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几年来东门林场中澳桉树示范林用的苗木半数以上都是利用营养杯进行培育的,营养杯是澳大利亚带来的和广东产的黑色塑料杯,规格为正梭台形,上口边5.2厘米,下口边4.2厘米,高12.5厘米。根据几年的实践,营养怀育苗比起其他育苗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用营养杯苗造林成活率高,本场几年来在气候正常的情况下,营养杯苗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比营养砖苗造林成活率略  相似文献   

2.
油松营养杯育苗造林技术王如新,王庆虎油松是北方山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干旱瘠薄、立地条件差的石灰岩地区,采用营养杯育苗造林,成活率一般应在85%以上。但由于这种方法技术性强,采用不当会导致失败,造成损失。在多年的油松营养杯育苗造林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几...  相似文献   

3.
面对气候干旱和造林立地条件差的困难,太行山山区选择了治理荒山绿化的重要举措一容器育苗造林。近几年来,地处太行山脉北端的涞源县在林业工程荒山造林上全部采用容器苗造林,克服了干旱少雨、水源缺乏的造林难题,取得了很好成效,不仅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而且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目的,逐渐被广大造林者所接受。成功造林经验之一就是改进了容器苗育苗技术,扩大了苗木树种。根据几年的育苗实践经验,总结出落叶松容器苗繁育技术。落叶松容器育苗分为育苗地选择、作床、容器选择、苗木选择、营养土配制、装袋、苗期管理、出圃八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油松用营养杯育苗造林早在大跃进年代,我区有的社队就已应用。近几年来,在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教导指引下,营养杯育苗造林发展很快。1975年全区制杯育苗2,200多万个,造林3万多亩,虽遇上天旱,但成活率仍达80%以上;1976年制杯育苗2,400多万个,造林5万亩,成活率达90%左右。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油松营养杯育苗造林是提高造林质量,加快绿化步伐的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特别是对干旱、土层瘠薄的阳坡造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干旱瘠薄山地侧柏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侧柏不同育苗时间对苗木高生长的影响、不同材料的育苗容器对造林损失率的影响、侧柏容器苗与裸根苗在瘠薄山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土质、纸质、塑料3种材料的容器中,以塑料容器苗造林时损失率最低,效果最好。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比裸根苗造林成活率高60%左右。  相似文献   

6.
容器苗是利用容器加营养基质进行播种、苗木移植来繁育的苗木。容器苗造林能够保持苗木根系完整、不伤根,苗木充分利用容器中原有的营养土和水分,不用缓苗,直接生长。采用容器苗造林能有效地提高干旱瘠薄阳坡和沙地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甘肃宕昌县土壤瘠薄、干旱、高寒等立地条件差的沙土山区造林绿化,多年来进行了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樟子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实践,发现容器育苗具有提高苗木发芽率和保存率、节约种子、造林成活率高、起苗运输方便等优点。为此,对其容器育苗技术、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能够为本地区培育优质壮苗,可提高每亩产苗量25%以上;提高造林成活率15%~20%。对确保造林提质增效、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官鹅沟5A级景区绿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油松营养杯育苗造林出现的问题及对策*⒇马丙寅(迁西县林业局064300)油松是北方山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干旱瘠薄、立地条件差的石灰岩地区,采用营养杯育苗造林,成活率一般应在85%以上。但由于这种方法技术性强,采用不当会导致失败,造成损失。在多年的油...  相似文献   

9.
梭梭以适应性强、耐风蚀、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和沙埋、容易繁殖、防风固沙能力强的优点,广泛用于荒漠干旱区治沙造林。文章阐述了梭梭育苗和冷藏苗避风造林技术。该技术不仅能充分体现该树种优良品质,还可延缓苗木发芽期,使苗木受风沙危害减少,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辽宁省西部干旱石质山区针叶树育苗周期长、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低等问题,进行了油松大苗培育技术试验,结果为1a生油松苗营养杯移植培育大苗的适宜移植时间为4月1-10日(清明前后),苗床应选择高床,营养土配方以1/2油松苗土+1/2落叶松苗土为好,在营养杯之间填充沙土。采用该技术培育大苗移植成活率、合格苗率分别都在95%以上,利用该技术所育苗木在干旱年份造林成活率为86.6%,该方法可在本地或其他环境条件相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推广容器苗是提高山区造林成活率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容器育苗是近年来全国推广的一项育苗新技术 ,它具有育苗周期短、单位面积产苗量高、节约用地和用种、造林成活率高、幼树生长好、成林快、造林成本低 ,能够打破造林季节限制 ,灵活安排造林时间和劳力等特点 ,是营林措施的重大技术改革。大力推广容器育苗 ,对于干旱瘠薄石质山地人工造林 ,提高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成活率 ,更具有重要意义。1 容器苗造林技术根据适地适树造林原则 ,选好造林树种 (如侧柏适应在多种立地条件下生长 ) ,除遵循裸根苗造林的一般技术外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1 保护苗木根系起苗前要大水灌溉一次 ,使基质保持湿润 ,…  相似文献   

12.
提高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几年来对怀安县干旱阳坡的造林结果观察表明,对石质山地干旱阳坡造林采取抗旱造林技术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唯一途经。抗旱措施除选择耐干旱瘠薄树种外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容器苗造林及高吸水性保水剂等都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在森林彩化工程区块内设置苗木栽植成活率调查样本,并进行了对照调查。结果显示:同类立地条件、相同树种和相同年龄的苗木在不同季节栽植其成活率不同,成活率从高到低排序为春季、冬季、秋季和夏季;同类立地条件、相同树种和相同年龄的营养杯苗、带土球苗、裸根苗3种不同类型的苗木,在相同季节栽植其成活率不同,营养杯苗成活率最高,带土球苗成活率次之,裸根苗成活率相对低。分析表明,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应尽量考虑在春季和秋末初冬的适宜季节进行苗木栽植为宜,应根据不同类型苗木特点与栽植要求采取不同的技术操作措施。一般来讲,在同等条件下以选择营养杯苗栽植为宜,选择带土球苗栽植的成活率比选择裸根苗栽植的成活率相对要高。  相似文献   

14.
容器苗造林是解决干旱、瘠薄、石质山地阳坡造林主要方法之一。朝阳1980—1983年连续干旱,降雨量为正常年降雨量的60%左右。地下水位平均下降7m,用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为提高阳坡造林成活率,从1982—1984年对侧柏(Thuja orientelie L.)容器苗的培育及其造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分育苗、造林两个阶段,每个阶段搞三个重复进行对比。一、试验设置与方法 (一)容器苗的培育 1.圃地的选择及作床。容器育苗采用室  相似文献   

15.
绿化宜林荒山,改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逐步认识,荒山绿化的力度正逐年加大.为此加快上山苗木培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多年的造林实践证明,采用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容器苗造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确保干旱瘠薄山地造林成林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关键性技术措施.笔者根据多年的侧柏容器育苗实践经验,就侧柏容器育苗的几种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营养杯育苗造林,是造林技术的新发展。这种方法是在预先制好的泥质杯中培育苗木,将苗木带杯一起移出造林。此法既省种,成苗又迅速,栽后缓苗快,成活率高,是干旱山区造林的好方法。据遵化、迁安两县部份大队实验,效果良好。目前,这一造林技术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迁安县今春制油松营养杯60万个。  相似文献   

17.
根据齐齐哈尔市今春造林受严重干旱、高温、冻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造林成活率普遍不高的现象,总结出了造林中保证苗木成活的八项措施:栽植大苗、苗木浸根、适地适树、就地育苗、及时平茬、适时早栽、提倡深栽、严把苗木关等。  相似文献   

18.
干旱阳坡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宋水平,马振洲一、培育耐旱苗。就是“阳坡育苗阳坡栽。就地育苗就地栽”。阳坡苗在干旱条件下生长,会对苗木的生理机能和生态构造产生一定的影响,提高苗木的适应性和抗性,加之运途短等综合条件,造林成活率一般都比较高。二、选用适龄茵。...  相似文献   

19.
在常规造林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承德市郊区的特点,重点研究了覆盖地膜抗旱和纸筒营养杯雨后造林,克服了石质山地干旱瘠薄阳坡造林的困难,大幅度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加快了幼苗、幼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进行火炬松、湿地松等国外松大田育苗,常因圃地选择不当,催芽、播种等环节掌握不好,以及病、虫、雀、鼠等危害,影响产苗量和苗木质量;且采用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因此,迅速研究出提高育苗成苗率和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方法,乃是我省进一步推广国外松这个优良树种的重要技术关键之一。 采用容器苗造林,国外应用广泛。我国也有报导,南方雨量充沛的地区和北方干旱地区,均有用营养杯、营养砖育苗造林成功的事例,惟我省研究尚少。因此,我们为了探索在我省自然条件下国外松容器育苗造林的方法,自今年2月份开始,进行了火炬松、湿地松等容器育苗试验,共育苗8800多株(图1),并于8、9月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