运筹的梯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秀水128"机插稻的最佳施肥模式为一生总氮用量折纯氮22kg,前后期(基蘖肥与穗肥)施肥比例7∶3。  相似文献   

11.
为给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提供理论依据,在2011、2012年,对水稻不同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感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秀水”系列,“秀水128”自然发病最重,其次为“秀水1 2 3”、“秀水134”、“秀水114”,“秀水1 1 4”产量最高,“秀水128”最低;“JD”系列,“JD120”自然发病最重,其次为“JD56”,其它3个品种发病情况无显著差异;杂交稻,“寒优湘晴”自然发病最重,其次为“秋优金丰”、“花优14”,产量也是“花优14”最高,“寒优湘晴”最低;“镇稻8 8”表现为较为抗病;“旱优”系列发病都较轻.  相似文献   

12.
机穴播“秀水114”不同穴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机穴播水稻不同穴距对"秀水114"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特进行了不同穴距试验,探索了"秀水114"机穴播的适宜穴距。结果表明,行距为20cm、穴距为16cm时产量最高,其原因是在植株生长前期,适宜的种植密度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使最高茎蘖数适宜,成穗率提高,实现预期的穗数,且能够形成强壮的个体,得到较多的穗粒数,结实率也相对较高,为夺得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秀水134”氮肥施用量与利用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中熟晚粳稻新品种"秀水134"的大面积推广种植,笔者于2009年对该品种进行了不同施肥量与利用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与产量、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呈二次曲线关系,当每667m2施氮量为15kg左右时,"秀水134"的单产最高。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笔者以“秀水123”为试验品种,采用机直播、机插、人工直播三种不同种植方式进行水稻种植,并在成熟期进行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机插水稻的农艺性状优于人工直播的,而机插和机直播水稻则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对12个晚粳稻新品种进行机械化插秧单晚栽培筛选试验,并用灰色评判法对11项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丙08-503、秀水114灰色综评值G〉0.85,为1级品种;丙08-519、丙08-077、丙07-075的灰色综评值0.8≤G≤0.85,为2级品种;嘉乐优2号等7个品种的灰色综评值G〈0.8,为3级品种。中熟晚粳秀水114、短生育期晚粳丙08-503为适宜应用机械化插秧技术栽培的当地晚稻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水稻"秀水123"不同栽种本数和不同氮肥施用量进行了试验。结果初步表明,"秀水123"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6月初播种,6月下旬移栽,在纯氮施用量180kg/hm^2、栽种1本时产量最佳,其次是纯氮施用量180kg/hm^2、栽种2本和纯氮施用量120kg/hm^2、栽种2本。  相似文献   

17.
对12个晚粳稻新品种进行机械化插秧单晚栽培筛选试验,并用灰色评判法对11项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丙08-503、秀水114灰色综评值G>0.85,为1级品种;丙08-519、丙08-077、丙07-075的灰色综评值0.8≤G≤0.85,为2级品种;嘉乐优2号等7个品种的灰色综评值G<0.8,为3级品种.中熟晚粳秀水114、短生育期晚粳丙08-503为适宜应用机械化插秧技术栽培的当地晚稻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秀水123"在松江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为进一步促进其推广应用,笔者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其直播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单季晚粳稻品种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比较单晚粳稻3个品种、2种种植方式和栽培方式对产量及其主要性状的效应。结果表明,品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种植方式和栽培方式次之;品种秀水134、秀水114比秀水09增产5.97%和4.41%,达极显著、显著水平;机插秧比直播显著增产2.64%,最高苗数下降12.1%、成穗率提高2.4个百分点,每穗粒数增5.7%;精确定量比常规栽培显著增产2.88%,最高苗数下降19.8%,成穗率提高7.6个百分点,每穗粒数增6.7%。高产组合,品种秀水134,采用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法。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晚稻品种秀水134在嘉善县西塘镇的种植表现,及其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秧、机插移栽、施肥、灌水、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