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宛涛  燕玲  李红  伊卫东 《草地学报》2004,12(3):231-235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描述了贺兰山荒漠草原植被6科、8属、10种主要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扫描电镜观察下,每种植物花粉的轮廓、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各不相同;同科或同属内种间总体形态特征相似,而细微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蔡萍  宛涛  伊卫东  刘辉  张佳琦 《草地学报》2019,27(3):779-783
以内蒙古特有乡土沙生植物乌丹蒿(Artemisia wudanica)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技术,对其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探索其花粉形态的二型性特点,完善其花粉形态细微特征。结果表明:乌丹蒿花粉粒有长球形和圆球形之分,花粉形态存在明显的二型性特征。长球形花粉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片圆形;大小平均为:23.28 μm×13.73 μm;萌发器官为3孔沟类型;表面纹饰为刺状-颗粒状复合纹饰。圆球形花粉赤道面为圆球形;极面为三裂圆形;萌发器官也是3孔沟类型;大小平均为:14.85 μm×13.80 μm;表面纹饰亦为刺状-颗粒状复合纹饰。除花粉粒的大小、极轴与赤道轴的比值(Polar axis/Equatorial axis,P/E)不同外,两种类型的花粉总体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细微性状主要差异表现在表面纹饰中刺的大小及刺与颗粒的排列密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草原地区主要植物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内蒙古草原地区31种主要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描述。结果表明,不同科、属植物花粉的形态、大小、萌发器官类型和数量及表现纹饰均不相同;同一属内种间花粉的形状、萌发器官类型及纹饰类型等相同或相似,但在大小、萌发器官数量和细微纹饰等方面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10种特有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10种特有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鹏  马利超  王宇  刘志鹏 《草业学报》2015,24(1):107-114
野豌豆属牧草适宜在高寒和高海拔地区栽培,是我国高原牧区重要的蛋白饲料来源。该属有190个物种,4个亚属:Vicia,Cracca,Ervum和Faba。本研究从中国、美国、土耳其和叙利亚等11个国家收集了16份野豌豆属牧草种质,利用扫描电镜对这16份材料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野豌豆属植物花粉均以单粒形式存在,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和三角形,赤道面观为扁圆形、长椭圆形和椭圆形。三沟萌发孔,沟长深入两端;极轴长为(9.60±1.52)(30.40±2.07) μm,赤道轴长为(11.80±0.84)(38.20±0.84) μm。花粉的表面纹饰呈3种类型:网状纹饰,脑状纹饰和疣状纹饰。网状纹饰根据外壁纹饰疏松程度不同,又可分为2种亚类型:粗网状纹饰和细网状纹饰。本研究较为系统地观察了16个野豌豆属牧草的花粉形态,探讨了其系统分类学特性,为揭示野豌豆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贺学礼  越莉丽 《中国草地》1994,(3):62-64,72
本文根据我国7种豆科植物的花粉形状和纹饰特点,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即近球形--扁球形、穴状纹饰花粉和长球形、网状纹饰花粉。作出了花粉形态分种检索表,并对7种植物的演化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蒙古高原鸦葱属植物10个种的花粉形态。该必的花粉形态基本可分两个类型,一类极面观为六边形,赤道面观近圆形,具三孔沟,表面纹饰为大网,网脊上具圆锥状刺;另一类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赤道面观为圆形,少数椭圆形,具三孔沟,表面纹饰为成列的圆锥状刺,有些刺间具小颗粒或网纹。另外,观察了河西菊的花粉,其形状为球状多面体,单萌发孔,表面饰纹为大网,网脊上具小穿孔、颗粒和少而短的刺、与鸦葱属的  相似文献   

9.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蒙古高原鸦葱属植物10个种的花粉形态.该属的花粉形态基本可分两个类型,一类极面观为六边形,赤道面观近圆形,具三孔沟,表面纹饰为大网,网脊上具圆锥状刺;另一类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赤道面观为圆形,少数椭圆形,具三孔沟,表面纹饰为成列的圆锥状刺,有些刺间具小颗粒或网纹.另外,观察了河西菊的花粉,其形状为球状多面体,单萌发孔,表面饰纹为大网,网脊上具小穿孔、颗粒和少而短的刺、与鸦葱属的花粉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西部白刺属植物花粉形态属于长球形—超长球形,萌发器官类型为3孔沟,表面纹饰为条纹状和网状纹饰复合型;种子形态为卵形,表面有孔穴和槽;以上特征种间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贺兰山山地疏林草原建群种,优势种、伴生种等10种主要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 细致的观察,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花 粉的外壁纹饰非常清晰,萌发器官类型鉴定准确。同时表明这10种归属于不同科、属的植物,其花粉形态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宛涛  崔志明 《草地学报》1995,3(3):243-248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内蒙古10种优良栽培牧草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对其表面性状作了详细的描述。结果表明,这些牧草之间,花粉形态由于受遗传基础和环境条件控制和影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同科局的种间,花粉形态的差别主要是在花粉粒的大小及表面纹饰的细微性状上;而不同科的同种之间,其花粉形态在形状、轮廓、大小、萌发器官和表面纹饰等性状上,差异尤显突出。这些特点均可为优良栽培牧草的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析和草地植物分类等各项工作提供抱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华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披针叶黄华复合体、高山黄华复合体及黄华属其它种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及气孔器类型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型和不规则型,垂周壁式样为平直或具波纹。黄华属植物除新疆黄华,之字枝黄华,东亚黄华,柔毛黄华上表皮无气孔外,其余的上下表皮均具气孔,气孔器类型多为不规则型,只有紫花黄华为不等细胞型,有些无规则型中稍混有不等细胞型。笔者认为气孔器类型对划分属内种上等级具有一定价值。对披针叶黄华复合体、高山黄华复合体和黄华属不同种间气孔指数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气孔指数在居群水平及不同种间变化差异极显著,气孔大小及气孔指数主要受环境因子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7个泡核桃主栽品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1300倍下观察花粉粒形态,9000倍观察萌发孔和外壁纹饰。结果表明,7种泡核桃品种均属单粒花粉,花粉形态一致,为近球形,表面布有萌发孔,外壁纹饰为颗粒状雕纹,与同科同属新疆栽培的普通核桃形态相似,与同科不同属的山核桃形态存在很大差异,且不同泡核桃品种间的花粉和萌发孔大小等存在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以此可作为泡核桃品种鉴定、划分和判断亲缘关系远近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GC-MS技术对蜂蜜花粉汁、未加花粉的蜂蜜酒和蜂蜜花粉酒进行了香气成分分析。蜂蜜花粉汁鉴定出91种,蜂蜜酒87种,蜂蜜花粉酒105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分别是86.45%、82.80%和86.59%。这些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酯类、烷类、烯类、酸类、醛类、酮类、醚类和胺类等。在蜂蜜花粉汁中,醇类和烷类化合物居多;在发酵酒里,醇类和酯类化合物较多。蜂蜜花粉酒与蜂蜜花粉汁有27种共同香气物质,蜂蜜花粉酒与蜂蜜酒有38种共同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光镜首次深入研究了中国伞形科棱子芹属21种植物果实的微形态(包括翅,外果皮,中果皮,维管束,油管,结合面,胚乳及结晶)。结果显示,棱子芹属不同物种果实结构变化较大,可分为3组:组1(喜马拉雅棱子芹等3种)和组2(归叶棱子芹等7种)翅非波状,外果皮细胞外壁平滑,与中果皮不易分离,但球状结晶仅存在于组1。组3(松潘棱子芹等11种)翅缘波状,外果皮具瘤突,且细胞外壁向外突起,易与中果皮分离,中果皮无结晶。果实微形态为分子系统学揭示的棱子芹属是复系的,喜马拉雅棱子芹和云南棱子芹亲缘关系较近,松潘棱子芹及翼叶棱子芹等物种应移入棱子芹族提供了形态学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世界棱子芹属及其相关类群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家兔黏膜免疫器官肥大细胞(MC)的分布、超微结构及巴氏杆菌感染后特征,对家兔空肠及圆小囊MC进行不同时间甲苯胺蓝染色与血管活性肠肽(VIP)和/或P物质(SP)免疫组化检查,并进行光、电镜观察。结果发现,采用不同固定液和染色方法所获得的MC数量不同,家兔黏膜免疫器官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结缔组织中;当巴氏杆菌感染时MC数量显著增加,这可能对机体的抗感染有重要意义。电镜下,MC胞浆内充盈大量呈电子密度不同的均质状物基质颗粒,未见特殊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草原针茅属六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宛涛  卫智军 《草地学报》1997,5(2):117-122
作者对内蒙古天然草原六种针茅属植物的花粉粒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在花粉粒大小,萌发孔直径,颗粒状纹饰的粗细及孔环特征等性状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