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君迁子种子进行播前浸种和干播处理,进行了不同处理苗期的生长节律试验。结果表明:君迁子浸种处理幼苗高较干播幼苗生长量大,生长节律基本一致,苗高生长出现两个高峰分别在6月28日至7月26日,8月9日至9月7日。幼苗地径生长速度平稳,测定时间段内呈直线平稳生长。  相似文献   

2.
播种后光照能明显地提高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的质量,浸种时光照和不同浸种时间,对发芽率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播前在日照下浸种72小时,播后遮荫育苗,优于播前暗处理浸种和播后暗处理育苗的组合。  相似文献   

3.
沙棘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容易,是华北、西北、黄土丘陵和风沙地区用于荒山造林和保土固沙的树种。 沙棘以播种育苗为主。育苗地应选择灌溉方便、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切忌粘重土,在干旱地育苗,应提前翻地,蓄水保墒。播种前耙地碎土。 沙棘种子小,种皮厚而硬,并附有油脂状棕色胶膜,妨碍种子吸水膨胀,所以播前要做好浸种催芽。用40~60℃温水浸种一昼夜,再混沙催芽,待种子有 1/3裂口,即可播种。一般春季播种,春播要适时早播,当土壤表层5厘米深处温度达9~10℃时,种子就可以发芽,地温在14-16℃最适宜。播前要…  相似文献   

4.
播种:按上述要求整好地,播种前先浇一次以浸透土壤,使垄坡踏实为目的的细流慢灌水。接着浇一次大水,以不冲垮埂子为限。待水面下渗到垄进驻高度的1/3时即可播种。播前种子要做发芽试验,根据种子发芽率高低确定其播种量。发芽率在90%以上时的播种量一  相似文献   

5.
1、播前诱草杀草 作好播种苗床,要求床面平整,无大土块,浇足底水,在杂草尚未出土或出齐时对该土壤喷雾处理(见表1)。  相似文献   

6.
酸枣脱壳种子育苗法枣树带壳种子播种育苗,出苗率低,产苗量少。新疆哈密地区林科所王娜1994年采用脱壳种子育苗,出苗率达100%。方法:(1)将脱壳种子冷水浸泡6小时后播种。播前圃地浇足底水。(2)4——5月地温回升时进行条播,行株40cm,播种沟深I...  相似文献   

7.
正合欢种子椭圆形,扁平,长0.7~0.8cm,熟时深褐色,种子千粒重约40g,每公斤25000粒左右,发芽率60%~70%,常用播种繁殖。育苗地选择肥沃、湿润的砂壤土,春天播种,播种前种子在温水中浸种2-3天,然后混沙催芽,等种子开始萌动时下地,播后10天左右发芽出土。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胡杨播后出苗整齐。这里介绍一播种小技术。播前浸种1—2小时,捞出后混以10倍细沙或过细筛的风化煤进行播种,播后5—6小时即可发芽。播种方法:将种沙混合物装入罐头瓶或粗塑料管内,口上蒙上三层铁沙网或塑料沙布后播种。此法下种均匀,工效高,每人每天可以播8—10亩,较常规播种提高工效10倍以上。(134团场生产科)  相似文献   

9.
为了打破种子休眠 ,使种子提前萌动、幼芽适时出土、发芽迅速整齐 ,播种前 ,常常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水浸法其目的是软化种皮 ,使种子吸水膨胀 ,促使储藏物质水解 ,以供种子发芽需要 ,同时 ,也利于抑制剂溶解浸出 ,从而打破休眠。浸种的水温和浸种时间 ,需根据种粒大小和种皮厚薄而异。比如 :刺槐、合欢、紫穗槐、皂角种子浸种水温为 80~ 90℃ ,浸种时间为一昼夜 ;紫荆、国槐、君迁子种子为 6 0~ 70℃ ,浸种时间为 1~ 3d;海棠 ,白蜡、杜梨浸种水温为 4 0~ 50℃ ,浸种时间 1~ 2 d;杨、柳、榆、泡桐种子需用…  相似文献   

10.
平榛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平榛种子处理应于11月末至12月初进行,浸种120h左右,水温为5~20℃为宜;采用沙藏层级法,层级时间120d以上;最佳播种时间为4月中下旬-5月初。播种方法为垄播或床播;播种密度为每公顷床播1 313kg、垄播1 125kg。  相似文献   

11.
提高沙地柏有性繁殖的主要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沙地柏进行不同播种期、温汤浸种、不同激素、药剂处理以及超声波等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沙地柏人工育苗的播种期应在8月中下旬为宜;种子处理以60~80℃水浸3~5 d效果最好;播种深度以1.0~1.5 cm为宜;以沙子覆盖效果最佳,出苗率达88%;激素、药剂、超声波辐射等处理种子效果均不如温汤浸种处理。  相似文献   

12.
核桃种子烂种原因及发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近雨 《林业科学》1994,30(1):18-24
对核桃种子的采集时间、调制方法、浸种和催芽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了种子生理学的测定,其目的是探明核桃种子的烂种原因和发芽条件。结果表明,采种过早和堆沤过久都会引起种子霉烂,而种子吸水不足则是导致沙藏烂种和播种烂种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查明,种壳的机械约束是种子发芽慢的主要原因,较高的环境温度和充足的种子含水量是核桃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采取适当晚采,合理调制和沙藏前适当浸种,播种前晒裂种壳,播种后提高地温等措施,可以减少烂种,加快出苗速度,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13.
棕榈藤与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水分对棕榈藤的重要性 .降雨决定棕榈藤分布和种的数目 ,同时还有助于棕榈藤种子传播 ,棕榈藤对降雨起着拦截作用 ,减少对地面的冲击 ,从而保持水土 .成熟度不同的棕榈藤种子具有不同含水量 ,种子活力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迅速下降 ,从而降低发芽率 .水分可提高棕榈藤造林成活率、分蘖条数、叶数、叶面积和藤茎生长 .水分胁迫可提高棕榈藤根茎比 .此外 ,棕榈藤生长及分布还受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田播种不易管理,往往因种子还未发芽,苗田就长满杂草并与种子争水、争阳光,造成种子不易发芽,种子甚至发霉、变质、腐烂。而采取砂床播种,便于管理,发芽率高,出土整齐。  相似文献   

15.
To date, the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of mast seeding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It is also not clear whether and how seed production and clonal growth interact and then influence the colonization and recruitment of plant species that seeds are dispersed by animals. We released seeds of Corylus mandshurica in seed-rich and seed-poor years (2008–2012), to test the effects of mast seeding and clonal growth on regeneration of this clonal shrub. Our study showed that seed caching of C. mandshurica was higher in seed-rich years than that in seed-poor years. However, mast seeding failed to result in seedling establishment of C. mandshurica. Despite a negative effect of mast seeding, vegetative reproduction was common in the seven consecutive years (2007–2013), suggesting that clonal reprod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opulation spreading of C. mandshurica. Seeds are unlikely to produce seedlings in both seed-rich and poor years, suggesting that sexual reproduction contributes little to the regeneration of C. mandshurica but may be responsible for initial establishment via episodic seed dispersal.  相似文献   

16.
以黄檗种子和1 a生播种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沙藏层积时间对发芽率与出苗率和不同播种密度对苗高与地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沙藏层积时间达到150 d时,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均最高,分别为80.85%和64.09%;当播种密度为90株·m~(-2)时,单位面积Ⅰ级苗产量最高,达到96.15%。  相似文献   

17.
千年桐播种密度、播种时间与苗木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千年桐大田播种育苗试验,分析不同播种密度、不同播种时间、浸种处理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千年桐实生苗培育以4月15日播种、播种密度36株.m-2、温水浸种处理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壳斗科3树种直播造林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丝栗栲、青冈和毛果青冈直播造林的试验研究表明:直播造林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但树种间差异显著,青冈达94 00%,毛果青冈为83 92%,丝栗栲仅63 59%;壳斗科树种种子的含水量较高,种子发芽基本上不需外加水分;防止啮齿类动物挖食是直播造林成功的关键,预防方法有:行为信息应用、选择种子丰年播种、清除造林地灌草等。  相似文献   

19.
八种珍稀濒危植物引种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2-1994年三年来,从内蒙、新疆和甘肃等省(区)的沙区地带引种来的8种珍稀濒危植物,现保存有性和无性繁殖苗近千株,大多已开花结实,经过对沙区8种珍稀濒危植物播种育苗研究认为:准噶尔无叶豆、矮沙冬青、银沙槐3种植物种皮坚硬吸水困难,播前须用浓硫酸处理后再经温水浸泡,才能吸水膨胀发芽;沙生柽柳、半日花、裸果木、绵刺、四合木等植物,种子质地松软,无需特殊处理均可干播发芽,播深适中均能取得较好出苗率。  相似文献   

20.
李艺皇 《绿色科技》2019,(11):108-110
采取毛竹种子不同方式浸种育苗技术试验。种子选择12年生以上优质母树采种之后其一用50℃温水消毒浸种,其二用1∶1000的多菌灵溶液消毒30min后、再用温水浸种24min,其三用吲哚丁酸500PPM溶液浸种12h即可播种。各试验播种量2kg,播种面积各0.067hm2,用吲哚丁酸500PPM溶液浸种的种子发芽率,比用清水消毒浸种的种子和用多菌灵溶液消毒后温水浸种的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25.40%、16.18%,苗木萌芽出土率也分别提高21.52%、12.94%;苗木生长量苗高分别提高30.77%、17.24%,苗径分别粗24.00%、16.98%,出笋率分别提高55.56%、40.00%,苗竹冠分别增宽大33.85%、19.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