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钙豆乳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乳是发展最快的大豆食品之一,经过脱腥和调配的豆乳,其营养成分与牛乳相似,且不含乳糖和胆固醇,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饮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传统上不习惯摄食大豆及其制品,但近年来,这些国家的豆乳年消费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这一方面得益于FDA认可大豆蛋白为健康食品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以大豆为主要原料,通过泡豆、酶钝化、磨浆、调配、杀菌、均质、乳酸菌发酵等工序,研制出风味清香,细腻爽口、营养保健型酸豆乳。同时,探索了酸豆乳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混合型干酪研究现状及其副产品乳清的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论述了混合型干酪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混合型干酪的副产品-乳清的特点、国内外清的利用状况、发酵型乳清饮料的研究意义等,并介绍了我们的研究成果,(1)影响混合乳凝乳特性的因素和最佳工艺条件;(2)替代皱胃酶的复合凝乳酶的种类和比例;(3)混合乳(豆乳和牛乳或花生乳和牛乳混合)半硬质半酪、融合干酪、新鲜干酪等的生产工艺;(4)乳清的发酵特性研究;(5)乳清饮料稳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大豆黄酮对产蛋后期蛋鸡内分泌及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1000只455日龄伊莎褐蛋鸡,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大豆黄酮组。日粮处理:对照组为基础日粮,大豆黄酮组为基础日粮+10mg/kg大豆黄酮。试验为期9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大豆黄酮显著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其血浆钙和降钙素水平,在试验中期分别增加27.05%(P〈0.05)、29.19%(P〈0.05);在试验后期分别增加22.69%(P〈0.05)和20.28%(P〈0.05);整个试验期,大豆黄酮组左胫骨、左肱骨骨密度(BMD)增加18.59%(P〈0.05)、11.41%(P〉0.05)。结论:大豆黄酮可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并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玫瑰发酵酸豆乳的加工工艺条件和技术要点.通过豆类发酵菌的代谢作用,使大豆中的豆腥味等不良味道转变为各种香味成分,同时将大豆中的蛋白质等物质转化为多肽、氨基酸等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使产品的消化吸收率大大提高。牛奶经发酵后含有大量活性乳酸菌。有调节人体肠道中微生物菌群平衡的作用;另外,该产品中添加了玫瑰花粉,有保健和养颜美容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大豆及其加工产品含有抗营养因子。目前已经发现的大豆抗营养因子达10余种(张明峰,1999),其中对大豆营养价值、适口性及人和动物危害较大的主要是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抗维生素因子、胀气因子和脲酶。生大豆不能直接饲喂家禽,适当加工处理后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一般认为,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只要灭活80%~85%即可达最佳营养价值(Rackis,1974;Liener,19761。国内外已广泛研究了加工工艺和处理方法对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灭活效果。并对处理的大豆及其产品的饲用价值进行了研究(谯仕彦等,1998;李素芬等,2001)。为了进一步拓宽大豆的加工领域和有效改善其饲用价值。本试验研究了新的大豆加工产品——全脂脱腥豆粉对肉仔鸡的饲用效果。并与大豆常规加工产品(豆粕和膨化大豆)进行了比较,从而探讨肉仔鸡日粮中不同大豆产品的加工和利用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全脂大豆(full fat soybean)是整粒大豆经加热处理后的产品。Wisemn(1983)的研究表明,在几种加热处理中,以挤压法所得全脂大豆的代谢能含量最高,为17.9MJ/kg;其次为烘焙大豆,为15.6MJ/kg;再次是微波处理的大豆,为15.4MJ/kg。据测定,膨化全脂大豆的综合氮基酸的消化率为92.5%,赖氦酸的消化率为90.6%,故高于豆饼中这两类氨基酸的消化率。全脂大豆的营养成分与生大豆类似,因经加热处理,  相似文献   

8.
合作转让     
合作转让植物蛋白晶生产技术转让各种植物蛋白晶,包括大豆、花生、芝麻、绿豆等生产技术,出品率50%(以大豆计),蛋白含量>10%(以大豆计)。卫生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晶状饮用食品卫生标准。该产品冲调后直接饮用。主要设备投资:20万元;厂房:200~300*...  相似文献   

9.
α-半乳糖苷酶制剂在猪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桂阳 《饲料工业》2006,27(18):46-48
由于豆类饼粕中通常含有许多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它们在饲料中应用的比例(Baker,2000)。大豆中的大多数抗营养因子,如大豆抗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以及甲状腺肿因子等可以通过热加工的办法破坏或失活(Liener,2000),而有些抗营养因子,如α-1,6-半乳糖苷等被称作产气因子的复合物(Flatulence—producing compound)在大豆加工后仍然存在(Hartwig等,1997;Rackis,1981)。  相似文献   

10.
干法挤压膨化对大豆营养品质及电镜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析测定干法挤压膨化对大豆营养品质及电镜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膨化前后脂肪酸和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但脲酶含量下降69.03%(P〈0.01);膨化全脂大豆中组成蛋白质的17种氨基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蛋氨酸含量由0.16%提高到0.19%,提高15.78%,组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分别提高了6.86%、6.74%和6.12%(P〈0.05);显著提高大豆PUFA的含量,其中18:3提高50.23%(P〈0.01);膨化全脂大豆油料细胞壁破坏较充分且有明显的油脂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日粮大豆磷脂水平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取8头初产泌乳早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2头,采用4×4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研究。4种日粮处理中大豆磷脂的添加量分别为日粮干物质基础的0,1%,2%和3%。结果显示:大豆磷脂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尤其是2%添加组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2%大豆磷脂组奶牛的产奶量、4%标准乳、日产乳脂量和乳蛋白量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乳成分和乳体细胞数无显著差异(P>0.05);3%大豆磷脂水平显著降低了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提高了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1),但对粗蛋白、粗脂肪及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日粮大豆磷脂能够提高奶牛产奶量,提高奶牛的健康状况和免疫机能,经济效益显著。在奶牛日粮中最佳添加量为2%(干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稀释平板计数法对鲜豆浆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有3种菌落产生,菌落总数为8.3×108CFU/mL。取刚煮沸的鲜豆浆进行测定,菌落总数达610CFU/mL;保持沸腾至少2min,然后再进行测定,发现菌落总数为0CFU/mL。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大豆和牛奶为主要原料制作大豆乳饮料,对牛奶、大豆粉、白砂糖和稳定剂的用量对感官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比为:40%牛奶、2%大豆粉、6.0%白砂糖和0.30%复配稳定剂(单硬脂酸甘油酯23%、蔗糖脂肪酸酯10%、微晶纤维素40%、卡拉胶27%),51.7%水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大豆和新鲜牛乳为原料,以青海老酸奶作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生产酸乳,研究TSL酸菌发酵大豆酸乳的优化工艺条件和优化配方。通过两次L9(3^4)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与配方优化,得出大豆酸乳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7.5℃,打浆时豆与水的比例1:5,后酸化时间24h;优化工艺配方为:接种量2%,蔗糖量8%,豆乳比1:2。在以上加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豆汁酸凝乳工艺品质较好,为实际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豆磷脂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选用14头年龄、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基本一致的奶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奶牛日粮用未经包被处理的大豆磷脂替代玉米(占日粮精饲料2%),探索其对奶牛产奶量及乳脂率和乳蛋白的影响。结果发现: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奶量提高0.9千克/天·头(p>0.05),乳蛋白上升,乳脂率下降,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选用36头产奶牛,按产奶量、泌乳月和胎次配对的原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处理为大豆皮替代饲粮30%的玉米。正试期90天。结果表明,奶牛日产奶量、4%乳脂率校正奶(FCM)产量和乳脂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处理组日产奶量提高1.5千克;由于乳脂率的差异,4%FCM产量提高2.7千克(P<0.08)。乳脂率提高0.32个百分点(P<0.05)。结论:在奶牛饲粮中用大豆皮替代30%玉米时,可以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大豆皮可作为奶牛较好的精料替代成分。  相似文献   

17.
Digestibility trials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suitability of mixtures made up of treated soybean and whey powder for replacing skim milk powder. Three different milk replacers were used, the replacers T-18/II and T-18/III containing Plyllac preparations manufactured by different technologies. When using the T-18 preparation with 18% fat cont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otein source may contain 25% Plyllac preparation and 11% sweet whey powder. In two cases, at the age of 5 and 7 weeks, the digestibility of the crude protein in the T-18/II preparation was found to deteriorate significantly. For this reason, the authors suggest this milk replacer to be used from the 5th week of life. Trials were performed with 3 milk replacers (lactine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lyllac preparations of differ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35%), treated soybean (10%) and sweet whey powder (10%). It was found that the use of Plyllac preparations, i.e. of treated soybean in larger amounts causes the nutrient digestibility, mainly that of crude protein, to be significantly lower at the age of 3 and 5 weeks than that at the age of 7 to 9 week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digestibility of the various Plyllac preparations manufactured by different technologies. The milk replacer lactine is recommended for use from the 5th week of life on.  相似文献   

18.
系列饲养试验表明,蛋白质饲料不足时,给奶畜添喂牛羊高效复合蛋白特种饲料(科威418),产奶量提高29.3%(P<0.05),鲜奶品质显著改善,蛋白质饲料相对饲料相对充足时,用科威418代精料中25-100%的豆饼或豆子,产奶量提高7.9%(P<0.01),饲料转化率提高25.86%(P<0.05),鲜奶中常规养分氨基酸含量增加,以上两种情况时每牛每天分别可增收4.56元和2.18元;每羊每天科威4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菜用大豆荚壳混合青贮饲料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体况、产奶量、泌乳天数相近的奶牛,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奶牛按牛场原有日粮和饲喂方式饲喂;试验Ⅰ组用6kg豆荚混合青贮饲料替代1.5kg苜蓿干草,试验Ⅱ组用9kg豆荚混合青贮饲料替代2.5kg苜蓿干草,其他均不作变动。结果表明:混合豆荚青贮饲料代替部分苜蓿干草对奶牛产奶量无显著影响,对乳蛋白、乳脂率、乳糖、非脂固形物和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以产1kg标准乳计,试验Ⅰ组和Ⅱ组可分别节约饲料成本0.08元和0.14元,可见利用混合豆荚青贮饲料替代部分苜蓿干草饲喂奶牛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20.
发酵油茶饼粕饲喂荷斯坦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发酵油茶饼粕代替部分豆粕饲喂泌乳期荷斯坦牛,旨在研究其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6头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牛,采用配对分组设计4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精料中,用发酵油茶饼粕分别代替15%、30%和45%的豆粕。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油茶饼粕代替部分豆粕饲喂泌乳期荷斯坦牛,对其产奶量、乳蛋白和乳脂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且发酵油茶饼粕价格相对于豆粕有很大的优势;采用发酵油茶饼粕饲喂荷斯坦牛,能够有效降低饲养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