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部所制定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92-2006),利用美国的陆地卫星Landsat-TM遥感影像获取宁德市柘荣县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在遥感图像影像软件Erdas Imagine9.2/Arcgis9.0的技术支持下,对该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77.31,环境质量状况等级为优,说明宁德市柘荣县的生态环境质量优良、有较高植被的覆盖率、丰富的物种、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环境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提供的方法,选择了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污染负荷指数等五个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为甘南藏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协调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用覆盖与非覆盖两种模式对高寒地带极度退化草地黑土滩进行修复,分3处试验,以比较分析法等分析方法为基础,依据《青海省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范》(以下称《规范》),从生产生态、经济投入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覆盖与非覆盖平均出苗密度分别是474单株/米2和344单株/米2,F(0.05)检验差异显著,标准差分别为±151...  相似文献   

4.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生态经济学中测度人类社会资源消耗的经典方法之一,基于能值的生态足迹模型是该领域研究的最新发展和改进。本研究采用区域标准计算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能够更好地体现区域的真实供给能力和人类对资源的实际消耗,其方法和数据优于普遍采用的全球标准。研究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定量地分析了2005–2014年青海省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合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以及发展能力指数,分析了青海省的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同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状态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2005–2014年青海省区域生态足迹超出了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指数小于0且不断下降。2)青海省不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在不断扩大,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市区及其周边的县域,2011年之后呈现由北向东的带状分布。3)结合能值生态足迹和多因子耦合分析表明,虽然青海省的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发展能力也有较大的提升,但主要是以大量的资源消耗为代价,水土流失、生态功能恶化、地区承载力下降、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依然严峻。该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青藏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科学的、准确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是亟待解决的生态问题之一。研究选取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运用层次分析法,以行政区域为单元,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运用GIS的地统计分析空间插值工具,得到栅格图层,进行栅格计算,得到具体每一点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统计计算各行政单元内各级别所占的比例。研究结果表明:运用GIS的插值功能及其栅格统计,进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可弥补以行政单位为评价单元,以点数据、平均数据代替整个区域的整体特性的评价方法的缺陷,该评价方法突出评价单元内的差异性,使评价结果的空间定位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6.
《青海草业》2014,(2):F0002-F0002
青海省班县玛柯河林区2种新记录植物2005~2006年间,作者在班玛县玛柯河林区拍摄到2种植物,经查阅《中国植物忠》,并对照《青海植物志》,  相似文献   

7.
欧拉羊选育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欧拉羊选种、选配、种羊培育等技术规范。本规范适用于青海省境内的欧拉羊选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DB63/039青海藏羊DB63/T435牛、羊规模饲养防疫技术DB63/T547.2青海藏羊繁育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种畜禽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标准。3.1欧拉羊欧拉羊是藏系绵羊品种中的一个特殊生态类  相似文献   

8.
《草业科学》2009,26(5)
4月22日,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了4个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标准。这4个地方标准分别为《草地蝗虫生物防治技术规程》、《草地鼠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草地毛虫生物防治技术规范》、《鹰架招鹰控制草地鼠害技术规程》,由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管理中心共同制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青海省引入、纯繁、推广的小尾寒羊的生产性能测定与调查,评价小尾寒羊及其杂交后代在青海省高海拔地区这个特殊的生态环境里,在农区舍饲半舍饲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对原产地品种特性的保持情况,及在青海的适应性和利用现状,给种畜管理部门及引种者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为青海省建立高效、优质、集约化的羊肉生产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立 《草业科学》2005,22(2):107-107
据农业部消息,农业部即将出台《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规划》。按规划思路,我国将抓紧制定《外来人侵生物防治条例》、《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这标志着我国保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立法工作和制度建设将加速。据介绍,1986年全国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值为831.4亿元,到1994年上升为4201.6亿元,接近同年GDP的10%,  相似文献   

11.
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编制的《藏獒》地方标准,近日通过专家审查。记者从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编制单位在查阅国内外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玉树等藏獒生长区和养殖基地观察、测量,历时2年,编制出《藏獒》青海省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12.
农业部发布《渔药临床试验技术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科学、准确地评价渔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保证渔药质量,满足水产养殖生产用药的需要,根据《兽药管理条例》、《新兽药及兽药新制剂管理办法》、《兽用新生物制品管理办法》及《进口兽药管理办法》的规定,农业部组织制定了《渔药临床试验技术规范》,于2002年7月31日发布。全文如下:渔药临床试验技术规范1试验目的、依据及内容1 1试验目的 为加强渔药管理,提高渔药质量,指导养殖生产者合理使用渔药,对渔药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价,特制定《渔药临床试验技术规范》。1 2依据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青海省季节牧场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准确掌握草地季节利用状况对科学合理的指导宏观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自然因素虽然在草地的季节利用中起关键作用,但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日益明显。该研究基于双影响因子的思路,以海拔要素为基础划分季节牧场,并充分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出了基于GIS的以人口分布修正季节牧场的新方法,对青海省8个地区分别建立分类模型;并对结果的精度和比例分别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修正划分的青海省季节牧场图总体精度为66.65%,2种季节牧场的比例也符合传统的利用比例,能够反映实际的草地季节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14.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发布以来,《牲畜耳标技术规范》已施行十余年.牲畜耳标在应用中主要出现了易掉标、引起动物应激反应、不易识读等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牲畜佩戴不同材质和形状耳标的掉标情况,制定更符合实际应用的耳标技术规范,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8年5月起于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开展了为...  相似文献   

15.
一、由禽流感引发的动物源性疫病的防控 (一)要真正全面贯彻相关法规和制度 动物疫病和人类疫病的防控已经有若干的法规、技术规范和制度的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猪链球菌应急防治技术规范》、《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等,从法律、技术等层面对动物源性疫病防控作了很好界定。而且.要认真解读法律法规,引发全员的自觉性执行,形成良好的长效机制。比如加强整个防疫队伍和防疫体系的建设.加快兽医体制改革,同时加大对整个防疫体系建设的投人.建设一支兽医防疫队伍,以及加强整个技术支撑体系,对于诸如禽流感等动物源性传染病的防控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自然生态分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洁人 《青海草业》2003,12(1):16-20
自然生态分区是生态环境规划和管理的基础。文章就当前青海省生态环境管理中分区不统一、特点各异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全省生态分区意见。通过对全省有关区划工作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将青海省3大地貌类型划分为10个自然生态区(一级区)。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制约青海省草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构建青海省草业支持体系的设想,旨在有效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草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制约青海省草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构建青海省草业支持体系的设想,旨在有效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草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湟中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把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作为重点,并正在实施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把天然草场的治理和改良作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来抓。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天然草场退化严重,退化草场面积达657.33hm2,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68.98%。造成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鼠害。通过对2006年草地鼠害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对2007年草地鼠害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并分析,提出防治对策。1草地鼠害基数调查湟中县草原站组织专业人员,根据《青海省草地鼠虫害、毒杂草调查规程》,于2006年8月10…  相似文献   

20.
席晶 《草业科学》2004,21(11):95-95
根据国家林业局近日制定出台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我国重要的湿地类型——长江中下游湿地将通过退田还林、还湖、还泽、还滩、还草及水土保持等措施,使长江中下游湖泊湿地的面积逐渐恢复到原有水平,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